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和董明珠之间的竞争,与10亿赌约无关,而是作为互联网文化产物的小米,与传统制造业起家的格力......
华商韬略·华商名人堂 ID:hstl8888
作者丨彭梁洁 编辑丨陈光
美编丨刘彦潮
醉翁之意不在酒
雷布斯和董小姐再次隔空同框。
继2015年董明珠宣布做手机,进军雷军所长之后,近日,小米旗下“智米”也推出了空调,抢占格力的地盘。
紧接着,大家将视线不约而同地转向董小姐——她正在忙着为格力每位员工发放1000元的高温补贴。
这几年,董明珠和雷军的每一次大动作,当初的“十亿赌约”基本上都会被旧事重提,顺道预测一下谁会成为赢家。
那是2013年12月中国年度经济人物评选,也成就了雷军和董明珠这对CP。
当时,雷军本是玩笑:“五年之内,如果我们的营业额击败格力,董总输我一块钱就行了。”
而董明珠直接把筹码加到十亿,回应也火药味十足:“我们有23年的基础,把马总(马云)请进来,世界就属于格力,你只有一半,不行的。”
彼时,格力当年空调销售额为1200亿元,连续8年坐稳世界空调销售冠军。全球销售空调1.5亿台,每三台中就有一台是格力。
而当时的小米成立仅有三年,当年销售额为300多亿,虽然发展势头正盛,但其“三零”(零工厂、零渠道、零店面)策略却是董明珠瞧不上的。
如今,小米已不是当年的小米,格力也不再是当年的格力。
2014年登顶之后,小米手机目前已被甩出国内手机份额前三;格力营收额也在2015年遭遇滑铁卢,被死对头美的赶超。
实际上,随着2015年董明珠单方面宣布“雷军涉足房地产,已不符合赌约条件”,赌约已经不了了之了——何况它本来就是个玩笑。
这几年,雷军和董明珠都开始“不务正业”,而背后却并非无逻辑可循。
虽然赌约已经失效,但小米和格力之间的竞争可以说才刚刚开始。从手机到空调,业务的重合并不是较劲,二人都剑指一处——智能家居。
这些年,小米和格力都干了啥
2015年,董明珠宣布格力要做手机了,并放出“格力手机要卖一亿部”“分分钟超过小米”的豪言。
而最终,格力手机不仅销量惨淡,董小姐把自己头像做成开机画面、员工把内销手机挂到网上出售等花边新闻更加成为坊间笑谈。
实际上,格力手机实验的失败只是战术上的,从战略上来说,董小姐没有错。
当时,智能家居概念正盛。跟很多电子电器公司一样,格力要做手机,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董明珠真正看上的,是智能家居市场,而手机作为连接人与电子设备的接口,实际上发挥着遥控器的作用。
把这核心的遥控器交给别的手机厂商来做,心高气傲的董明珠不会服气,况且就战略布局来说,也是不划算、不明智的。
这对CP在这一点上眼光还是一致的。
在2014年的互联网大会上,雷军就提出了这一点,“我认为未来手机可以连接我们办公室、家庭、个人的各种各样的设备和传感器”。
雷军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电视、路由器、电视盒子、空气净化器、智能手环、净水器、体重秤……小米产品遍布智能家居的各种应用场景。
2016年,小米正式推出“米家”,承载旗下自有产品以外的生态链品牌,完善智能家居生态链。
IH电饭煲是米家的首款产品,跟日本三洋公司合作推出。而那一年,格力的大松电饭煲也面市了。
大松是格力旗下的子品牌,除了电饭煲,还有空气净化器、消毒柜、电扇、电水壶等小家电,与晶弘冰箱、格力空调等共同构成格力的全家电王国。
而除了家电领域,汽车作为智能家居的另一个重要应用场景,董明珠和雷军无疑也不会错过。
2016年,格力发布公告,计划收购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研究新能源汽车动力和整体研发的公司。
最后,这次收购以银隆董事会未通过审议而告终,董明珠的汽车梦碎。好在珠海银隆表示,未来会继续与格力展开合作,为董明珠留下了希望的种子。
一个月之后,董明珠就携手隔壁“老王”(王健林)和“老刘”(刘强东),共同以30亿入股珠海银隆,实现了“买买买”的梦想。
而就在上个月底,网上流出北汽高管一行参观小米线下体验店小米之家的照片,随之,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现场图进一步曝光,引发众多猜测和遐想,小米也要“开车”了?
两种力量的较量
当年那个诞生“十亿赌约”的现场,小米和格力,雷军和董明珠,二者背后所代表的互联网模式和传统制造业,这两种力量的正面交锋,就已经有了苗头。
“虚拟和虚拟”、“实体加实体”是那场评选给小米和格力的判词,而两人的赌约,让这两种形态用对抗的形式展现出来。
如今,当雷军和董明珠共同瞄准智能家居,并以此打出“中国智造”的招牌时,这两种力量背后的商业逻辑,又将以何种方式呈现?
