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当我们谈论文学,绕不过45岁的它 ·  19 小时前  
三联生活周刊  ·  人均惜命的年轻人,开始爱上了保健养生酒? ·  2 天前  
新周刊  ·  大牌明星,集体下场卖水晶 ·  3 天前  
新周刊  ·  年度城市ICON︱从应县木塔到上海黄河路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过“预制生活”,年轻人“攻略人生”的终极形态?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24-12-25 18: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现代社会的“预制生活”现象,包括婚礼、旅游、工作任务等各个方面的预制趋势。文章分析了预制背后的原因,包括人们对简单解决法的追求、任务导向型思维、对不确定性的恐惧等。同时,文章也探讨了预制生活的优缺点,以及它如何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决策。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一、预制生活的现象和趋势

随着社交媒体和经济发展,生活中的预制现象越来越普遍,从婚礼、旅游到工作任务,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选择预制的方式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关键观点2: 二、预制背后的原因

预制背后的原因包括人们对简单解决法的追求、任务导向型思维、社交媒体的放大效应、对不确定性的恐惧等。在经济下行周期,人们面对巨大的无力感,选择预制看起来是一种不错的解决方案。

关键观点3: 三、预制的优缺点

预制生活有其优点,如提高效率、减少压力等。但同时也存在问题,如可能导致生活变得单调乏味,失去真实感。人们必须权衡预制的利弊,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选择。

关键观点4: 四、预制生活的影响

预制生活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决策,还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在不确定性日益增多的现代社会,人们需要学会在预制和真实生活之间找到平衡点。

关键观点5: 五、专家的观点

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对预制生活现象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们讨论了预制生活的利弊,以及如何应对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一些专家提醒人们要警惕预制生活的风险,保持对生活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力。


正文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新刊出炉!点击上图,一键下单↑↑↑

预制生活



如果你在今年下半年高强度网上冲浪过,大概率在某个时刻刷到过关于“预制”的热门词条。“预制晨袍照”“预制朋友圈”“预制留学”,它们听起来像是预制菜的衍生品,但形式和内涵又复杂得多。看起来有点荒唐,有点意味不明,但令人好奇。
“预制”这个概念出自工业领域,最早普遍应用于建筑行业,指的是将建筑的某些部件或结构在工厂或生产车间内预先制造好,然后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和安装的做法。工业化、标准化、模块化是预制的核心,它的另一面是对高确定性的追求,也可能是对精度的要求,指向千篇一律。
当预制从工业术语变成一个广泛应用的词缀,用来形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的意味是复杂的。有的预制是主动选择,有的预制是被动接受。这些决定里有对自我需求的重新审视,有点退而求其次的洒脱,有点难以从固定轨道里自拔的无奈与自嘲,还有一点想要找到复杂生活的解题法的渴求。总之,“预制”和“被预制”,或许还不是一种被真正广泛实践的生活方式,只是一种解决生活窘境的新思路,或者形容生活状态的新表述。
我们对预制的态度总是如此矛盾:被预制菜包围的时候,我们感到厌倦和无力;制作预制朋友圈的时候,又感觉解脱或者轻松。生活可以预制吗?我们希望它可以偶尔如此,也但愿它不会全部如此。


主笔|肖楚舟

预制婚礼的人

第一次看到“预制”相关的词条是在9月份。那时我正在度过忙碌的假期,为9月底的婚礼做冲刺准备,和婚礼筹备群里的18个乙方天天开会,他们分别来自酒店、婚庆公司、四大金刚(化妆、摄影、摄像、司仪)、一家拍立得相机租赁商和一位负责兜底的婚礼管家。“预制晨袍照”这个话题从手机里一滑而过,我心里一动,又把它当作调侃——谁不知道生活中充满“晨袍”这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事情呢?但是把生活中的某个具体事件“预制”出来到底是什么意思?

