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
小白学视觉
”,选择加"
星标
"或“
置顶
”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w6przZuPIENb0m5iawutIf90N2Ub3dcPuP2KXHJvaR1Fv2FnicTuOy3KcHuIEJbd9lUyOibeXqW8tEhoJGL98qOw/640?wx_fmt=other&wxfrom=5&wx_lazy=1&wx_co=1&tp=webp)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以下简称PCA)是最常用的降维方法之一,在数据压缩和消除冗余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由浅入深的对其降维原理进行了详细总结。
目录
1.向量投影和矩阵投影的含义
2. 向量降维和矩阵降维的含义
3. 基向量选择算法
4. 基向量个数的确定
5. 中心化的作用
6. PCA算法流程
7. PCA算法总结
如下图:
向量a在向量b的投影为:
其中,θ是向量间的夹角 。
向量a在向量b的投影表示向量a在向量b方向的信息,若θ=90°时,向量a与向量b正交,向量a无向量b信息,即向量间无冗余信息 。因此,
向量最简单的表示方法是用基向量表示
,如下图:
向量表示方法:
其中,c1是
在e1方向的投影,c2是
在e2方向的投影,e1和e2是基向量
我们用向量的表示方法扩展到矩阵
,若矩阵
的
秩r(A)=n
,
,其中ai(i=1,2,...,n)为n个维度的列向量,那么矩阵A的列向量表示为:
其中,e1,e2,...,en为矩阵A的特征向量 。
若矩阵A是对称矩阵,那么特征向量为正交向量
,我们对上式结合成矩阵的形式:
由上式可知,
对称矩阵A在各特征向量的投影等于矩阵列向量展开后的系数,特征向量可理解为基向量
。
向量降维可以通过投影的方式实现
,N维向量映射为M维向量转换为N维向量在M个基向量的投影,如N维向量
,M个基向量分别为
,
在基向量的投影:
通过上式完成了降维,降维后的坐标为:
矩阵是由多个列向量组成的,因此
矩阵降维思想与向量降维思想一样
,只要求得矩阵在各基向量的投影即可,基向量可以理解为新的坐标系,投影就是降维后的坐标,那么问题来了,
如何选择基向量
?
已知样本集的分布,如下图:
样本集共有两个特征x1和x2,现在对该样本数据从二维降到一维,图中列了两个基向量u1和u2,样本集在两个向量的投影表示了不同的降维方法,哪种方法好,需要有评判标准:
(1)降维前后样本点的总距离足够近,即最小投影距离;(2)降维后的样本点(投影)尽可能的散开,即最大投影方差
。因此,根据上面两个评判标准可知选择基向量u1较好。
我们知道了基向量的选择标准,下面介绍基于这两个评判标准来推导基向量:
(1)基于最小投影距离
假设有n个n维数据
,记为X。现在对该数据从n维降到m维,
关键是找到m个基向量
,假设基向量为{w1,w2,...,wm},记为矩阵W,矩阵W的大小是n×m。
原始数据在基向量的投影:
投影坐标计算公式:
根据投影坐标和基向量,
得到该样本的映射点
:
最小化样本和映射点的总距离
:
推导上式,得到最小值对应的基向量矩阵W,推导过程如下:
所以我们选择
的特征向量作为投影的基向量
。
(2) 基于最大投影方差
我们希望降维后的样本点尽可能分散,
方差可以表示这种分散程度
。
如上图所示,
表示原始数据,
表示投影数据,
表示投影数据的平均值。所以最大化投影方差表示为:
下面推导上式,得到相应的基向量矩阵W
,推导过程如下:
我们发现(4)式与上一节的(13)式是相同的。
因此,基向量矩阵W满足下式:
小结
:
降维通过样本数据投影到基向量实现的,基向量的个数等于降维的个数,基向量是通过上式求解的
。
我们知道怎么求解基向量,但是我们事先确定了基向量的个数,如上节的m个基向量,
那么怎么根据样本数据自动的选择基向量的个数了?
在回答这一问题前,简单阐述下特征向量和特征值的意义。
假设向量wi,λi分别为
的特征向量和特征值,表达式如下:
对应的图:
由上图可知,
没有改变特征向量wi的方向,只在wi的方向上伸缩或压缩了λi倍。特征值代表了
在该特征向量的信息分量。特征值越大,包含矩阵
的信息分量亦越大
。因此,我们可以用λi去选择基向量个数。我们设定一个阈值threshold,该阈值表示降维后的数据保留原始数据的信息量,假设降维后的特征个数为m,降维前的特征个数为n,m应满足下面条件:
因此,
通过上式可以求得基向量的个数m,即取前m个最大特征值对应的基向量
。
投影的基向量:
投影的数据集:
我们在计算协方差矩阵
的特征向量前,需要对样本数据进行中心化,中心化的算法如下:
中心化数据各特征的平均值为0
,计算过程如下:
对上式求平均:
中心化的目的是简化算法,我们重新回顾下协方差矩阵,以说明中心化的作用
。
,
X表示共有n个样本数。
每个样本包含n个特征,即:
展开
:
为了阅读方便,我们只考虑两个特征的协方差矩阵
:
由(3)式推导(2)式得:
所以
是样本数据的协方差矩阵,但是,切记必须事先对数据进行中心化处理
。
1)样本数据中心化。
2)计算样本的协方差矩阵
。
3)求协方差矩阵
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并对该向量进行标准化(基向量)。
3)根据设定的阈值,求满足以下条件的降维数m。
4)取前m个最大特征值对应的向量,记为W。
5)对样本集的每一个样本
,映射为新的样本
。
6)得到映射后的样本集D'。
因为
可以用样本数据内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