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讨厌“鸡汤”吗?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鸡汤”变得遭人嫌弃了,于是反对“鸡汤”的观点甚嚣尘上。但是,“鸡汤”真的百害而无一利吗?这篇文章的答案可能会让你陷入思考……
全文
3085
字,八妹读了大概
4
分钟,供你参考~
ps:八妹最近拉了一些有趣的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微信号:
【jinrongbaguanv2017 】优先邀请已下载"金融八卦女"APP的真爱喔~
来源:拾遗(ID:shiyi201633)
01
“又是鸡汤!”
一发稿,就会有人嗤鼻。
“文章虽好,可惜是鸡汤。”
间或,还有这样的惋惜。
现在,读文章有两大现象。
一个是:凡是正能量,就会被扣鸡汤帽子。
一个是:阅读鸡汤的人,会遭到他人鄙视。
最近,去表妹家做客。
表妹大四,马上要毕业了。
我问:“毕业了想干嘛?”
她说:“想当作家。”
我问:“想写哪方面的?”
她一撇嘴:“反正不是鸡汤。”
一句话顶得我噎住了。
看吧,鄙视鸡汤已成为一种潮流。
有人甚至怒称:“鸡汤穷三代,励志毁一生。”
反鸡汤的人,可知心灵鸡汤的来历?
“心灵鸡汤”(chicken soup for the soul)这词,
原本是美国人发明的。
说到对心灵鸡汤的热爱,
没有哪国人比得上美国人。
美国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就是“positive thinking”,
意即“正面思维”,就是要积极看待生活中的任何事。
他们的逻辑有三点:
第一,凡事皆有利弊,要试着从好的方面去看。
第二,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第三,如果不喜欢目前状况,就该行动起来去改变。
所以,他们创办了很多心灵鸡汤刊物。
风靡全球的《读者文摘》就是其中之一。
美国很多明星、科学家、大商人乃至总统,
都是读着心灵鸡汤长大的。
你看,他们并没有因此就“穷三代,毁一生”。
生活中每每遇到困境时,
我就喜欢看《肖申克的救赎》。
这部电影讲的是什么呢?
“希望是个好东西,希望,就有希望。”
年轻银行家安迪蒙冤入狱后,
心存希望,19年里从不放弃。
用一把汤匙大的小锤子,
凿穿了监狱厚厚的水泥墙,
穿过臭气熏天的下水道,
终于迎来了自由的洗礼。
故事情节,无比鸡汤吧!
不仅如此,台词也很鸡汤。
“在这世上,有些东西是石头无法刻成的。在我们心里,有一块地方是无法锁住的,那块地方叫做希望。”
“希望是件美丽的东西,也许是最好的东西。美好的东西是永远不会死的。”
如此台词,反鸡汤的人看着一定恶心吧!
但这部电影,被诸多媒体评为影史第一。
其实,何止是《肖申克的救赎》,
我们能想到的所有艺术门类,
包括电影、戏剧、小说等等,
最经典最激荡人心的东西,
都是正能量的,都是心灵鸡汤。
所以,一篇稿子值不值得一看,不在于它是不是鸡汤,而在于它对你的生活有没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我们要反的,不应是鸡汤,
而是那些虚伪巧饰的伪鸡汤。
伪鸡汤具有五大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伪科学。
比如,《夏天开空调就等于自杀》。
第二个特征:是伪因果。
学生问于丹:“毕业留北京,我一无所有,该
如何是好?”
于丹答:“第一,很多人想留京没能留下,而你留下了。第二,你有一个相濡以沫的女朋友……你拥有这么多,怎么能说一无所有呢?”
于丹这因果逻辑,就是瞎掰。
第三个特征:是伪路径。
“我父母去世了,好难受。”
“出去走走,散散心,时间久了就好。”
——这是鸡汤。
因为散心可缓解亲人去世引起的难受心情。
“我没钱,好难受。”
“出去走走,散散心,时间久了就好。”
——这是伪鸡汤。
因为散心无法解决没钱而引起的难受心情。
第四个特征:是伪真理。
比如,《善良没用,你得漂亮》
说想拴住男人,善良没用,你得漂亮。
可善良真的没用吗?
或者说,善良需要有用吗?
第五个特征:是伪命题。
比如,这段时间炒得很火的“92中年危机”。
1992年出生的人,已遭遇严重中年危机。
哲人说:凡是标识性强的东西,都是伪命题。
“92中年危机”就是如此,很扯淡。
不能因噎,就废食。
也不能因为伪鸡汤,就否定一切正能量。
很多人说鸡汤有毒,
其实,很多反鸡汤毒性更大。
你讲王石吧,反鸡汤的人就跳出来说:
“王石不会告诉你他父亲当年是王震的部下。”
你讲任志强吧,反鸡汤的人就跳出来说:
“任志强不会告诉你他父亲曾是商业部副部长。”
你谈奋斗的故事吧,
反鸡汤的人就会讲一个富二代奋斗赚了500块,然后继承家产的故事。
你谈诚信的故事吧,
反鸡汤的人就会讲一个诚信打动老板,然并卵依然是底层屌丝的故事。
你谈穷人应该改变穷人思维吧,
反鸡汤的人就会说:“贫困的根源不是人,而是体制。”
反正,他们总是会寻找各种负面理由,告诉你:认命吧,王石任志强都是含着
金钥匙出生的,背后内幕资源多的是,我等屌丝这辈子只有这样了。
这样的反鸡汤,细思极恐。
看似很有味,其实是砒霜。
《奇葩说》里有一件趣事:
陈铭是个擅长用正能量辩论的人。
所以只要他上场,对手就会讥讽说:
“你又要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了!”