林子赶上了“预制晨袍照”的潮流,她的晨袍照是在婚礼前一个月拍的。当她穿着毛衣,到达精心选择的外景场地时,不由得感叹“还好提前拍了”。

这个决定和时间上的不巧有关。因为喜欢的酒店没有合适的档期,林子的婚礼定在12月。8月预定礼服的时候,重庆的夏天很热,她压根儿没想到冬天穿这些衣服会多冷。预制解决了难题。她赶在还不算太冷的11月初,穿着连衣裙拍完了自己的晨袍照。

晨袍环节是年轻人的仪式感象征(IC Photo供图)
林子的婚礼还没有举办,但她已经觉得放下了一块大石头。“我最怕睡不好,用四川话讲就是头会‘发旷’,晕乎乎的。因为婚礼那天爸妈也会陪着我起床梳妆。这样我至少可以晚点起床,大家都会轻松一些。”

小海是林子的摄影师。他做这行五六年了,林子是第一位找他拍预制晨袍照的客人。场地、妆造这些硬件都好准备,怎么“凭空”拍出晨袍的感觉是小海考虑比较多的问题。他建议林子准备一些小道具,不过它们最后在成片中的体现不多,他始终觉得婚礼当天的氛围是不可能制造出来的。“婚礼当天会有感动,有快乐,有亲情、友情在里面。提前拍照,可能更多只能靠摄影师引导出来那种状态,我会说你想想老公待会儿要来接你啦、大家要来抢亲啦,给她假设一些场景。但是说实话,大家都是普通人,不是演员,代入感不是很强。”

真实生活里,选择预制的人多吗?小海告诉我,感兴趣的人有,但真正选择这么做的人还是少数。人们一边在寻找生活的简单解决法,一边又在犹豫自己究竟愿意做出多大的让步。上个月,小海又遇到一位想提前拍晨袍照的客人,他说家里也是因为老人的要求,早上安排紧张,凌晨就要起来,担心光线差。“最后和我沟通了一下,她还是觉得算了,提前拍没有那种婚礼的感觉嘛,哪怕光线差一点,没那么精致,只要真实就行了。”

“预制晨袍照”是今年预制圈最先火起来的话题。社交媒体时代,我们被展示欲架着走,难以脱身,又感到疲倦。如果有个办法,将拍照、修图、发朋友圈这一套动作拆分出来,既满足爱美的私心,又减少实际操作的麻烦,似乎没有什么理由拒绝。

婚礼上任务繁重,要追求个性也要兼顾传统(周建仕 摄影|视觉中国 供图)
如果说“预制晨袍照”还只是把本就形式化的事情简单解决,“预制婚礼仪式”就是更上了一层楼。

8月初,亚楠在云南办了一场只有两个人的宣誓仪式,她在小红书的帖子里把这场仪式称为“预制婚礼”。从时间上讲,它在婚宴之前两个月举办。从形式上讲,亚楠选择的是婚庆公司提供的套餐之一,现场那位外国牧师也是套餐里的。

“预制婚礼”解决了亚楠两年以来的选择困难症。两年前订婚后,她开始考虑婚礼的事情,但是这件事的复杂度让人望而生畏。她自己的需求、家人的期望和传统习俗的要求,很难全部满足,甚至相互冲突。

年初,亚楠看到了“目的地婚礼”的帖子。在喜欢的旅游目的地举办小型婚礼,把婚礼庆典、婚纱摄影和蜜月度假一次性解决,看起来简单又自由。他们在一片雪山上的草坪上举办了只有两个人的宣誓仪式,因为流程精简,意外情况也没那么可怕了,8月是云南的雨季,亚楠为天气担心了好几天。现场下起小雨的时候,亚楠没有什么沮丧的感觉,她还能记得雨进行的过程,“雨刚下起来的时候,山里有雾,没法看到远处山峰的全貌。但下了一点小雨之后,在我们的仪式当中,雾就渐渐地散开了”。

