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机核
来自新浪微博认证资料:机核网官方微博www.g-cores.com @ 机核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铁建  ·  城轨动脉上的“新春温度” ·  17 小时前  
中国城市规划  ·  讣告 | 深切缅怀林秋华同志 ·  3 天前  
中国铁建  ·  穿山越岭筑通途 ·  昨天  
中国铁建  ·  面朝“江海” 春暖花开!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机核

《少女前线》撤离二游前线

机核  · 公众号  ·  · 2024-10-31 18:09

正文

↑星标“机核”不迷路

8年之后,再论喜悲

编辑/整理:柏亚舟

似乎没有太多征兆,10月31日上午,《少女前线》(以下简称“少前1”)宣布了即将停服的消息。
根据官方公告,2024年12月31日上午10时起,《少前1》国服版“将在中国大陆地区停止游戏服务”,停服的原因指向“与成都数字天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协议到期”,以及“基于协议约束的版号相关”。

对应地,官方对《少前1》玩家的主要补偿方向,主要放在了《少女前线2:追放》(以下简称“少前2”)上。
根据公告,玩家在正式停服时间点后在散爆通行证游戏账号中有剩余的已充值但未消耗的付费虚拟货币,可在《少前1》正式停服、同时补偿活动开启后,前往相关活动页面“根据剩余情况领取《少前2》游戏对应档位的礼包”。

这是一个市场和玩家都早有预期、但这个时间点又略显突然的消息。
在《少前2》成为散爆网络的工作中心之后,加上此前遗留的运营合作的遗留问题(正如公告所说),《少前1》的关服实际上只是时间问题;但另一方面,在公告发布前一天的晚上,《少前1》的官方微博甚至仍然发布后续版本更新的消息,最新的活动“牧羊村物语”时间则指向着11月11日至12月25日,再往前一天也还在预热与《暗区突围》的联动合作。
从2016年到现在,《少前1》已经走过了8年有余的时间,玩家对关服的消息的反应也相当复杂。结合《少前2》上线以来的争议现状,不少人都表示,《少前1》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游戏,想“拍手称快”,又承载了自己不少的回忆。

一定意义上,《少前1》确实是国产二游具备着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而它身上连带着续作所背负的争议,与游戏实际运营息息相关,也逃脱不开近年来整个二游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机核编辑部内部,《少前1》也不乏拥趸,或者说曾经的拥趸。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虽然都是 匿名 ,但也应该不难猜到是谁。

编辑A:二次元的事你少管

已经记不太清什么时候开始玩《少女前线》了,好像是2016年游戏刚出就去玩了。作为《舰队Collection》玩家,当时正愁缺个新的牢坐坐。现在回头看,《少前1》可能是是第一个完全跑通逻辑完全内化的国产“舰C-like”手游。

《舰队Collection》

最开始,游戏吸引我的点是“枪械战术”小队这个概念。我会觉得,用“战术人偶”来包装这个概念会很有意思。
前期,很喜欢李恩菲尔德这把步枪,枪本身和立绘都很喜欢;后来喜欢多元菌画的所有枪(多元是天!);而对我来说,记忆中最后一个加分的点是加了“无后坐力炮”等一批重火力,那时候感觉很对劲。

但在游玩的过程中,我逐渐感觉到,它实际上跟“枪械”这个要素的关系在越来越远,更要命的是,即便以当时的国产二次元手游的水平来论,剧情也很少有读起来很愉快的时候。 听说最近这一年剧情反而变好了,这就不知道了。
从纯粹的游玩体验来说,曾经的“舰C式”的冗长的培养曲线和抽取本身就逐渐退环境,越来越玩不动了。有一段时间,我想到要“收远征”都会脑仁疼。
另一方面,属于少女前线本身的系统大部分也玩起来很累。作为一个回合制战棋,《少前1》玩起来节奏很缓慢,而且不是那种令人愉快的缓慢,这一点很致命。反正一点一点就变成不再上线,就看看多元有没有给AK-12或者春田画新图的状态。

