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麦子熟了
麦子熟了,百万优秀青年的聚集地。做有趣的人,交有趣的朋友,去有趣的地方,过有趣的人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日读报60秒  ·  今日早安心语日签 ·  7 小时前  
冯唐  ·  远离内耗最好的方式:简化一切 ·  5 天前  
冯唐  ·  冯唐五年前提出了一个好问题 ·  4 天前  
冯唐  ·  望子成龙,注定是一错再错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麦子熟了

我得了抑郁症,你却说我矫情

麦子熟了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12-23 21:59

正文

文 | 所长

来源 | 女神事务所(ID:ladyrichrich)



韩国男团SHINee金钟铉前几天因为抑郁症自杀身亡了,年仅27岁。



因为这,我在微博热搜上看到了这条视频,不方便点开视频的,可以直接看下面的文字说明:





Part

1


在许多人的认知中,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人, 往往蓬头垢面、狼狈不堪。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很多人笑着,脑中却在想着如何自杀。


比如下图这个姑娘,左边和右边,都是她想自杀的样子



比如林肯公园的主唱查斯特 · 贝宁顿 ,这是他自杀前几天的样子



这个男孩笑得如此阳光灿烂, 谁又知道他后来会结束自己的生命?



抑郁症并不会写在脑门上, 但得了它的人内心深受折磨。



他们努力笑着,故作坚强, 只是为了不给他人造成痛苦。



更可怕的是,很多人对抑郁症患者存有无知和偏见,总觉得是他们矫情,是他们玻璃心,是他们太小题大做。


这只会加重对抑郁症患者的折磨。






Part

2


果然,在这条视频的微博下面有一万多条评论,就出现了很多刺耳的声音:


不尊重自己生命的人,也不值得被人尊重,所以不同情自杀的人。


有点难以理解,有勇气死,没勇气活?


你一个大男人还抑郁,不就是矫情么?


我朋友圈里好多“抑郁症“患者,晚上不想吃东西,九点前睡不着就算抑郁了,然后配上一张自己的黑白照片。


是不是很熟悉?


在这里我要忍不住说一句MMP,


谁需要你同情了?

谁问你要尊重了?

谁给你权利审判别人了?


你无法理解,你没有经验,你不能共情,这都没关系。


但请你先务必、一定要管住冷嘲热讽的嘴。


因为这对抑郁症患者而言,是杀人不见血的刀。


你跟一个抑郁症患者说, 你为什么会抑郁呢?生活多美好啊。


就跟对一个哮喘病人说,你看周围的空气多充足啊,你怎么会呼吸困难呢?


一样的弱智和荒谬。


没有在水里体验过窒息的感受, 那你就别对一个溺水的人说,你干嘛不学游泳?


没有挨过饿, 那你就别对一个快饿死的人说,你干嘛不吃肉?


这种感受,就像一个网友说的:


“最心酸的是我跟妈妈说我得了抑郁症  ,我妈说,你那个样子还会得抑郁症? 整宿整宿失眠, 随时都在焦躁不安,我那么难受,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告诉你 ——我最信任的妈妈 ,你冷嘲热讽的样子让我顿时失去信心。”





Part

3


你可能觉得我反应过度。 没错,我就是反应过度。


恐怕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抑郁过的人,才能真正了解抑郁症意味着什么。


刚生完孩子那两年,我在家做全职妈妈。


儿子是高需求宝宝,什么意思呢?


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六个月就开始睡整觉, 我家孩子到两岁还是不停要夜醒。


于是我两年没有睡过一个整觉。


睡眠被切割成碎片,接着,人也觉得被切割成了碎片。


孩子他爸白天要工作,总不能麻烦他吧, 孩子奶奶不在中国,外婆年纪大了,而我也不习惯请全职阿姨。


于是只有我这个当妈的上呗。


哪一个当妈的没有体会过,夜里娃在哭,身边那个男人鼾声如雷;


而你蓬头垢面,恨不得打自己一拳才挣扎着爬起;


抱着他喂奶、哄睡,看着凌晨1、2、3、4、5点的夜色,欲哭无泪,以及那种孤立无援的感受?