新娘走向新郎,两人互相念出誓词,在牧师见证下回答“我愿意”。整个流程只有十几分钟。亚楠在仪式上哭成了泪人,丈夫也跟着哭了起来。两个人各自攥着一团餐巾纸给对方擦眼泪,失去表情和体态管理的画面被剪进了视频,两个月后在答谢宴上播放。“我们现在最痛苦的就是天天上班,没有自由的时间。如果你打破了那个界限,特别是时间上的界限,会发现很多事都好简单。”亚楠对我说。

《鬼怪》剧照
亚楠举办婚礼的时候,网上还没有出现“预制婚礼”的词条。但她觉得这个形容很贴切,“最初我们接触到‘预制菜’这个词的时候,可能觉得它有点负面含义,可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现在我觉得挺喜欢‘预制’这个词的”。

通过提前计划、分块实施,获得满足的过程以一种奇异的方式拉长了。亚楠对我提到《小王子》里面的一句话:“如果你说你在下午四点来,从三点钟开始,我就开始感觉很快乐。”她觉得预制让快乐的时间变得悠长,可以从容享受,“如果只办婚宴,我开心的时间只有筹备前的一两个月,而我在预制仪式到婚宴的这段时间里,等待给大家呈现的这段时间也是快乐的。那种期待和忐忑的心情很美妙”。

预制能够成为“任务人生”的解药吗?

尽管预制了宣誓仪式,有些东西还是无法省略。亚楠本来想省去接亲、出门这些环节,但父母无论如何觉得结婚当天不能“自己从家里去酒店”。于是头一天晚上,丈夫拎着礼品到亚楠家,把她接去自己家里,第二天两人一起出门去酒店。不过这已经比传统婚礼简单许多,她觉得除了满足自己,也有必要满足父母、朋友的需求,“就是一种谁的主场谁做主的做法”。

亚楠在她的婚宴上只播放了仪式的视频。客人比她想象中认真,并非如传言中所说,“只是来‘搂席’的”。预制让她在自己的答谢宴上轻松了很多,无论从情绪上,还是体力上。她得以抽出时间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她设计了迎宾红毯,大家可以花很多时间在那里签字、留影。她可以和客人们一起坐在台下,当自己婚礼仪式的观众。最让我羡慕的一点是,亚楠实现了自己在婚宴上真正的愿望:和远道而来的朋友们好好地说说话。想想自己的婚礼,我对伴娘说得最多的话是“我的鞋、包、手机在哪里”,至于其他朋友,平均只能分配到一张合影的时间。

《心想事成》剧照
我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张慧聊了聊生活中的预制。张慧研究的是情感人类学、经济人类学,关注现代日常生活的特性。起初听到我提出“预制生活”这个话题,她的反应是抵触,觉得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体验,怎么能预制呢?听完我说的故事,她又觉得可以尝试着去理解。

“中国人有种‘任务型导向’的观念,比如说,父母那辈常见的表达是孩子上了大学、结了婚或者生了孩子,‘我的任务就完成了’‘我的心愿就了了’。这些事件具体的过程和内容不重要,而是打卡式的完成任务。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生活变成可以用KPI式来运作。但在现代社会,许多传统文化里的要求不再适用,年轻人又无法完全摆脱这些外在的需求,任务型思维仍然根深蒂固,因此我们选择将生活的一部分外包。通过预制的方式,既完成任务,也将负担降到最低。”

理解为何我们会在生活中主动选择预制,另一个重要的维度是社会时间上的紧迫感。中文里有很多关于抓紧时间的表达,“只争朝夕,与时俱进,什么岁数做什么事”,“我们在时间的洪流里一定要向前发展,一定要在适当的时间做适合自己的事情,人生的时间表有很明确的安排,不然就是‘过时不候了’。既有任务设定,又有时间的紧迫感,预制成了追求效率的方式。”张慧说。

