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养老产业观察
养老产业观察者、思考者、实践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南都市报  ·  林诗栋,新世界第一! ·  9 小时前  
江南都市报  ·  林诗栋,新世界第一! ·  9 小时前  
光明日报  ·  孙颖莎、林诗栋,冠军! ·  10 小时前  
光明日报  ·  孙颖莎、林诗栋,冠军! ·  10 小时前  
中国电建  ·  谈思路说打算④ | ... ·  昨天  
中国电建  ·  贯彻2025年工作会精神 | ... ·  2 天前  
青岛新闻网  ·  大破伊藤美诚! ·  2 天前  
青岛新闻网  ·  大破伊藤美诚!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养老产业观察

访谈|社科院专家:年轻人要为自己养老早做准备

养老产业观察  · 公众号  ·  · 2018-03-13 11:15

正文

人口老龄化在加速,推进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是改善民生的关键,一直备受社会关注。我国养老服务机构目前发展水平如何?哪些政策为养老带来重大利好?记者采访了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执行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张盈华。


养老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对快速到来的老龄化准备不足


记者:目前我国养老方面主要面临什么问题?


张盈华:主要有三个。首先是“钱”的问题,即“拿什么养老”。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分别有4亿和5.13亿人,形成了世界最大的基本养老保障网。但企业职工月平均养老金2500元,城乡居民月平均只有120多元,一旦年老时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这些养老金是很难维持的。


第二个是“人”的问题,即“谁来养老”。一方面,传统的家庭养老逐渐弱化,老年人独居、空巢现象越来越普遍。另一方面,当前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供给还远远不够。


第三个是“床” 的问题,即“如何养老”。目前我国共有各类养老床位730万张,平均每千名老年人31张养老床位。到“十三五”末,每千名老人的养老床位将达到40张,接近目前发达国家水平。但养老机构床位空置率高、城乡分布不均等问题突出。


记者:养老问题是怎么形成的?


张盈华:养老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对快速到来的老龄化准备不足。上世纪90年代,我国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时就提出搞“多层次”体系,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1997年,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这是养老金的“第一支柱”;2004年《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出台,2013年企业年金税优惠政策到位,这是养老金的“第二支柱”。但由于第一、第二支柱起步时间相隔太远,企业年金又是自愿原则,结果是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太高,挤占了企业年金的缴费空间。2017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近3亿人,但这些人中参加企业年金的也就2500万。绝大多数人没有补充养老保险,养老金的待遇也就上不去。


从家庭养老来看,我国每年有七八千万农民工跨省流动就业,他们的父母被留在相隔数百甚至上千公里的家乡“空巢”生活。城市也是如此,子女与父母居住的距离越来越远,一些老人的子女还远在国外。这些留守老人一旦失能,极有可能无人照管。


从社会养老来看,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的护理人员和服务人员仍面临工资低、负荷重、职业前景不被看好、就业岗位不稳定等问题,期望的待遇与其承担的工作负荷仍不匹配,造成养老服务行业很难吸引人才、无法留住人才。


养老机构在急性治疗、康复和预防等方面还缺少资源


记者:养老服务机构承担的社会职责是什么?当前发展水平如何?


张盈华:中央提出要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这其中,养老服务机构可以大有作为。养老服务机构不仅要承担长期重度失能者的全天候照护服务,还应向社会辐射、满足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


2009年,民政部牵头实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开启了全面建设养老服务体系的历史时期。民政部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养老服务机构数14万个,养老服务床位数730万张。从数量上看,虽然这些年养老机构发展非常快,但医养结合还有很多政策障碍,养老机构的急性治疗、康复甚至预防等还缺少资源,这些都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无法绕开的关键问题。


记者:我国针对养老服务业有什么政策支持?


张盈华:国家在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上给予了高度关注。2017年初,民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的通知》,为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养老服务机构整合审批流程、简化审批后续。这是在划拨供地、减免税费、一次性建设投资补贴、运营补贴等优惠政策基础上,政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的又一重要举措。


年轻人既要敬老、孝老、爱老,也要为自己养老尽早储备、多做准备


记者:近年来,我国在养老方面还出台了哪些政策?


张盈华: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持续合理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今年基本养老保险将迎来14年连涨。


近日,国务院通过了延税型养老保险试点方案,这表明探索十年的养老金“第三支柱”即将落地。届时,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钱会有一定额度在个人所得中列支,扣减个人所得税,待到未来领取时再纳税。从国外经验来看,此类政策有助于鼓励年轻人进行养老储备。


截至2017年年底,已有黑龙江等8个省(区市)出台了政策实施独生子女护理假制度。广州市已于2018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护理假也是国外鼓励家庭成员相互照护的常见政策。


2016年6月,我国开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将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之外再建一个社会保险项目,可以满足失能人员对基本生活照料和基础医疗护理的资金和服务需求,养老又多了一道保障。


记者:这些政策和方案在执行和落地的过程中面临什么困难和挑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