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时寒冰
本订阅号意在为喜欢我的朋友提供免费服务,是一个很小众的圈子,不喜欢我而误加关注的朋友请您直接取消关注。收到这个自动回复后,请点击我的头像,在新页面中点击“查看历史消息”(该页偏下位置),即可看到我已发的全部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四川发布  ·  超349亿!攀枝花至盐源高速新进展→ ·  2 天前  
四川日报  ·  一中国留学生在美不幸遇害 ·  2 天前  
自贡网  ·  干了这碗汤圆,2025滚滚向前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时寒冰

时寒冰:经济头上一把高悬的利剑

时寒冰  · 公众号  ·  · 2017-07-20 06:43

正文

经济头上一把高悬的利剑

时寒冰


2017年7月15日,定调未来5年中国金融格局的非常重要的会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这次会议的通稿中,31次提及“风险”,28次提及“监管”,并且,凡是涉及监管的提法表述都强调了一个“严”字。

很多人关注这次会议,是因为关心它跟股市的关系,关心它对手中股票的影响。其实,这次会议的重要性远非股市所能衡量。

这次金融工作会议对于风险的重视是非常理性和正确的。

表面上来看,全球经济处于稳定复苏期,其实,正在蕴含着更大的风险(当然是中国以外的经济体)。此前超级宽松政策累积的泡沫,正在铸成一把锐利无比的剑,高悬于空中。谁的泡沫先破灭,谁就先倒下;谁先倒下,谁就会成为别人的盘中餐。挤压泡沫,防范风险,与其说是与时间赛跑,不如说是与生命赛跑。

生,或者,死,其实,往往都是一瞬间的事。

虽然,美国面临着诸如医改、税改不果等诸多不确定性,但它的经济仍然属于率先复苏且相对稳健的经济体,更重要的是,它正处于加息周期,而在美国开启加息周期以后,加拿大央行已经被迫跟随——7月12日,加拿大央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成为跟进美联储加息的第一家主要央行。

全球加息周期正在到来。通过对1980年到2007年美国货币政策周期的梳理不难发现,美国每一次加息都会导致区域或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1981年,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升至19%的第二年,也就是1982年,拉丁美洲爆发债务危机。1989年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升至当时顶点的9.8%后,韩国、我国台湾地区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泡沫破灭。1993年到1999年,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墨西哥、亚洲、 俄罗斯和巴西分别爆发金融危机……

国际清算银行(BIS)在日前发布的最新年度报告中指出,下一次全球经济衰退可能会跟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类似,只不过,这一次最先曝出危机的可能不再是九年前的美国、英国和西班牙,而是新兴市场经济体中一些债务扩张迅速的国家。

国际清算银行还指出,如果一些新兴经济体出现金融危机,会出现一些风险信号。比如,在1990年代早期,一些发达国家发生经济衰退之前,就出现了信贷和房地产价格大规模攀升,一旦货币政策收紧,它们就开始崩溃,导致金融和银行领域出现危机。

国际清算银行提及的信贷和房地产泡沫,乃是下一轮金融危机的重灾区。

我仔细研究了国际清算银行的这份研究报告,想了一个下午才想明白:报告中所说的可能是巴西。

次贷危机后,许多发达国家反思并汲取教训,采取严厉的监管手段,着手消除可能导致新一轮金融危机的隐患。而一些新兴经济体为了拯救经济疯狂放贷,不顾民生疯狂推高房价,硬生生地把一个事关人们安居乐业和基本生活的居所变成奢侈品,变成富人的游戏。当一个人哪怕用一生的打拼换取的财富,都不及炒一套房子的盈利高时,这个社会的价值观与财富分配机制就已经高度畸形——当然,大家都知道,我所说的这个新兴经济体指的是巴西。

这种扭曲意味着资源与财富的错配,使得大量资金脱实入虚,于是,我们看到,在一片片砂子之上,堆起了一座座美丽的高楼大厦。当海浪席卷而来,势必摧枯拉朽。这就是趋势的力量。