20世纪90年代,社会学家莱斯莉·珀洛(Leslie Perlow)就找到了一些初步的证据,证明人们普遍无法减少待办事项,这导致了无可救药的“时间荒”。珀洛试图和她的研究对象,一群软件工程师一起解决“时间荒”的问题,帮他们设置了取消一切事务的“停止任务”时间段。结果是毫无用处——“停止任务”也成了日程表上新的“待办事项”,每个人都陷入了“任务”的囤积症。

《凪的新生活》剧照
我们给自己叠加的任务似乎越来越繁多,预制像一种让人从时间紧张感中解脱出来的魔法。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郑震专门论述过我们当下的时间荒问题,“时间荒不是缺少时间,而是在诱惑、好奇、焦虑、不安乃至矛盾、冲突的复杂性中所呈现出的节奏状态。”

我与郑震笔谈了预制的问题。他觉得预制是一个老话题的新形态,“预制就其性质而言并不是什么新的东西,它不过是现代工具理性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表现,其实这一进程是一个现代性的老话题,只不过它在某些日常领域中近年来的拓展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关注,才仿佛成为一个新话题。它其实不过是现代工具理性试图对日常生活理性化的进一步表现,是现代工具理性化追求确定性的进一步表现”。

工具理性是一种注重效率、手段和结果的思维方式,核心是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时,选择最有效的方法,而不考虑目标本身是否合理或有价值。简单来说,它更关心“怎么做”,而不是“为什么做”。那么,我们用预制这样理性的方式,来局部地应对生活中难以处理的问题,是不是有效的策略呢?
它恐怕不是什么万全之法。“工具理性也无法消解不确定性对现代人的困扰,因为不确定性恰恰是无法被工具理性所彻底征服的现实因素,就像旅游目的地的自然和社会生活状况的实际情况,是不取决于你的攻略完善与否的;而餐馆菜品的预制方案也不可能消除消费者对口味的多样诉求。那种试图将一切确定化的做法不仅不能消除不确定性,反而会引起人们的反感,毕竟并不是所有的不确定性都是令人厌恶的,那些不会引发危机和焦虑的不确定性恰恰是人们趋之若鹜的。而那些令人厌恶的不确定性却又常常让工具理性化的模式束手无策。”郑震说。
《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剧照

“不确定性”的迷惑

摄影师小海自己是十多年前结婚的,当时没有晨袍环节,也没有那么多社交平台上的拍照风格参考。小海的记忆里,客人们的要求是逐渐升级的。晨袍环节普遍化大约是四五年前的事情,到现在,80%的客人都会要求拍摄晨袍。在他看来,这就是一个“出片”的环节,主要是新娘的个人展示,“有空就拍个20分钟,没空就少拍点”。刷到“预制晨袍照”的话题的时候,他只当作是个好玩的噱头,没想到自己真会遇到这样的客人。

“大家对照片的质量越来越在意了,怕翻车嘛。”他觉得考虑预制的客人,一般都是对照片的要求比较高的。社交媒体时代,不断有新的需求被制造,新的攻略被传播,客人接收了这些信息,就会依样画葫芦地传达到小海这里。他遇到过写PPT来阐述照片需求的客人,要求捕捉到什么场景、什么镜头、什么角度,“比如新人入场,客人可能会写明一定要拍到正面和背面,这就要求至少有两个机位。万一少了一个镜头,客人都可能投诉。其实要求看多了也是大同小异,但大家确实对照片的质量要求越来越细致了”。

如果非要为预制生活或者攻略人生的火热找一个心理动机,那我们在巨大不确定性中的无力感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经济领域有个词叫“VUCA”,是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和ambiguity(模糊性)四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它最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末,诞生于冷战末期的气氛中,主要运用于国际局势或者经济领域,要求人们拥有洞察变数的能力,随时为情况变化做好准备。而现在,我们似乎在应对更加琐碎、更加个人化的VUCA局面。

