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尤瓦尔·诺亚·哈拉瑞在《人类简史》中提到,到2050年,人类社会中可能会出现一个全新的阶级——无用阶级。
文/秦风 投稿
2017年的高考有点与众不同,少了随风而至的倾盆大雨,多了高考机器人同台竞技。
昨日,在一北一南两所城市,学霸君研发的Aidam和准星学院研发的AI-MATHS,作为高考机器人的代表,一个在北京与6位前高考状元同台对战,一个在成都挑战2017年的高考数学题。
结果显示,Aidam机器人得分134分,而6位高考状元平均分为135分;AI-MATHS的数学高考成绩为105分,4个月前,AI-MATHS仅得了93分。可以说,柯洁在围棋上丢的面子,中国考生在考场上挣回来了,毕竟每年数学得满分的考生不在少数。
机器人输了,不会哭。正如当柯洁哭了,众多媒体用一种近乎悲壮的词来形容这场失利时,那个战胜世界排名第一棋手的AlphaGo也不能感受赢的喜悦。这是人与机器人的差别之一。又比如,人类可以从生活经验中明确感知什么是“苹果”,而 更容易理解数字的人工智能,可能会被“什么是苹果”这种问题难住。
虽然都是与人工智能对战,但考试与下棋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其最终结果对人的影响有很大差别。马云曾点评,下棋是件有乐趣的事,一个不会下臭棋的对手,有什么意思?但考试可不是什么有乐趣的事情,尤其在高考中,你可以为了追求“乐趣”,抛弃正确的选项而选择错误的答案吗?某种程度上说,在高考这件事上,人往往输不起。
当然,我相信高考机器人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打败谁或者追求完美的分数,而是在今后逐步应用到教学场景中,正如此前AlphaGo之父哈萨比斯宣布,AlphaGo将不断更新算法,解锁其他科技领域,其中,解决癌症是目标之一。但高考机器人的现身与升级迭代后能否真正助力素质教育的落地与延展,则有待进一步探讨。
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的“入侵”来自方方面面,媒体、金融行业甚至医院里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据报道,自2014年6月起,美联社就开始利用Automated Insights公司的软件和扎克斯投资研究公司的数据,试验由计算机自动创建企业收益报道的可能性;“投资达人” SigFig系统会综合分析客户的风险容忍度,通过计算机算法选择低成本的基金,进行多样化投资与管理;而强生公司研发的Sedasys系统,通过了FDA认证,可以在结肠镜检查等手术中实施低层次的麻醉术,成本还不到专业麻醉师的零头。
李开复认为,AI将渗透到每个行业、每个工作,它会在十年之内改变、颠覆、取代50%的人,它会把我们做事的方法统统改变过来,比互联网来得更快、影响力更大。针对未来人工智能是否会导致大批失业的问题,雷军则认为这是“杞人忧天”。在他看来,每一次技术革命革掉了一些落后的东西,但是又新增了大量的新的工作机会。
历史学家尤瓦尔·诺亚·哈拉瑞在《人类简史》中提到,到2050年,人类社会中可能会出现一个全新的阶级——无用阶级。这群人不但没有就业,而且无法就业。把众多工作推给机器,是彻底解放人类的双手还是会让人类成为机器人统治下的羔羊呢?
提出百度不是互联网公司是人工智能公司的李彦宏看来,现在的人工智能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也就是弱人工智能。在经典力学框架下研发出的人工智能,是不可能具有“意识”的。这种没有自由意志的弱人工智能,自然也就无法产生“征服”或者“消灭”人类的动机,因此不足为惧。
但是,当人工智能有了自由意志,进入强人工智能阶段,又会出现怎样的情景?有人将强人工智能看做人类的“后辈”,后辈向前辈造反,并将前辈征服,不过是和人类历史上屡次发生的“征服事件”一样,并非末日。
在人机大战的现场,有一群暂时放下“王者农药”前来围观的小学生,同样是这群小学生,当他们沉浸在高考假期中,得知一个叫Aidam和AI-Maths的机器人考砸了,我想知道他们的未来,那注定有所不同。
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