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开场,我们先公布一下,本周五的获奖幸运观众留言,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请获奖的同学们及时联系小编的微信号:
MCdreamy-topgun 注明(获奖)取得奖品的兑换码!
回归正题,我先来看一组战列舰俾斯麦的沉没过程。
俾斯麦号上装备了的4座口径15英寸巨炮炮塔,在战舰倾覆的时候它们脱离船体沉入海底。
在浮力和水压作用下,俾斯麦号船尾断裂脱落,船体俯冲而下,像一颗巨大的钢铁炮弹,径直冲向海洋深处。
在海底,俾斯麦号撞出一个大坑,残渣碎屑四处纷飞。
它撞上了海底火山的侧面,并沿着山体下滑,在海底的湿泥中拖出一道深槽。
船体推挤着前方的海床,以排山倒海之势一头扎入海泥之中,沿斜坡下滑了大约三分之二英里。
轮机沉默了,炮管安静了,俾斯麦号现在成为了大西洋水下世界的一部分,静静地长眠在海底世界。
以上沉船画面出自探索频道纪录片
《重返俾斯麦战舰》 Expedition: Bismarck (2002)
,豆瓣评分8.1,时光网评分8.9,IMDB评分7.5。
俾斯麦战舰的这个名字源于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人称“铁血宰相”的奥托·冯·俾斯麦,此舰于1936年动工,1940年8月服役,满载排水量达49972吨,是当时德国最大的战舰,1941年5月27日被英国皇家海军击沉。
英军击沉了俾斯麦战舰,这一胜利成了英国的骄傲,甚至派生出一部电影,《击沉俾斯麦号》 Sink the Bismarck! (1960)。
击沉了俾斯麦战舰
,也为胡德号挽回了颜面,胡德号是英国最好、世界最强大的战舰之一,是英国皇家海军的象征与骄傲。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胡德号参与英国多次炮舰外交与国力展示演习,包括地中海训练、1924年实施的环球巡弋任务,1930年代西班牙内战爆发时,胡德号长期派驻地中海舰队作为吓阻武力运用。
1941年5月24日丹麦海峡海战,
胡德号与威尔士亲王号战舰一起拦截德国俾斯麦号战舰,胡德号被俾斯麦号的380毫米主炮炮弹贯穿甲板装甲,引发弹药库爆炸,舰体断裂迅速沉没,
包括舰队指挥官霍兰海军中将在内的全舰1418名官兵中除了3人获救以外全数阵亡。
在时机上,击沉俾斯麦战舰的胜利战果对英国来说是一个喜讯,德国俾斯麦号沉没可以分散公众对英国地中海舰队在克里特岛战役期间惨重损失的注意力,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兵力只剩下2艘战列舰同3艘巡洋舰,来对抗意大利海军的4艘战列舰和11艘巡洋舰。
在这部纪录片《重返俾斯麦战舰》背后是一位很有声誉的电影导演——詹姆斯
·
卡梅隆。
著名导演卡梅隆在完成史诗巨制《泰坦尼克号》后,希望尽快回到海里,不是作为一个潜水旅游者,而是一个深海探索者。他觉得,最好是拍摄一部以重访泰坦尼克号残骸为卖点的纪录片。这一次通过新的技术,他可以将观众带入更深的内部,顺带再走访一下德国战舰——俾斯麦号。
2002年,
被击沉
的德舰俾斯麦在靠近法国海岸的地方六十一年后,5月27日,电影人卡梅隆终于踏上了延迟多时的探险历程,为“探索频道”制作—期特别节目——《重返俾斯麦战舰》。
俾斯麦战舰是在在希特勒的支持下,时任海军总司令的雷德尔制定的扩充海军Z计划的产物,其中包括违反条约建造航空母舰及大型战列舰。然而,在重建海军的过程中,雷德尔面临着来自戈林的德国空军的竞争,导致某些计划进度缓慢,未能在战争开始前完成。这种竞争关系在战争时期仍然存在,在1941年战舰俾斯麦出航执行的“莱茵演习行动”,雷德尔也考虑到了希特勒已在准备巴巴罗萨作战,陆军和空军的需求将为最优先,若不在海上取得惊人胜利,则难使希特勒继续支持海军舰队。
