最后,公司请来了火星哥 Bruno Mars 开演唱会,三万多员工和客户一起看演唱会,来美国第一次遇到单位面积内密度这么大的人群,我简直被震得一愣一愣的:
七月是性少数群体的「骄傲月」,月初旧金山举行了声势浩大的 Pride 游行,我和公司的小伙伴们报名参加了 Pride 游行。一开始我以为去观看的,头天我才知道报名登记之后就是去游行!辣叫一个赤鸡!于是我从看精彩变成了精彩被人看,不过 Pride 游行简直就是硅谷的文化节啊,每个公司都有庞大的游行队伍,不光是为 LGBT 群体发声,我看见有全裸的裸体自由者,还有爱护宠物协会,还有老人权益群体,女权主义者等等。
我觉得 Pride 游行的主题就是「自由」,自由的思想、自由的灵魂。反正最后我玩得很嗨了……在游行的队伍里也是放开了喊,跳得贼骚,带了一波其他小伙伴的节奏,不过听着两边观众的呐喊和欢呼,自己搞得跟明星出街似的,哈哈带感。
机器人:你在少数派分享过不少 macOS 的实用工具,为什么会专注于 macOS 的工具呢?
我应该是点满了理工男的折腾属性,所以才会那么专注于寻找值得折腾的工具软件吧。得益于 macOS 系统基于 Unix 内核的便捷性,以及大不同于苹果其他产品线的高度系统开放性,macOS 下的优秀工具软件简直是层出不穷。用惯了 Windows 的用户切换到 macOS 下,简单利用系统自带的特性和一些有意思的软件就可以和硬件高度协调工作,让你不禁大呼「竟然还有这种操作」,个中快感,非亲身体验不可尝其万一。
举两个简单的例子,macOS 下的 Spotlight 只要是用过 Mac 甚至是只使用过 iPhone 的用户都不会陌生,和 Windows 下「找」的方式不同, Spotlight 强调「搜」,基本上你平常要打开的软件、文件,你要进行的设置、修改,都可以一键呼出 Spotlight 精准抵达,比 Windows 上通过记忆力去寻找高出了不止一个身段。(现在 Windows 下直接使用徽标键呼出 Cortana 也能达到相似的效果)
当你吃透了 Spotlight 之后,不满足你的肯定会去研究 Alfred 和 LaunchBar 这两个 Spotlight 的替代品。Alfred 这个东西说是神器根本不足为过,多少人买 Mac 就为了使用这一个软件(举爪),现在 Alfred 已经接管了我的所有操作入口,不管我干啥,手只要搭在键盘上顺势就是 control + space,google 一个关键词也好,下载某部电影也罢,还是找找少数派上面的某篇文章、打开上个月写到一半的小说,Alfred 都正如其名就像蝙蝠侠里的老管家阿尔弗雷德一样,帮你安排的井井有条,让你信手拈来。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 Terminal 了,命令行交互简直就是 Windows 的死穴,从 DOS 时代开始就难用得想哭的 cmd,万年不变,至今可以说仍是毫无缚鸡之力。反观 macOS 这边,得益于 Unix 内核,基本上能在 Linux 系统上使用的工具软件在 Mac 上基本上都能使用。对于普通用户而言,随便掌握几个简单的命令,完成一些任务的速度就和用鼠标点点戳戳,下载个软件来搞定的方法不可同日而语,复杂度和速度都不在一个数量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