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寻找中国创客
Born for Maker!在这里,遇见最棒的创业者和投资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铅笔道  ·  苏州跑出超级隐形冠军:年入5.2亿,全国第一 ·  14 小时前  
创伙伴  ·  辛巴要放弃直播了? ·  昨天  
产业互联网大视野  ·  产业互联网年度奖项揭晓!“2024年中国产业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寻找中国创客

联想之星陆刚:八年冷板凳,终于等来了医疗的曙光| 创投笔记

寻找中国创客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17-04-20 10:35

正文

记者/曹忆蕾

编辑/张慧敏


相比共享经济、人工智能、直播、VR/AR这些风口上的行业,医疗健康领域似乎一直没有在创投圈掀起大的声浪。


在专注于这一领域的投资人陆刚眼里,这冷板凳一坐就是7年。但他认为,当前正处于医疗健康领域爆发前夜。热点来临前,忍受孤独,看清大势,做足预判,缴足学费才能迎来收获。


陆刚是联想之星的开山元老之一,经历了医疗产业从冷清到热闹的爬坡期。2010年,这支老牌天使投资机构在方向上选择了三条线,分别是移动互联网、新兴技术升级、医疗健康领域。


过去的7年里,联想之星投了五六十个医疗健康类项目,涵盖生物新药、医疗器械、基因技术所代表的新技术和医疗新服务。


7年来,陆刚在孤独期等待创新价值的认可。今年2月27日,开拓药业挂牌新三板。资本市场的认可让陆刚看到了技术的力量。“为了更好的回报,等待是值得的。”

 

“大势”、“预判”频繁出现在陆刚的演讲、发言中。今天,我们与联想之星陆刚复盘医疗投资的冷到热,以及他对这个领域未来的判断。以下,enjoy~

 

“医疗领域变局性前兆已显露”


2001年到2010年是VC大发展的阶段。VC对前沿性实体经济具有支撑性作用,资本供应量的增长带来众多知名企业。到了2010年,地里的麦子已经被VC收割得差不多,知名企业成为未来创业公司的标杆,甚至完成了上市。

 

上一轮著名的资本寒冬发生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创新关键期。需要更早期的工作,不管是早期培训孵化,还是天使投资机构。但是在中国,基本看不见早期服务机构。

 

在国外,天使投资量和风险投资量基本相当。反观中国市场,VC量比较大,天使量没有统计,即使是统计也是VC量的几分之一。这是一个市场需求的缺口。

 

彼时,在以药养医的时代,药厂以市场型、渠道型为主。中国新药、医疗器械只有少数公司投入较多,整个市场创新量很少。

 

今年2月27日,开拓药业挂牌新三板,对我们来说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被市场接纳,意味着这条道路通了。未来三年,创业板将出现更多暂时没有盈利但是具有巨大创新空间的公司,技术得到资本、价值的承认,像美国纳斯达克一样。

 

2014年后,我们投出了于莺医疗、轻盈医学等新服务类的创业公司。从新技术到新服务的拓展,其背后原因是医改对医疗生态所带来的地震式的撬动,移动互联网加速了信息沟通。

 

此外,魏则西事件不仅对百度带来了创伤,还牵扯出莆田系、医患矛盾等一系列社会经济现象,意味着医疗领域变局性的前兆已经显露。

 

互联网为什么能出现很多模式创新、市值很高的独角兽公司,就是撬动了底层利益生态。随着医改、互联网的发展,国家对医疗加大投入,将改变大三甲垄断优质医疗资源的局面,出现更多新服务的机会。

 

“移动医疗的核心是去扭曲化”


起初,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时,我们以为这是移动医疗的机会。到了2015年初,我们发现移动医疗并不是改变医疗服务的驱动力。将移动医疗转向医疗新服务,特点在于去扭曲化。

 

“扭曲化”体现在,目前中国医疗问题出在了供给端,并不是需求端,如果供给端问题没有解决,治不了根。

 

所以一些解决需求端问题的移动医疗模式可能行不通,比如2C、医生社交平台、熟人医患模式。这一方面是因为医生端获客成本高,二是教育患者端或是缓解医患矛盾的问题并不能。

 

在围墙内,三甲医院垄断了优质医疗资源,大众往往是认庙不认和尚,生产力是和尚。同时医院内的效率并不见得很高,医生潜能难以得到释放;在墙外,是否能达到医生、病人匹配的需求,基层手术设备是否能配套,都需要不断升级与提高。

 

有句老话叫,要致富先修路。在医疗创业的语境中,“路”是指基层医疗设备、远端数据。诊所不能只靠听诊器,未来医疗设备将逐渐小型化,适合基层诊所场景。设备需要连接远端,连接到中心医院、三甲医院。 

 

解决这些问题背后所需的商业模式将呼之欲出,而越是低效的地方越有商业机会。比如生物新药、基因技术、医疗器械能够通过创新技术降低医疗成本,造福大众;还有帮助“翻围墙”的模式,比如鼓励医生多点执业,帮助医生基层会诊的平台,这些将有利于医疗资源的调配。

 

“投资医疗需要长时间忍受孤独”


医疗与移动互联网不同,以技术创新的项目形成需要一到两年,长到三年。而移动互联网,半年甚至几个月就形成了。医疗是苦哈哈的,好不容易有点东西,下一轮融资时还是苦哈哈的。

 

医疗项目的回报率或者爆发力到底有多少倍?移动互联网领域,10、20倍算少的,动辄30、50倍,甚至上千倍。坦率说,到今天医疗也不可能出现这么高的倍数。

 

直到2014年前,在医疗健康领域,早期天使轮到VC、A轮间,资本都不是很积极。80%-90%的资本被吸到移动互联网。我们同组的成员也会有疑问,这个方向是否值得坚持,为什么我们投的时候比较冷清,而后续融资也似乎不受待见,还不如投一个2C的互联网项目,半年不到完成融资。

 

其实,互联网人也有苦哈哈的时候。2006、2007年时,投资互联网的羡慕投资新兴制造业的。两千万的利润,两三年能上市,好多倍的利润,做TMT的却要五六年才能IPO,而身边的同事三四年完成一个项目。

 

不同跑道有各自的兴衰期和去泡沫化的阶段。互联网泡沫不是第一次破灭,火过一段时间,也跌下来了。新能源节能环保、消费品等创业机会在互联网大潮也一波接一波坐过山车。

 

对于投资机构和投资人来说,不是热点来临时跟随热点,而是热点来临前,比较孤独的时候,看清大势趋向,做足预判,缴足学费。


要学会远离大多数人,做一个少数人。


我是求鞭挞的小编的分界线




亲爱的读者们,为了更好的服务好各位粉丝,我们希望您能够花一分钟时间填写以下读者调查问卷,参与填写的幸运粉丝有机会得到价值228元的全年《新京报》数字版报卡一张哦~ 扫描二维码或者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入问卷。

扫描二维码填问卷

点击关键词查看往期内容


周鸿祎 | 张泉灵 | 徐小平 | 李开复 | 柳传志 | 黎瑞刚 | 林依轮 | 杨浩涌 | 戴自更 俞敏洪  张近东 |  井贤栋 | 田溯宁 郭为 | 汪潮涌 张近东 | 孙继海 | 陈彤 | 汪丛青 刘作虎 | 冯大辉 | 吴甘沙 | 邱浩 | 毛大庆 | 张维迎 |  胡彦斌 | 盛希泰 | 阎焱 | 李丰 熊晓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