《我准时下班》剧照
广义地来说,打卡式旅行、为生活里的每件小事寻找攻略,追求可预期的结果,都是预制的一种。不确定感广泛地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中。无论出于何种原因——社交媒体的放大、信息洪流的裹挟,或者经济下行周期带来的巨大无力感,我们被不确定感裹挟,与其周旋,选择预制看起来是其中一种不错的解决方案。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顾楚丹做过关于“不确定性文化”的田野调查。她访谈了互联网大厂的实习生和正式员工,看看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工作环境下,企业的经营模式,人的工作模式、生活方式会怎样相互影响。

对互联网企业来说,不确定性是利润的来源,也是鞭策员工的利器。接受这种价值观的大厂员工,将不确定性纳入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断地主动寻找新的突破口、技能点,活成了以“应对不确定性”为出发点的人。不知不觉地,不确定性会变成一种精神气质和一套生活实践。

与不确定性缠斗是疲惫的。一位访谈对象告诉顾楚丹,“已经不知道哪一种工作节奏是正常的,身体已经不需要过多的工作,但心理还在‘卷’。”在从不确定中寻求确定性的过程中,人必须不断地面对矛盾、纠结和焦虑,因为不确定性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不确定性可以用于提高个人、企业和社会的能动性,一旦失去不确定性,生活将毫无色彩和意义;另一方面,个人和资本都对不确定性极其厌恶,不确定性折磨着个人生活与心灵,也让行业发展处于未知状态,应对不确定性的实践反过来也促进了不确定性的增长。”

“预制”成为生活里越来越常用的关键词(视觉中国 供图)
在社交媒体的助力下,宏观的不确定性会不断映射在个体身上。“比如我们今天看到地缘政治冲突,明天看到金融波动,或者就业市场变动,就会投射到自己的生活中。实际上,宏观的不确定性和个体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不确定性是有鸿沟的。个体如何把大的不确定性投射在自己身上,关系到他在生活中做出的选择。”顾楚丹说。

问题是,不确定性如此复杂,预制真的是万能之策吗?顾楚丹觉得可以按照理解算法的思路去理解预制,“算法的逻辑就是先输入,再输出。预制也是如此,先有人输入,再进行输出。当个体在做一个个是否预制生活的选择时,就像在建立自己的算法模型,不断丢入各种自变量来确保它稳定运行。但预制的运算过程也有黑箱,即使你把所有因素都考虑在内,也无法算完生活的可能性”。

还有别的选择吗?

还真有人试过全方位彩排生活。加拿大导演内森·菲尔德(Nathan Fielder)拍过一部奇怪的剧集《彩排》。他接受普通人的委托,让他们通过精心“排练”来为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时刻做准备。

剧中的重头戏是帮助安吉拉预演家庭生活,任务是在两个月内让她体验把一个孩子从出生养到18岁的过程,“父亲”由他自己扮演。过程意外重重,内森和安吉拉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争论不休,安吉拉中途退出,扮演孩子的演员也因为和内森的分离而情绪低落。在无穷的精算之中,生活反而走向失控。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王小伟在一次演讲中把预制菜这样的事情称为“现代人琐碎的自由”,“我们可以选择在家、在公司或者在商场吃外卖,但本质上我们吃的都是料理包。它是一种自由,却显得无关紧要,这是现代人一个非常荒诞的处境。

内森·菲尔德导演的《彩排》剧照
王小伟不喜欢“预制”的一个角度是,好像什么事情都成了可以摆弄的部件。“预制好像在预设一种对生活强迫性的筹划。支配感是挺重要的一个点。”

真正落在吃饭这件事上,王小伟也不是原教旨的“现炒主义者”。我们在学校里的西餐厅见面,面前就摆着一盘盘预制菜,意大利面、沙拉和甜品,都在十分钟内端了上来。“我自己其实不太在乎是不是要吃现炒的还是预制菜。我觉得风险只有一个,如果你不知道预制菜和非预制菜之间的味道差异,那才是比较可怕的。等你的味蕾习惯了预制菜,你会觉得这没什么不好。甚至吃到现炒的菜,你觉得这个不方便、不快捷,没有深度加工不好吃。我会觉得很遗憾。”