小米是雷军互联网思维的实验田。作为互联网行业教父级的人物,雷军将前半生所知所学悉数押注于此。
雷军做小米的逻辑是:从硬件(手机)切入,积累粉丝,并以用户为中心,打造他的智能家居生态链。
这是典型的互联网思维,也是小米跟一般手机厂商的根本区别所在——雷军不靠手机挣钱,而是靠增值业务盈利,拿1亿米粉计算,每人在小米商城消费10元,那就是10亿元的收入。
手机是积累粉丝的工具,却也是他生态帝国的根本。
举个例子,小米手机就相当于微信——微信是免费的,它的盈利来源是基于此的流量变现。
只是手机不像微信,它是个硬件,不可能免费,那就照成本价给你好了——小米手机的低价策略也正源于此。
硬件有了,用户有了——这些基础工作做好了,生态圈布局起来就容易了。
而成立于1991年、以空调起家的格力,得以构建自己的智能家居版图,是多元化经营的必然结果。
在电商时代,格力凭借自主研发、技术创新、对“千分之一维修率”高质量的坚守、以及董小姐这位网红的营销,能继续屹立不倒确实不易。
这两种逻辑并无高下之分,但也各有优势和弱点。
“饥饿营销小王子”是对雷军的调侃,而如今,渐渐成为小米最大的槽点——是真的缺货啊。
这背后,实际上反映出小米没有自己工厂的尴尬,而更深层的,是对供应链掌控能力的缺失——而这也是前述董明珠所说的,小米缺少的“另一半”。
另一方面,雷军遇到的问题和微信是一样的,在于关键性的盈利模式。
对于用户来说,就像微信是用来聊天的,手机就是用来打电话、社交娱乐的,非让我用手机的增值服务,就像用微信买东西,不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这也是微信商城做不下去的原因。
而董明珠面临的问题也并不轻松。
在业务上,空调市场可能见顶,而主业之外的小家电业务不温不火,让格力多元化进程步履维艰。
手机和汽车业务,成为董明珠最后的筹码。
好在,留给雷军和董明珠的还有时间。
从雷布斯到苦行僧,从格力女王到董小姐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个人风格鲜明的雷军和董明珠,将小米和格力带到了哪里,又将往何处去?
雷军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理工科男,规规矩矩的同时,又有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执着。
你说我产品质量不好,我就埋头拼命改进;当你遇到问题时,我也不落井下石。
这几年,雷军大概是被友商黑得很惨的一个。
在现在的商业环境中,有时候太真实的东西反而看起来很虚伪。
低价,本是雷军互联网思维的要义和“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的梦想实践,最后却成为小米的原罪。
友商用“便宜无好货”的逻辑刺穿人们对高性价比的期待,小米沦为屌丝的标配。而越来越多的黑帖,开始拿着放大镜给小米挑毛病。
在这里,笔者想说句公道话,小米并非没有问题,但是所谓高性价比,显然不是用2000元的小米跟6000的苹果比,而是花同样的钱,我操更多的心未必能买到更好的。
雪上加霜的是,2015年的“天马屏”事件,加上被打爱国牌的华为和新崛起的OV(OPPO和vivo)截胡,小米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谷。
而雷军也从谈笑风生的雷布斯,到被戏称为“耍猴的”。面对嘲讽,雷军也只是在微博上回复一句“唉”。
今年第二季度,小米销售额回暖。而雷军说,比销量增长更有意义的是,有更多人开始接受小米的价值观,这才是更具深远影响的。
而说起董明珠,人们常用一个“狠”字。
“桃花过处,寸草不生,金钱落地,人头不保。”2013年在央视《开讲啦》节目上,主持人撒贝宁用来形容董明珠的精明强悍。
“哪里有董明珠,哪里就有业绩。”这是对董明珠在江苏、安徽初战告捷的评语。
1996年,空调业凉夏血战,时任销售经理的董明珠宁可让出市场也不降价,宣布拿出亿元利润的2%补贴给经销商,保住了第一的市场份额。
如今跟雷军打赌并直指小米痛处、想方设法都要买下珠海银隆、高调抵制“野蛮人”对格力的入侵,风采不减当年。
然而,董明珠的过于自信也让她吃到了苦头。
手机业务的惨败——格力新手机销量5台——就是教训。
如今,董明珠多了一个网红身份,因为言辞犀利,她的一举一动、一句话都能成为头条,这也让她颇具争议。
对自己非常苛刻,是二人的共同点,这也是完美主义者的通病。
雷军大学时期便以乔布斯为偶像,在武汉大学提前两年修完学分;董明珠打小就对自己要求甚高,每门功课都要求优秀。
成名之后,雷军是圈子里有名的劳模,而董明珠也留下了“25年没休过年假”的传说。
如今,布局智能家居,扛起“中国智造”的大旗,是雷军和董明珠共同的理想。
这个理想,对雷军来说,是一个技术狂热者用于自我实现的证明,而对于董明珠来说,更多则是传统制造业起家的老牌企业家的一份民族荣誉感。
殊途同归。
而雷军和董明珠都已经没有了退路。
二人作为公司的符号和精神领袖。雷军就是小米,董明珠就是格力。
错失了阿里和腾讯的雷军,虽然作为一名优秀的投资人推动了数家公司登陆资本市场,但是至今还没有交出像前者那样、称得上“改变世界”的作品。
所以雷军看起来总是憋着一股劲,看起来不够松弛。
就像一个好学生,大家都知道他成绩不错,可是每次关键性大考都发挥不好。他太需要用小米来证明自己了。
而对于董明珠来说,当年定下2018年格力营收2000亿的目标兑现在即,大家都在等着看。
董明珠如今已过花甲之年,仍然坚持:“为什么要怀疑自己,我从来没有判断失误过。手机也是一样。”
在退休之前,为了保住“晚节”,她还一刻也不能松懈。
最后关头,董小姐放出了大招。据报道,入主珠海银隆后,董明珠目前已经豪掷800亿,强势扩张新能源汽车版图。这相当于格力2016年总营收的近五分之四。
结局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图片来自网络
意犹未尽吗?进群聊聊吧!
戳我 加入华商韬略读者群
也可直接搜索微信号加入读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