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父母志
这里是家庭教育与自我提升的补给站,美好家庭的打造地,爸爸妈妈学习、思考、放松的后花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北经视  ·  只接待18-20岁,昆明一青年旅舍限定住客年 ... ·  9 小时前  
简七读财  ·  100块→550万,股神的「财富公式」 ·  2 天前  
拾榴询财  ·  新一轮户型革命来了!还有这么炸裂的房子 ·  5 天前  
青岛新闻网  ·  一地明确:生三孩奖3万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父母志

一个人最顶级的自律,不是早起,不是攒钱,是这3个字

父母志  · 公众号  ·  · 2024-07-26 07:00

正文

伏尔泰曾经说:


“人生来是为行动的,就像火总是向上腾,石头总是向下落。”


对人来说,一无行动,也就等于他并不存在。


行动不仅为生命赋予活力和生机,更是理想和现实间的桥梁。


如果你对自己臃肿的身材极度不满,就行动起来,每日坚持运动;


如果你觉得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差强人意,就去提高,多说多模仿;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够聪明,就去多读书,读书是治疗愚昧的良药。


想要摆脱令人不满的现状,在原地打转是无济于事的。


行动才是最好的良药。


唯有行动,可破焦虑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霍妮在《我们的内心冲突》中说:


“我们越是勇于面对自己的冲突并且努力寻求解决办法,就越容易获得内心的自由和更强大的力量。”


当我们遇到内心的焦虑和冲突时,只有面对它,快速行动起来,才能解决当前的困境。


同事小涵作为优秀毕业生被招入学校,一入职就得到领导的重视和赞赏。


工作中的小涵,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生怕出一点儿差错。


担心上课没有趣味性,担心无法有效处理学生间的争吵,担心家长不配合教学工作……


各种担心和焦虑情绪像一个黑洞,包裹着她。


让她喘不过气,最终夜不能寐,头发大把地掉落。


即使休息两天,什么事也不做,她还是觉得筋疲力尽。


于是小涵走进心理诊所,滔滔不绝地向心理咨询师西西诉说了所有的担忧。



西西听完后,轻柔地问了一句:


“那你觉得当下最应该做的事是什么?”


小涵愁眉苦脸地说:


“我现在想美美地睡一觉,已经很久没有好好睡觉了。”


西西二话没说,铺开办公室的折叠床,对小涵说:


“好,此刻闭上你的眼睛,放下所有的担心,就只有睡觉这一件事情。”


放下所有的包袱,小涵很快进入了梦乡。


这是她几个月来睡得最舒坦的一次。


等她睡醒,西西建议她专注于当下。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未来的事交给未来去做。


再回到学校,小涵没有再逃避、担忧。


而是勇敢面对,着手处理身边的一件件小事。


当她开始行动起来,焦虑的情绪反而缓解了很多。


自己也慢慢开始享受工作带来的成就感。


王旭在《多快好省干工作》中说:


“如果你不行动,只是害怕,永远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胜任,压力会越来越大。”


唯有用行动,才能铲除焦虑。


行动起来,才是缓解焦虑的良药。


只有行动,才有收获


畅销书作家王潇在《五种时间》书中说:


建造花园者,收获果实。


她把人生分为五种时间:


生存时间、赚钱时间、好看时间、心流时间、好玩时间。


通过五种时间来建造人生的花园。


但所有的时间只有通过日日行动,才能有序安排,才会收获累累硕果。


孩子同学的妈妈琳达皮肤有光泽又紧致 、腰线明显、优雅动人。


看上去只有35岁,让我们都很羡慕。


和琳达聊了才知道,她其实已经近50岁。


而这种看似完美的状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两年前,琳达每天凌晨2点睡觉,上午才起床。


作息不规律,暴饮暴食,身高仅160cm的她体重一度达到145斤。


疫情居家期间,琳达在网上偶然刷到一条健身视频,自此开启了她的运动之旅。


她自己也没想到,一天天咬牙坚持下来。


第一次居然坚持运动了35天。


这给了琳达极大的信心,生娃后还没有对一件事如此认真执着过。


接着她又开始了40天,50天,60天,最后坚持100天的运动。


在这100天里,她怒甩25斤肥肉。


看到琳达的身材,身边的朋友羡慕又嫉妒,纷纷向她取经,琳达却只回答了四个字:


行动起来。


威廉·詹姆士曾说:


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行为是习惯、性格、命运的开始,唯有行动,才会收获果实。


持续行动,迈向成功


明朝学者胡居仁曾说:“苟有恒,又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于一日曝十日寒。”


如果学习或者做事有恒心,何必非要半夜睡觉,天蒙蒙亮就起床。


最不好的习惯就是一时勤奋一时懒惰,这种间歇式努力是不可取的。


成功,来源于日复一日的行动。


每天努力一点点,乘以365天,就会有很大改变。


90后女孩江梦南在2021年与杨振宁等人一同荣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榜单,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这是一个平凡女孩不平凡的人生。


半岁时她因为肺炎,被医生误用药物,导致重度耳聋。


在人们的认知里,聋哑不分家。


江梦南却打破了魔咒,她不仅学会了说话,还考上了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学的博士。


小时候,为了教她说话,父母将她的手放在自己喉咙部位,让她感受声带的振动。


每一个音节重复练习上千遍。


因为听不见,一个简单的“瓜”和“花”,竟要练上万次才能学会。


一遍一遍反复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江梦南学会了唇语。


在课堂上,她只能通过老师的口型和板书来学习知识。


但她并没有气馁,付出的努力是其他同学的好几十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