我们聊到各式各样可以被比喻成预制的现象。情绪可以被预制,短视频的制作者很清楚如何用“钩子”引爆情绪点。AI的人设是可以预制的,把特定角色的脚本喂给大语言模型,它就能用相应的人格与用户聊天。感情某种程度上也可以预制,从心动到离婚,感情的每一步都可以在电视节目里被分解、设计和展示。

“我总觉得哪里怪怪的。”王小伟说。这可能由于预制暗含着“策略性的思考”。它的问题在于,如果预制走到极端,生命体验可能变成没有层次、没有褶皱的。“比如说观看设计好流程的情感节目,实际上你并不见得能学到怎么和一个人建立信任,你学到更多的是策略性地考虑亲密关系。比如说一定要问我们为什么在一起,为什么情感出问题,然后我们要把感情问题化,解决这些问题,接着你就把感情变成一个操作对象。实际上感情这种东西无论结合还是分裂,怎么能是操作对象,你怎么能跳出来在那儿审视它呢?”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王小伟(受访者 供图)
这听起来有点像“观光化”的问题。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把生活的观光化称为一种现代病,游客与冒险家或漫游者对待风景的态度是不同的,如果你把自己当作生活的观光客,那意味着将各类活动,而不仅仅是旅游,转换为演员的脚本。最后,“我们将看到,观光化是如何通过吸尽最后一点不确定性而阉割了喜欢不确定性的系统和生物体,同时还给他们以获益的错觉。这一‘目标驱动’型态度深深地伤害了内在的自我。”

或许我们应该相信人的本能,我们总会在某个时刻发觉,生活最有趣的地方在于那些不可预制的部分。在《彩排》里,内森试着停下一贯的旁观者姿态,去了扮演儿子的小演员家里。那个家与他精心布置的剧场截然不同,东西的摆放看似毫无逻辑,却又相当合理,“待在真正有小孩的屋子里感觉很怪,毕竟我在假的家里待了那么久,我不习惯这么多的细节,每样物品都摆放得恰到好处,但没有一样是设计好的”。这是艺术,也是现实生活。

(参考资料:莱迪·克洛茨,《减法:应对无序与纷杂的思维法则》;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









更多精彩报道详见本期新刊

「预制生活」

点击下图,一键下单




期更多精彩


| 封面故事 |

  • 2024年度生活方式:预制生活(肖楚舟
  • 今天,你选择预制了吗?(肖楚舟
  • 预制的AI情话,也会让人心动与心碎(刘敏)
  • 从“预制葬礼”到真实生活(段弄玉)
  • 预制朋友圈:人设、仪式感与替代性满足(艾江涛)
  • 被“预制菜”包裹的人生(黑麦)
  • “预制”留学路(苗千)

  | 经济 |

  • 市场分析:银发经济下的养老院困境(谢九)
  | 社会 |
  • 时事:从阿勒颇到大马士革:阿萨德政府为何溃败(程靖)
  • 时事:消灭结核病(袁越)
  • 专访:罗振宇:乐观主义是一种行动策略(黄子懿)

  | 文化 |
  • 话题:MOLA:如何在线上追踪被盗文物?(陈璐)
  • 话题当孩子被确诊为“阅读障碍”(段弄玉)
  • 专访:“行星性”是一种视野(张星云)
  • 电视:《百年孤独》剧集,以小说作为引擎(孙若茜)
  • 文史:和珅任总裁(卜键)

| 专栏 |

  • 邢海洋:一人一斤车厘子
  • 袁越:脑子里的微生物
  • 张斌:喝彩!未名体育人士
  • 朱德庸:大家都有病

点击下方图片

开通数字刊会员月卡解锁本期👇




本周新刊

「预制生活 」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