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奥中级会计职称
第一时间掌握中级考试动态、考点、方法,轻松过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马靖昊说会计  ·  庞氏分红、庞氏利息、庞氏工资! ·  2 天前  
马靖昊说会计  ·  思维的力量! ·  昨天  
会计雅苑  ·  入股价格未确定能否认定股份支付已授予? ·  3 天前  
马靖昊说会计  ·  费用资产化?把费用变资产,听着就离谱!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东奥中级会计职称

21年《经济法》高频知识点汇总(一)

东奥中级会计职称  · 公众号  · 财务  · 2021-04-12 18:08

正文

关注并将 「东奥会计职称」 设为标星

一手考试信息助你轻松过关


近日要点


戳👉 社保入税征管大升级

戳👉 中级会计或将一年多考?

戳👉 1w+高薪职位内推机会

全文共4454字,阅读需要12分钟

文末有福利哟!


2021年中级会计师备考已经开始,基础阶段已经来袭,你准备好了吗?


为了帮助大家高效备考,奥奥特整理了中级会计《经济法》科目的必备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周一至周五每天更新一个科目的一章知识点。


接下来学习《经济法》的第一章内容!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18周岁以上(≥18周岁)的自然人是成年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2)16周岁以上(≥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1)8周岁以上(≥8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解释】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1)不满8周岁(<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2)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3)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图片来源:东奥会计职称



民事法律行为的类型


1、民事法律行为定义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解释】 民事法律行为分为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和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2、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3、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4)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4、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


(1)该行为在被撤销之前,其效力已经发生,未经撤销,其效力不消灭。


(2)该行为的撤销应由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行使,且撤销权人必须通过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行使撤销权。


(3)撤销权人对权利的行使拥有选择权,可以选择撤销或者不撤销该行为。


(4)该行为一经撤销,其效力溯及行为的开始,即自行为开始时无效。


5、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


(1)重大误解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显失公平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3)胁迫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4)欺诈


①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解释】 (1)对于第三人欺诈,只有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时才可以撤销;(2)对于第三人胁迫,无论相对人是否“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均可以撤销。


6、撤销权的消灭


(1)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90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2)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3)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4)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图片来源:东奥会计职称


7、法律后果


(1)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2)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3)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1)直接有效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直接有效。


(2)效力待定


其他民事法律行为,属于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后,该行为有效。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予以追认。


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2、无权代理


(1)狭义的无权代理:效力待定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解释1】

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合同,被代理人已经开始履行合同义务或者接受相对人履行的,视为对合同的追认。


【解释2】

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未被追认的,善意相对人有权请求行为人履行债务或者就其受到的损害请求行为人赔偿,但是赔偿的范围不得超过被代理人追认时相对人所能获得的利益。


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为人无权代理的,相对人和行为人按照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


(2)表见代理:直接有效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有效。


【解释】

相对人有理由相信无权代理人具有代理权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


(1)被代理人对第三人表示已将代理权授予他人,而实际并未授权;


(2)被代理人将某种有代理权的证明文件(如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文本)交给他人,他人以该种文件使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权并与之进行民事法律行为;


(3)代理人违反被代理人的意思或者超越代理权,第三人无过失地相信其有代理权而与之进行民事法律行为;


(4)代理关系终止后被代理人未采取必要的措施而使第三人仍然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并与之进行民事法律行为。



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1、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1)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


(2)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3)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解释】

所附条件可以是事件,也可以是行为。但应当具备下列特征:


(1)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已经发生的事实不能作为条件;


(2)必须是不确定的事实,将来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3)必须是当事人任意选择的事实,而非法定的事实;


(4)必须是合法的事实,当事人不得以违法或者违背道德的事实作为所附条件;(5)所限制的是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或者消灭,而不涉及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即不与行为的内容相矛盾。



2、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1)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至时生效。


(2)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代理


【考点01】代理的基本规定(★★)


1、代理的特征


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的法律制度。代理具有以下特征:


(1)代理人必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2)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独立向第三人进行意思表示;


(3)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


2、代理的适用范围


(1)代理适用于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和终止权利义务的法律行为。


(2)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民事法律行为性质,应当由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如订立遗嘱.婚姻登记.收养子女)不得代理。本人未亲自实施的,应当认定行为无效。


3、代理权的滥用


(1)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但是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的除外。


(2)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同时代理的其他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但是被代理的双方同意或者追认的除外。


(3)代理人和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合法权益的,代理人和相对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考点02】代理的终止(★★)


1、委托代理的终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托代理终止:


(1)代理期限届满或者代理事务完成;


(2)被代理人取消委托或者代理人辞去委托;


(3)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4)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死亡;


(5)作为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的法人.非法人组织终止。


2、委托代理终止的例外


被代理人死亡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托代理人实施的代理行为有效:


(1)代理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被代理人死亡;


(2)被代理人的继承人予以承认;


(3)授权中明确代理权在代理事务完成时终止;


(4)被代理人死亡前已经实施,为了被代理人的继承人的利益继续代理。


3、法定代理的终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