此话一出,仿佛自己就立马高大上起来,有了道德优势。
而陈铭只好耸耸肩,尴尬一笑。
可是,不知道大家注意没,
何止陈铭,其实大家都很鸡汤。
马东说的,细听不鸡汤吗?
罗胖说的,细听不鸡汤吗?
康永哥更不用说,简直是鸡汤之王。
就连一直反鸡汤的马薇薇,也总是不自觉地就熬鸡汤。
比如,最近一期《奇葩说》,
讨论该不该同意父母去养老院的要求时,
她说了全场最煽情最鸡汤的话:
“父母提出去养老院,是因为他们‘懂事’,
但子女就真的忍心让他们做出这种牺牲吗?
…………
如果,我的父母和我说他们要去养老院。
对不起,这一次,我不能接受。”
这一碗鸡汤,把全场都说泪崩了。
所有的毒鸡汤反鸡汤,只要你细读三遍,就会发现它本质上也是一碗鸡汤。
大家都鸡汤,还用得着反吗?
年少时,我们喜欢汪国真。
现在唯恐谈之,因为他鸡汤。
年少时,我们喜欢余秋雨,
现在唯恐谈之,因为他鸡汤。
年少时,我们喜欢周国平。
现在唯恐谈之,因为他鸡汤。
一提鸡汤正能量,我们就觉得跌份,
生怕别人鄙视自己浅薄、没内涵。
而且渐渐,我们也开始鄙视那些看鸡汤的人。
前段时间,无意中看到一档节目。
一嫁到台湾的外国妹子说了一件事。
她老公有句口头禅:“台湾人素质高。”
每次在路上看到大陆来的旅客,
她老公就说:“说话那么大声,一听就是大陆来的。”
她觉得不公平:“台湾人也到处吐槟榔,不遵守交通规则,讲话也很大声……”
有一次,他俩出去散步,
旁边一位正在乱丢垃圾的帅哥,
突然超大声叫她老公名字。
这位帅哥是她老公大学同学。
她猝不及防,吓了一大跳。
对老公说:“你看,台湾人也这样。”
然后,她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素质高的人,不会夸自己素质高,也不会指责别人的素质比较低。”
真正有思想有内涵的人,一定是包容的。
他从不刻意拒绝鸡汤和正能量,
只要对生活和工作有启发,他都吸纳之。
他也不会嘲讽那些看鸡汤和正能量人,
“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
这段时间,范雨素很火。
当时我非常想写她,
但阅读她一些文章后,放弃了。
我觉得范雨素的文章吧,还行。
但不是像很多人吹捧的那样——达到了大师级别。
所以她很火,我也没写。
但有的人特别有意思,
他可能从来没认真读过范雨素,
看到大家都说《我是范雨素》怎么怎么好,
于是就把这篇文章转到朋友圈,
再配上一句:“很多年没读过这么好的文字了。”
可没几天,大家又说范雨素一般时,
他又赶紧把文章删了,生怕跌了份。
说这件事情,不是讨论范雨素文字到底好不好,而是想说:我们自己要有主见,不要人与亦云。
我转发文章,从不看它是什么类型,
只看这篇文章能不能打动我:
是否说出了自己一直以来所想的东西。
是否帮我解决了一直以来的困惑和问题。
是否帮我强化和完善了固有的观念和认知。
是不是很有意思很有趣。
若不是,你们说得再好,我也弃之如敝履。
若是,我就转发之,不管你们鄙之如鸡汤。
我不会因为喝了鸡汤就感到羞愧。
韩寒在《后会无期》中有句台词:
“听了太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很多人说:“你喝了那么多鸡汤,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听到这话,我就想反问一句:
“你那么唾弃鸡汤,为什么也依然没过好这一生。”
王阳明说:“知而不行,是为无知。”
我们听了那么多道理,
阅读了那么多书籍,
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不是因为道理无用、书籍无用,
而是因为我们“知而不行”“行而不坚”。
所以,我们何须刻意反鸡汤,
因为几乎所有艺术经典都是鸡汤。
而且,反鸡汤本身就是一种鸡汤。
当你开始强烈的反鸡汤时,
大概真的需要一碗鸡汤了。
------我是八妹有话说的分割线------
不管是鸡汤还是反鸡汤,拥有乐观积极的心态,学会独立思考,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是对自己有帮助的文章或观点,不抗拒,思考和分析之后加以实践,化为己用,这才是正确的态度。而这个时候,是不是鸡汤也就没那么重要了,你说呢?
— THE END —
商务合作微信【bameihezuo】
商务合作邮箱【partner@jinrongbaguanv.com】
点击
阅读原文
,可查看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娶大24岁老师,30岁有7个孙子,39岁或成准总统,这个男人让所有女人疯狂
》
如果喜欢,不求赞赏
点赞和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