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邻的扩张、战略的拓展都非常重要。我认为,
在带领公司的过程中,想清楚方向是控制风险最重要的核心
。
如果你想清楚方向了,后面就是不断优化,虽然要花很长时间,但其实风险已经变得相对比较小了。
对于诺亚,我们一开始就把方向想得比较清楚。我们的产品就是两个围绕:第一,围绕高净值客户需求的线下业务;第二,围绕白领客户需求的线上业务。两边能够互补,所有的扩张、战略、发展都比较精准地围绕我们的客户需求。
在发展的过程中,诱惑特别多。你要经常去思考,到底是机会还是诱惑。
刚开始都是有机会就去抓,但是
真正能长期获胜的,都是因为通过机会建立了能力。
而能力的建设时间比较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也看到很多公司像流星一样很快就没有了。
好公司是“时间的朋友”
我们在内部就一直期待诺亚是“时间的朋友”,好公司是“时间的朋友”,你看稻盛和夫这么大的年龄,经过这么多次病痛,仍然能够让公司持续地发展,我觉得他是我们的榜样,因为他在大的变化中求变。
我们已发展了12年,去年是诺亚的本命年,我们遇到挺多挑战,但是也学到挺多。
我是公司的底线,就是控风险、处理遗留问题。我有两个体会,每一次风险的发生都是学习、进步的机会。
第一,对市场要怀有敬畏之心。
不要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可以搞定,其实很多时候要认输,要往后退,要断舍离。
第二,当我去处理遗留问题的时候就看到很多人性。
为什么我觉得成熟的人最自由?当你看到一个企业家从首富到一无所有,他的态度,哪些东西可以舍弃,哪些东西可以坚持,其实是蛮有挑战性的。
因此,我也问自己,假如是我碰到这个情况,我怎么处理?我该放弃哪些,哪些不放弃?怎么可以过关?
去年大家看到的三个陷入危机的大企业——万达、海航、乐视,其实都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显然万达王健林还是一个伟大的企业家,可进可退。
我觉得犯错没有关系,一个会创新的团队肯定也会犯错,因为没有完美。
我们怎么面对犯过的错,反而变得更加重要。
我曾经与同事们分享,其实坐飞机是很安全的。为什么安全?因为飞机是不断在修正的,人不断地修正,让它的误差率非常非常小,这是人类不一样的地方。
但更重要的是,
当你痛苦了,才会引发有质量的思考。
没有痛苦,没有到那个关键节点,你可能永远难以深入思考。
做企业也要碰到挑战,深度地思考,穿越这个痛苦,有的时候穿越的时间还不能太短,假如你碰到一个挑战,一个月就解决了,你可能很快就会忘了。
但是,如果你一年,甚至两年都在这个过程中纠结,它就会形成你的记忆,这种记忆会变成你的直觉,你就会更加精进。
稻盛先生教我的四件事
我给大家分享我从稻盛和夫身上学到的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