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五眼”的前世今生,我们再看看最近的新闻:“五眼联盟加强合作,对付中国”。
这似乎给人一种误解,那就是“五眼联盟”以前只关注苏联,没中国什么事。显然不是这样。“五眼”作为一个正常的情报交换机制,中国从来都是它情报搜集的主要对象。
对几乎所有国家来说,隐形战线的对抗从来都是各国对外关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双边关系是好是坏,各国都会搜集对方情报,只是活跃程度有所不同。
当两国关系稳定发展时,彼此间的间谍丑闻和矛盾都是闭门解决。如果关系不好,外界就会看到公开的指责、驱逐外交官等摩擦。同时,媒体也会得到一些安全部门的爆料,公开一些对方的情报活动、间谍案件等等。
所以说,改变的不是中国针对西方,或者西方针对中国的情报活动,而是中美关系。
这也说明一点:“五眼联盟”作为冷战产物,本来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但是美国却有意保留并大加利用,因为它便于美国影响核心盟友,尤其是澳大利亚受美国影响至深,在中澳关系上一轮的紧张中,华盛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相较之下,其他国家对美国几乎没有影响力。
据说,为了应对“越来越强硬”的中国外交政策,“五眼”联合日德法等国家经常碰头。一名在过去几个月参加了多次相关会谈的人士说:“我们如今生活在一个新世界中,突如其来的威权政府正在促进我们之间更紧密的合作,强化我们的情报共享。”
在这一针对中国的跨国联合阵线中,华盛顿和堪培拉扮演了重要角色。
美国主要负责中国投资方面的情报协调事务,澳大利亚则致力于抵御中国的政治影响。
澳大利亚政府援引对中国影响力的担忧,公布了反外国渗透法案,收紧对外国游说和政治捐款的规定,同时扩大对叛国和间谍活动的定义。
美国推行了一项名为《外国投资风险评估现代化法案》的法律,赋予华盛顿新的权力以阻止某些类型的外国投资。该法案的文本要求特朗普进行“更强有力的国际外联努力”,以说服盟国采取类似的保护措施。
再看看频繁爆出的中国间谍、中国黑客等等诸多事件,其目的很清楚,美国及其盟友就是试图阻挠中国的高科技发展,不想中国继续做大。
舆论干扰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手段,这些舆论在营造中国已经“被冷战”的感觉,想要带偏节奏,让我们疑神疑鬼,自乱阵脚,最后自毁长城。
五眼联盟搜集涉华情报,这是正常情报机构都会做的事情。斯诺登公开的大量文件,就曾涉及“五眼”围绕中国的网络窃听计划,难道那个时候它就开始全面针对中国了。
越是外界纷纷扰扰的时候,我们越要保持战略定力和战略清醒,不要跟着西方的瞎咋呼起舞。苏联是怎么倒的,就是跟着美国的节奏,被美国玩死的。
所以,我们要做的事情很简单:保持自己的节奏,坚持正确的发展道路。切勿被外媒牵制,产生基础性的误判。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特别感谢: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沈逸
参考文献:
J. Vitor Tossini, The Five Eyes – The Intelligence Alliance of the Anglosphere,UK Defence Journal, November 14, 2017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