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7 Pro打响2017年三星反攻第一枪
作为2017年攻势重整的第一枪,三星选择哪一款产品向中国市场与消费者致敬?不出所料,它果然是出自Galaxy C系列的C7 Pro。一月下旬,C7 Pro低调上市,通过各渠道在全国铺货。
为什么是C7 Pro,作为饱经风雨的跨国公司来说,在市场节点不会无的放矢,选择C系列出阵,实际上同时有多重诉求附着其上。
在分析三星市场战略之前,先看一下三星C7 Pro的基本颜值、配置以及售价:
三星
Galaxy C7Pro
搭载骁龙
626
处理器,
4G
运存,
64G
存储(最大支持
256G
扩展),
5.7
寸
1080P
全高清屏,
1600
万/
1600
万摄像头组合,双卡双待(混合卡槽),
3300
毫安电池,指纹识别,快速充电,
Samsung Pay
。
在外形上,
C7 Pro
采用全金属机身,在金属后盖上采用了全新设计的
“
微缝天线
”
,机身宽度
77.2mm
,厚度仅为
7mm
,屏幕采用了一块
1080P
的
Super AMOLED
屏。
三星
Galaxy C7Pro
前置摄像头是
1600
万像素,并加入了
F1.9
大光圈摄像头及浮动快门功能。主镜头则拥有
1600
万像素和
F1.9
大光圈及
PDAF
相位对焦。
根据配置不同,三星在京东上的售价在
2188
到
2899
之间。
在Galaxy C7Pro背后三星至少藏了三张底牌
看过配置与价格之后后,至少有一点共识应该达成,那就是对于三星来说这是一款主打高性价比的产品。
然后,我们再讨论三星为什么把复苏之年在中国市场的第一款产品的殊荣给到了Galaxy C7 Pro。事实上,深入挖掘后,在Galaxy C7 Pro背后至少藏着五张底牌。
第一张牌,情感牌。
C7 Pro来自被称为“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Galaxy C系列,是三星专门针对中国消费者需求推出的一条产品线。除了在手机中内置大量诸如“社交相机”、“红包助手”、“防伪基站诈骗”“游戏中心”等极具“中国特色”的功能之外,最关键的是,Galaxy C系列有“中国价格”和“中国配置”。
在很多其他产品领域,“中国特供”往往意味着偷工减料,质次价高,但在手机市场却是个特例,因为中国手机市场是全世界竞争最激烈、最发达也是利润最低的市场,在中国手机市场玩质次价高只能是自寻死路,对于大量的品牌来说,同样配置的手机实际在中国定价比国际市场要便宜,而三星Galaxy C系列就是为了应对这一局面而生,很多国产机有的功能三星Galaxy C系列产品全部都有,甚至在工艺和颜值方面,比不少国产旗舰机还略胜一筹,暗藏情感牌的三星Galaxy C系列的推出,在拉动“路转粉”方面功不可没。
在外企中,三星对中国市场算是比较用心的一家,尽管去年出了意外,但有一些客观事实还是不应被忽略,比如三星是比较早在中国开始攒“人品”的外企,三星1992年既已进入中国市场,迄今已25年,目前中国已经是三星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三星把最多的海外投资放到了中国,在中国雇佣了约6万个工作岗位,占全球员工总数的21%。在中国,三星几乎集中有全部海外资源,近几年尤以显示面板、储存半导体、手机、汽车能源为核心投资建设了高端工厂。同时还投资了九个研究院所,仅手机相关就有四个。在三星看来,要在中国取得长期发展,必须要“在中国,为中国”。
第二张牌,价格牌。
价格是市场收割利器,但严格的说,三星在中国推出Galaxy C7 Pro不是用来追求“刚刚好”的效果,拿来跟红米、魅蓝打价格战的,从价格到配置看一遍你就会发现,C7 Pro是拿来跟国产安卓主流机型拼性价比的。这从很多一些媒体测评文章结论可以看出“三星最具性价比的手机”。
今年国产机的一大趋势其实“提价”,这其中有元器件价格上调的原因,也有市场变化的问题,智能手机市场已经是一片红海,一些厂商通过大规模的营销手段和渠道把手机当家电来卖,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代价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让消费者承担企业付给电视台和柜台销售小妹的不菲费用,像一些天价手机的冒出也证明了这一趋势,那是把手机当LV包来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