于是我抑郁了。


我变得喜怒无常,时而咆哮,时而哭泣。


生活在买汰烧和屎尿屁里无尽轮回,每一天都睡不够、醒不来,脑后仿佛有个大石头压着我。


而我也开始深深怀疑我的价值,我到底是谁?


更糟糕的是,家人和我,都对抑郁症一无所知。


家人觉得我变得神经兮兮,丈夫也无法理解我的情绪。


大家只会说:


你怎么这么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你怎么这么任性?

当妈的人了怎么还这么吃不得苦?

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怎么你就不能?


直到我一次在网上偶尔自查了一下抑郁症的症状,才发现自己的状态并不是我脑子有问题,或是性格有不可逆的缺陷,而是有一个专用名词叫 “产后抑郁”。


据说,妇女产后抑郁的发病率在 15%-30%,持续时间可以在产后3个月-2年。


睡眠不足、疲劳、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缺乏社会支持等都可能诱发母亲的产后抑郁。


后来我开始找心理医生,但真正治好我抑郁的是,我又找了一份工作。


当我不再围着孩子转,我发现世界开始围着我转,我又找回了自己的价值时,我的抑郁不治而愈。


从那以后,我不再轻易对那些性格内向、敏感的同事、朋友妄加评断。


因为我曾去过抑郁的深渊,我知道那种滋味。


将心比心,我知道抑郁很可怕,更可怕的是旁人带着偏见看你的眼神,和自以为是的说教。





Part

4


知乎上有一个很好的问题:


为什么公众对明星的抑郁症表示同情,而对普通人的抑郁症歧视?


张国荣、梵高、林肯公园主唱、乔任梁……这些明星都是因为抑郁症自杀的,总要引发一大波粉丝和非粉丝的唏嘘和悼念。


其实, 转发明星因为抑郁症自杀的同情,99%都是廉价的。


对于公众人物的同情,是因为大家更容易仰视公众人物,甚至很多公众人物其实就是大众自己的心理投射。


对自己宽容,对别人严厉,这才是人性的真相。


但如果抑郁症患者就在你身边呢?你多半会先给他们贴上性格不好、想得太多、情商太低这些标签吧?


学生查出有抑郁症,学校的第一反应是劝退学生;


员工被查出有抑郁症,公司可能会劝他辞职;


朋友被查出抑郁症,周围的人会自动弹开三米远 —— 神经病,还是离远点好...


以上都可以在社会新闻里找到真实案例,并非虚言。


我们这个社会对“人”真的非常残忍。


别说歧视抑郁症患者了,更歧视自杀而死的人们。


曾经有位女歌手,在朋友家跳楼了。我就亲耳听到过一个同事评论:


“最烦这样不懂事的,死了还给人添堵!在朋友家跳楼,人家该多晦气啊?房子以后还能卖得出去吗?”


也曾在报道一个重点高中自杀学生的微信文章下面看见过这样的点评:


“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脆弱,一点压力都承担不起?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年纪轻轻就自杀,实在太不孝了。”


好一个大帽子,扣得真溜。


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流逝了,换不来任何真情实意的同情。


只有这种听上去伟光正,不过脑子的风凉话,很多人抢着说,显得“众人皆醉我独醒”,反正说说也不要钱,但却让人心寒得真实。


也许社会真的是复杂的,人性是幽暗的,有的人热情善良,有的人冷漠无情。


也许感同身受真是一种过高的要求,大多数人只会站着说话不腰疼。


拿别人的痛苦,当做自己嚼舌根的素材。






Part

5


也许你会觉得抑郁症离你的生活很遥远。那么让我来告诉你几组数据。


其实,中国已经成为抑郁症大国!


2015年世卫组织的统计,中国抑郁症患者已达到5400万,每年有过20万人因抑郁自杀。


抑郁症就医率仅为20%.


据说到2017年,抑郁症患者已达9000万,也就是近1亿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