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微博上演了一场男友们的大规模“绝地求生”。起因是有人发了一张知乎提问截图:
于是在评论中,女友们纷纷@自己的男友,并带着挑衅和测试的态度询问:“
这俩小时你要吗?
”
对于身经百战的男生们来说,这无疑是一道送分(命)题。于是,大家纷纷展现了花式对答:
“每天给你2小时独处,你感动吗?”
“我不敢动。”
求生欲
可以说是非常
强烈了……
生活中,被对象“刁难考验”的时刻其实还有很多。有时候,他们能够机智应对,逃过一劫;但有时候,面对那些《恋爱中的送命题》(回顾试题及解析请戳
这里
),也会被自己的耿直所坑。
其实,
要熟练应对这些“恋爱送命题”,你需要的可能只是一点恰当的压力
。
有些压力是
有助于激发人们的创造力的
,被称之为
挑战性压力源
(Challenge Stressors),或良性压力(eustress)。
比如,微博上被艾特,其实是一种伴侣之间的“小挑战”,它没有太大的威胁性,属于安全的范围内的“下套”,男友们也常常会做出机智幽默的回答,这对于促进关系是很有帮助的。
但另一些压力是
妨碍性压力源
(Hinderance Stressor),或恶性压力(disstress)。是指那些会真正影响个体发挥、认知水平以及创造能力的压力。
比如,当女友提出分手时,这时的压力就不属于安全范围之内,而面对它的人自然也不会再采用幽默的应对策略,而是要严肃认真地对待了。
另外,
人所感知到压力(stress)和表现(performance)是呈现倒U型曲线的关系
。
完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个体的唤醒程度(arousal)——包括心率、注意力都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工作效率和表现都较差
。比如你正在放松地玩手机,女朋友问:“你看出我今天有什么变化吗?” 你可能当时心不在焉,也没什么压力和动机去回答,所以就给了中规中矩,甚至扣分的答案:“没有啊。”
适当增加压力之后,个体的表现会逐渐增高,直至达到一个顶峰
。通常在这个时刻,我们的大脑会被激发到最佳状态,也是机智回复噌噌往外冒的时刻。
但当压力持续增加时,处于过度紧张状态下,反应会影响发挥
。同样是“我每天给你俩小时独处,你需要么?”这个问题,如果不是在评论里被艾特回答,而是被当面质问,所感到的压力会更大,大脑可能就直接死机了。
这种压力水平和表现之间的关系,被称之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