人们所生活的环境,信息是高度不对称的。那些资金雄厚的人(以巴西为例),他们看到了趋势,看到了未来,于是,他们疯狂地投资海外——以投资的名义将财富转移出去,转换成美元资产。当普通人因为美元指数的暂时下跌而伤心的时候,这些大鳄们却将这看作天赐良机,以更疯狂的速度向外投资,转换成美元资产。

当有关部门意识到这些富人海外投资的真实意图的时候,必然大开杀戒,以儆效尤,同时,稳定外汇储备……

那些实力雄厚、信息畅通的人,他们看到了头上高悬着的利剑,利剑之下,一切都岌岌可危,而普通人则依然乐观地在身边寻找机会,而看不到头上悬挂着的是什么。当巴西人民还在关心他们的股票涨跌的时候,他们已经不幸成为趋势的祭品。暂时的调整并不意味着趋势的终结,恰恰相反,它意味着一个更凶狠的巨浪正在袭来。

巴西的教训必然证明:以新的泡沫去掩盖旧的泡沫,以新的宽松延续旧的宽松,只能是徒劳的。

当然,中国人民必定有智慧、有决心战胜一切危机与隐患,因而,蔑视一切困难与挑战,勇往直前,永不回头!

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通稿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14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遵循金融发展规律,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 风险 、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创新和完善金融调控,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推进构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加快转变金融发展方式,健全金融法治,保障国家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声、王岐山、张高丽出席会议。

【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金融业保持快速发展,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服务普惠性增强,金融改革有序推进,金融体系不断完善,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双向开放取得新进展,金融监管得到改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 风险 底线的能力增强。

【做好金融工作要把握好四项重要原则】

习近平指出,做好金融工作要把握好以下重要原则:第一,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第二,优化结构,完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体系。要坚持质量优先,引导金融业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促进融资便利化、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障 风险 可控。第三,强化监管,提高防范化解金融 风险 能力。要以强化金融监管为重点,以防范系统性金融 风险 为底线,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完善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功能监管,更加重视行为监管。第四,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完善市场约束机制,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加强和改善政府宏观调控,健全市场规则,强化纪律性。

【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

习近平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 风险 的根本举措。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质量优先、效率至上的理念,更加注重供给侧的存量重组、增量优化、动能转换。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要改善间接融资结构,推动国有大银行战略转型,发展中小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要促进保险业发挥长期稳健 风险 管理和保障的功能。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推进金融精准扶贫,鼓励发展绿色金融。要促进金融机构降低经营成本,清理规范中间业务环节,避免变相抬高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坚决整治严重干扰金融市场秩序的行为】

习近平指出,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 风险 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要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 风险 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科学防范,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 风险 ,着力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 风险 应急处置机制。要推动经济去杠杆,坚定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总量的关系。要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倒查责任。要坚决整治严重干扰金融市场秩序的行为,严格规范金融市场交易行为,规范金融综合经营和产融结合,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强化金融机构防范 风险 主体责任。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法治体系。

【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

习近平强调,要坚定深化金融改革。要优化金融机构体系,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完善外汇市场体制机制。要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优化股权结构,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 风险 内控机制建设,加强外部市场约束。要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 风险 防范职责。地方政府要在坚持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的前提下,按照中央统一规则,强化属地 风险 处置责任。金融管理部门要努力培育恪尽职守、敢于监管、精于监管、严格问责的监管精神,形成有 风险 没有及时发现就是失职、发现 风险 没有及时提示和处置就是渎职的严肃监管氛围。要健全 风险 监测预警和早期干预机制,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统筹监管和互联互通,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和监管信息共享。

【扩大金融对外开放】

习近平指出,要扩大金融对外开放。要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稳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要积极稳妥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合理安排开放顺序,加快建立完善有利于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有利于增强金融有序竞争、有利于防范金融 风险 的机制。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金融创新,搞好相关制度设计。

【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