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综合自
南方都市报、
澎湃新闻、新京报传媒研究
近日,江苏张家港等地集中关停政务新媒体账号引发广泛关注。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
近期被停更注销的新媒体账号大多来自江苏、云南、四川、陕西等地区(县)、街(镇)级政务单位。
4月30日,张家港某局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以后将提高对外宣传发布质量,整合政务信息发布渠道,能够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基层拍手称快”。
01
近期多地
有政务新媒体账号关停
4月28日,昆明市五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布消息称,根据政务新媒体集约化管理的有关要求,“昆明市五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微信公众号于2024年4月30日停止更新并启动关停注销程序。今后所有关于昆明市五华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有关信息将在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发布。
停更微信公众号、转向属地政府网站
的还有长沙市雨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据该局4月24日公告,为进一步规范政务新媒体建设管理,“雨花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从2024年5月1日起停止发布信息,并将启动关停注销程序,本单位相关信息资讯、公示、公告等内容将通过雨花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发布。
在乡镇和街道一级,四川青川县乐安镇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平安乐安”决定于4月25日起停止更新并申请注销,
官方解释为规范有序发展政务新媒体,避免重复运营造成资源浪费
;济南市槐荫区振兴街街道办事处也宣布,为进一步规范政务新媒体运营管理,振兴街街道新媒体账号将于4月6日起停止发布信息,并启动注销程序。如需继续了解街道工作动态,请扫描二维码下载“爱槐荫”App,并关注政务号版块“振兴街街道”栏目。
在西安市未央区,未央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微信公众号“未央正当时”发文称,
为进一步规范政务新媒体工作管理,统一政务信息发布渠道
,“未央正当时”微信公众号于2024年4月16日停止更新并启动关停注销程序。如需了解相关工作动态,敬请关注“长乐未央”微信公众号。
澎湃新闻注意到,“长乐未央”是未央区委宣传部旗下公众号。
而稍早前,江苏张家港大量政府部门和学校的公众号停用,引起舆论关注。
02
基层人员
称
减轻负担“拍手称快”
在上述单位发布的公告中,
之所以停更注销政务新媒体账号,与推动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避免重复运营造成资源浪费,集约化管理统一发布渠道等相关。
南都记者发现,部分被关停的政务新媒体账号,虽然保持稳定的更新频率,但整体的阅读量并不理想,大部分消息阅读量未过千。甚至此次发布的停更注销公告,已是近期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有少数消息的阅读量仅有个位数,点开一看是和本级单位无直接关联的工作信息。
4月30日,张家港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当地学校集中关停新媒体账号,“是按照上级的规定”。当地另外两家关停新媒体账号的政务单位工作人员则向南都记者透露,此举为市级层面统一要求。
张家港某局综合业务科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将政务信息发布渠道转移至市政府官网后,“我们宣传发布还是要做的,发布的数量可能会少一点,群众关注的重大政策和项目解读还会发,搞活动开会之类的就不一定发了。”
另一关停新媒体账号的某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则告诉南都记者,
“对外要提高宣传发布质量,结合自身行业和民生热点,多发一些群众愿意看的民生工程实施类的消息,那种坐在会议室开会的工作动态就会少发一点。”
据其介绍,平时由办公室运营该局政务新媒体账号,除了收集其他业务科室稿件,还要负责撰写、修改推送内容。上述综合业务科工作人员也表示,除了运营该局账号,还要承担多种工作,“做官微也要接受监督,对我们质量有要求,包括抓错别字,要搭进去很多精力的。”
南都记者发现,多地政府会检查当地政务新媒体账号运营情况,并定期通报发布频率、转载时效等各类问题。在上述工作人员看来,关停部分新媒体账号,整合政务信息发布渠道,能够减轻基层工作负担,“以后主要是方便群众了解信息,而不是为了维持微信公众号,基层拍手称快。”
03
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但
“一刀切”并非解决办法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12月,我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9.73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4701万人,占网民整体的89.1%。
而经过新浪平台认证的政务机构微博为146638个。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追赶新媒体潮流丰富发布渠道之余,政务新媒体账号也曾历经多番治理。最近的一次是2023年1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
上述意见指出,“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形式主义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变异翻新,也是加重基层负担的主要表现,
要规范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以下称政务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和工作群组管理。
在建设管理方面,对于使用频率低、实用性不强的政务应用程序,应及时关停注销并提前发布公告,依法依规处置相关数据,防止数据泄露及流失。
更早于201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曾发布《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
指出一些政务新媒体存在功能定位不清晰、信息发布不严谨、建设运维不规范、监督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
,“僵尸”“睡眠”“雷人雷语”“不互动无服务”等现象时有发生,对政府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不良影响。
新京报传媒研究发文认为,一窝蜂建号又批量关停,这样“一刀切”的解决方式,某种程度上会带来较为负面的舆论评价。同时,被“一关了之”的政务号曾经承担的服务职能,也需要一定时间的过渡才能在合理接替的前提下,尽量小的减少对用户的影响。
坚持线下线上一体治理的思路整治形式主义,关掉糊弄敷衍的政务号的同时对于提供政务服务的功能,整合进统一平台,如备受当地人推崇的“浙里办”,不失为更高效的做法。
整合资源、更好提供信息与服务,才能让新媒体时代的基层治理更扎实有效、深入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