春田,画师:多元菌

对我来说,真正的“退坑时刻”是更换账号系统的时候,当时正好赶上出差和生活里一摊子烂事儿,把整个账号迁移都错过去了,于是缘分就断了。
之后很久有那么一次都说活动剧情很好,于是又用新号打了打,打完对于剧情质量依然不是很满意,从那之后彻底不玩了。
这次宣布停服,我的内心还是比较平静的。

Five-seveN,画师:水乌龟

放眼整个市场,整个二次元手游的范式都已经不断向前迭代了,所以“关了就关了”。如果官方所说的“另一种形式”是某种单机版,其实还是会玩的。因为我确实,非常恶臭军宅地希望,有个真正的枪械/射击/现代战争+美少女题材的游戏,即便少女前线其实也没怎么满足这个主题——
但至少里面有多元画的AK-12和无后坐力炮啊。


编辑B:我和 《粥》 《少前》不得不说的故事

第一次接触《少女前线》,是大学给机核兼职做时间轴的时候。
是的,那期《我们请来了的制作人羽中,给大家放了点新卫星》的时间轴就是我做的。因为需要收集配图素材,做之前就去翻了一下角色立绘,结果就看见了 M16A1、汤姆森、春田、UMP45 立绘,配上节目里激情澎湃的对话,就这样被“引诱”入了坑。

在《少女前线》之前,我只短暂地玩过《FGO》,此外就没玩过任何手游,因此“学习”手游逻辑的过程还有那么一点艰难。举个例子,我甚至经历过“想抽汤哥恶魔猎人皮肤甚至氪了金进去抽完之后,才知道不是一个皮肤池子”的惨剧。
但类似事情并没有让我的游玩热情打折,每天下课都很投入地去推剧情——现在想想当时就是在瞎玩,阵容、建造一概不会,技能、策略一概不懂,只是很单纯地咬着牙打关卡,然后开开心心看剧情。

汤普森-恶魔猎人,画师:NS

中间虽然多多少少也有些疲惫,不过被那几年围绕 M16、忤逆小队、安洁的故事,还有多元给“忤逆小队”设计的那几套神级皮肤很精妙地钓着,就这么一直玩了下去。
说到多元菌,我受《少女前线》影响最深的,可能就是因为它接触并且喜欢上了海猫、音符、多元的设计和美术风格,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了今天,而且从目前的情况看短期内应该是戒不掉了。也是因为这点,2019年4月29日,我看了一个叫《明日方舟》的新游戏官网一眼,就下载了人生第三款手游。

不少画师给《少女前线》和《明日方舟》都供过稿

不过,可能正是因为同时玩两款手游,也可能是大巴他们经常说的“因为上班了”,玩《少女前线》感觉越来越累,平常刷不动,活动推得艰难,建造觉得烦,皮肤抽不出,突然有一天就断签了,然后就是经典的“断签、打开次数减少、平常不刷、活动不打、游戏不开”一条龙。
如果没记错的话,在打通“静风点”之后,有一个月都没登游戏,之后的某一天,就默默地把游戏删了。
当时还打算“虽然游戏删了,但剧情还是要看的,到时候就B站启动!”现在看也只是自己骗自己,哪怕后续有那么多重量级剧情关键故事,我也没找来看。
可能真的是被累到了吧。

不过今早看到这条新闻,还是挺感慨的。这两年眼见着他们跟“热门”已经不太搭得上边,但怎么也没想到会结束得这么突然,而且当天宣布当天就停止下载,两个月后就结束。简直就像湮灭一样。但说到底,是因为《少女前线》我才正式入门了手游这个门类,虽然不好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吧,不过因为它建立的风格喜好和习惯经验,还是挺宝贵的。
真是令人感叹。

编辑C:眼前的黑不是黑

公元2024年10月31日,也就是《少女前线》官宣即将停服的这一天,我正准备上厕所,遇到我司“催稿机器”柏亚舟老师,他问我道:“老登,你的二次元游戏要关服啦,要写点什么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