1939年8月19日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对海军下达战争动员令,将所有海军舰艇进入至备战状态,雷德尔认为动员令不久即会解除,英法两国会妥协但泽的领土纷争,但在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后2天,两国对德宣战。当雷德尔听到宣战消息时,他说道:“现在,水面舰队能做的只有一件事,表现出他们懂得如何英勇赴死。”
在Z计划才刚起工的情况下,德国海军此时能出战的只有2艘战列巡洋舰、3艘装甲舰、2艘重巡洋舰、6艘轻巡洋舰和共34艘的驱逐舰和鱼雷艇,邓尼茨在日后说道:“早在战争爆发时,我们就被打败了,因为德国并没有在海上做好万全准备。”
1941年5月,俾斯麦号战列舰在重巡洋舰欧根亲王号伴随下闯进大西洋,两舰行踪在挪威卑尔根附近海岸先后被瑞典巡洋舰和英国侦察机发现。英国已经在所有水道部署了侦察舰只,等在冰岛北部丹麦海峡的重巡洋舰诺福克号和萨福克号发现了俾斯麦号并一路跟踪。最先赶到的是霍兰中将率领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和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担心俾斯麦号利用恶劣天气摆脱追捕,霍兰急切的迎头拦截。随后众所周知,胡德号沉了,威尔士亲王号暂时撤退,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继续前进。
但英舰威尔士亲王号、诺福克号和萨福克号并未走远,而是继续追赶,欧根亲王号和俾斯麦号急急地向南航行,后面拖着一长条油迹,俾斯麦号在战斗中也被击中了燃料舱。德军指挥官吕特晏斯决定必须马上让俾斯麦号返回布勒斯特去修理被打漏的油柜。欧根亲王号不得不单独去继续执行袭击任务。傍晚,吕特晏斯转向英国舰船并以几排齐射掩护欧根亲王号脱离。夜里,俾斯麦号成功地摆脱了追击者朝法国航行。幸运的话,俾斯麦号在它的追捕者再次发现它之前,已进入了德国空军的掩护范围内。
▲图上看来都快画满了
在随后的时间了里,英国海军部、全体皇家海军处于紧张、忧虑之中。但到5月26日10点30分,一架英国皇家空军海防司令部的卡塔利纳式水上巡逻机,在距布勒斯特以西750海里的地方,侦察到了俾斯麦战舰的踪迹。此时,海面风大浪高,英国人开始实施包围。
托维上将在乔治五世国王号上指挥着舰队,不久罗德尼号也加入行列,这是一次长途尾追战。萨默维尔中将率领他的H舰队从南面赶来,他派出谢菲尔德号巡洋舰进入阵位跟踪俾斯麦号,并命令航空母舰皇家方舟号开始攻击。
H部队为了防止俾斯麦号可能突入布勒斯特,十万火急地赶到预定海域准备拦截。接着发生的事几乎是个悲剧,险些误事。最先出击的15架剑鱼式飞机不知道友舰的位置,在能见度很低的情况下,把皇家海军的谢菲尔德号巡洋舰误认为是俾斯麦号,向它发起了攻击。攻击时,天气很坏,鱼雷失去控制,钻入水底很深,地球磁场使灵敏的磁性引信失灵。剑鱼式飞机向谢菲尔德号发射了11条鱼雷,这艘巡洋舰面对“朋友”鱼雷的挑战,不得不进行规避。它通知皇家方舟号,投下的11条鱼雷有好几条提前爆炸,并挖苦地向剑鱼式飞机发信号说:“谢谢你们的光顾!”。
再一次剑鱼式飞机的攻击没有弄错,谢菲尔德号准确地把它们引向了俾斯麦号。最后,剑鱼式飞机用自己的雷达找到了目标。气象条件比早先胜利号飞行员遇到的还要坏,云层很低,能见度又差,剑鱼式飞机进行了攻击。剑鱼式双翼机不顾敌机68门高炮猛烈开火,逼近目标,为了保障投雷准确,有的飞机几乎撞到了俾斯麦号的上层建筑。
德国炮手没能击落剑鱼式飞机,据说是由于射击指挥官计算提前量时把敌机的最小飞行速度定为每小时100海里,使俾斯麦号的炮手每次发射的炮弹提前量过大。不论这种说法是否可信,皇家方舟号的剑鱼式飞机冒着弹雨和炮弹碎片,成功地投下了13条鱼雷。其中1枚鱼雷命中了右舷尾部,把舵炸坏。正是这一命中使德舰失去控制,决定了它的最后的命运。
27日上午,英军的主力追击舰队赶到,英舰英王乔治五世号和罗德尼号及其他战舰,经过约90分钟的战斗,俾斯麦号在当日早上10时40分沉入水中。这艘纳粹德国的超级武器最终沉人了大西洋水下三英里的深处,生还一百多人。
这是一处与泰坦尼克号截然不同的残骸,
可以说俾斯麦号的残骸令人唏嘘不已。这是一个战争的工具,是一处惨暗的坟场。此次卡梅隆带上了德舰上坚韧的战争幸存者中的两人,他们已年届八十,在看到卡梅隆拍摄的水下影像时,他们都流了泪。
对卡梅隆来说,这次探险变成一个了侦探故事。
据有些幸存的德军舰员声称,俾斯麦战舰是德国人为避免英国人将船掳去而自行凿沉,这与传统的英国人击沉说截然相反。
在纪录片
《重返俾斯麦战舰》
中,利用遥控潜水器,卡梅隆拍摄了若干影像、照片,目睹了这艘战舰自沉没以来再也不曾为世人所见的部分真容。他发现俾斯麦号的船体内壳没有被任何鱼雷或弹丸击穿,因此,有可能英国的鱼雷其实并未造成任何严重的进水。但卡梅隆的理论,
未能得到自尊心强烈的英国历史学家们的欢迎。
战舰俾斯麦“大洋孤舰斗群狼”时,人们不禁要问,二战德国名声一时的潜艇呢?在俾斯麦战舰最后一战中,德国海军的潜艇在哪里?
据邓尼茨讲述,德国海军在俾斯麦执行任务时,就作出了潜艇支援俾斯麦号在大西洋作战的决定:
1. 继续按通常的潜艇战观点部署潜艇。
2. 如果我战斗群在大西洋逗留期间有可能与潜艇协同作战的话,就进行协同作战。为此特派一名有经验的军官到俾斯麦号舰上。
3. 舰队司令随时通过潜艇发出的无线电通信来掌握潜艇的位置和了解潜艇部队司令的意图。
1941年5月24日邓尼茨在战争日志中记下了这件事:
“在考虑我们的潜艇是否对俾斯麦号战斗群提供某些支援时,得出的结论是,首先必须了解舰队司令的意图。在与西线总司令(注:西线总司令扎尔韦希特尔海军大将主管对俾斯麦号的作战支援事务)打电话时,他同意我的上述看法。我暂时停止实施经济战,将全部潜艇交给他使用。只要舰队司令一发表意见,西线总司令肯定会提出要求的。”
1941年5月24日
舰队司令吕特晏斯要求邓尼茨的潜艇在格陵兰南端以南的海区排成正方形阵位。他想把已保持接触的英国舰船吸引到这个正方形阵位中。按照其要求邓尼茨将该潜艇群的7艘潜艇进行了配置。当德舰及其追击者英舰到达德军潜艇阵位之前,它们都出乎意料地向南,然后又向东南方的比斯开湾港驶去。德国海军潜艇后来所知,临时改变决定的原因是由于俾斯麦号的前部中弹,引起油料不断损耗。为了准备让俾斯麦号重返大西洋军港,遵照扎尔韦希特尔海军将军的作战命令,潜艇在那里配置成一个巡逻幕。其中刚从战场返航处于途中的U-556号和U-98号潜艇没有装备鱼雷。但它们作为侦察艇还是有用的。该巡逻幕的另一艘潜艇U-74号由于被深水炸弹击中而失去战斗力,也同样处于返航途中。该艇准确地看到了形势的严重性,并报告了自己的情况,说最迟在第二天凌晨可到达比斯开湾潜艇群附近的阵位。因此,它也作为侦察艇配置在巡逻幕中。
▲吕特晏斯
没有装备鱼雷的U-556号潜艇指挥官沃尔法特在其战争日志中写道:
1941年5月26日
位置:兰兹角以西640海里处
天气:西北风,风力6-7级,海浪5级,晴,少云转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