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湛江日报
同城百万粉丝,讲好湛江故事,传播湛江声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本地宝  ·  上海失业金申请后,何时能到账? ·  3 天前  
上海本地宝  ·  18万㎡!上海又一免费梅花展来了! ·  2 天前  
东方网  ·  突发公告!董事长失联! ·  2 天前  
上海发布  ·  明天开始!新一轮消费券就按攻略这么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湛江日报

中秋丨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湛江日报  · 公众号  ·  · 2019-09-13 12:36

正文






| 中秋佳节 |
— 人月两团圆 —


一年一度的 中秋佳节 又到了

不知道此时此刻的你

是否已经与家人相聚一堂

彼此 欢声笑语

享受着浓浓的佳节氛围

在此, 日报君 先衷心祝福各位

中秋快乐



中秋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它的地位仅次于春节
主旨是亲朋团圆庆贺





∆ 五代人浣月图轴


中国节日的时间

大都与月亮的运动有关

节期以月的 弦、望、晦、朔 为基准

月半时节的满月,常给人以圆润丰满的美感

中秋之夜更是一年之中最迷人的



∆ 宋徽宗赵佶《闰中秋月诗帖》


肯定会有朋友问

今年中秋都有点啥可以干呢?

博学的湛报君当然会告诉你

▼▼▼


中秋民俗

舞人龙


中秋节舞人龙是湛江开发区东海岛、雷州市沈塘镇一带的传统习俗,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康有为大弟子崔斯哲所著的民国刊本《海康县续志》地理风俗卷中,对当时八月十五中秋节时舞人龙的盛况进行了详细描写。

几百年来,东海岛东山圩、沈塘镇沈塘圩除了每年春节年例外,就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舞人龙,一直沿袭至今。中秋节当天的下午到晚上,村民们都自发到村广场上表演和观看人龙舞。耍龙者轻便灵活,动作粗犷而又威武逼真,人龙舞时而左盘右旋,时而腾舞戏珠,时而摆尾摇头,犹如生龙活现。湛江人龙舞这一独特的习俗和传统舞蹈已于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做月饼


月饼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中秋特色食品,湛江人和其它地方不同的就是中秋节除了赏月、吃月饼之外,家家户户还要做月饼,甚至做2斤、4斤、6斤的大月饼,赤坎、霞山、吴川等老字号做的五仁金腿、莲蓉蛋黄等月饼久负盛名,名扬海内外。

湛江人做月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这一特色风俗流传到清代,在吴川、赤坎、麻章等地的月饼制作技艺已十分成熟,月饼的种类也多了起来。近年来,月饼已经由中秋应节的食品发展演变为中秋文化、中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湛江月饼的制作技艺历史价值、市场地位不断提高,2010年中国烹饪协会正式授予吴川“中国月饼之乡”,2013年吴川月饼制作技艺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


编猪笼


把做成小猪形状的月饼,装进竹篾编的小笼子中,中秋节时用红线戴挂在孩子们胸前、脖子上或小竹杆上,笼子一头是红色一头是绿色,有的还绑上彩带或碎花,既是旧时中秋节的应节食品又是小孩子的玩物。除了猪笼饼还有鸡笼饼、鱼笼饼等,以这种方式迎接庆祝中秋节是粤西湛江、茂名和广西钦州、玉林及海南等地中秋节时的传统习俗。

每年农历五月,吴川、雷州、廉江、麻章等地的村民们就开始编竹笼,一直持续到八月十五,这段时间,各村可热闹了,家家户户都忙碌着买竹子、开篾、浸柱、织笼、着色、扎彩,一家大小围在门口的大树下,邻里串门,你帮我编,我帮你织,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村里的中秋气氛也越来越浓。


拜月佬


作为沿海地区的湛江,一直有中秋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拜月的风俗习惯。每到农历八月十五晚上约8点钟,村民、渔民们各自在家里的庭院中或渔船甲板上,支上贡桌,摆上月饼,米酒,猪笼饼、鸡笼饼、鱼笼饼和水果等中秋食品、点三炷香,全家人由家长或老人引领,面向皓月苍天三叩首三作揖,称为拜月,祈求月神降福人间的一种美好心愿。之后,一家人才可以开始吃月饼、水果,赏月、猜灯谜等。

在湛江一些沿海的村庄,也有中秋节当天拜神灵和祖先的活动,一般由家里的老人,中午时分带着烹制熟的猪肉、鸡、鸭和月饼、水果等贡品,到自家附近的庙宇或祠堂进行祭拜活动,之后把食物拿回去一家人分享,表达人们祈求健康、平安、丰衣足食、事事顺利。


那么最好的赏月地点又在哪呢?

不妨再听听湛报君给你的推荐

▼▼▼


赏月地点

热门地点一:霞赤两地观海长廊

每当入夜,观海长廊就热闹起来。穿行在霞赤两地的观海长廊,即使人潮拥挤,心却得到片刻安宁。有节奏的海水声在耳边回响,略带咸味的海风拂面而过,让人轻松又惬意。


近年来,霞赤两地的观海长廊一跃成为市民赏月的最热门地点。行走长廊,处处恋人相依,亲人相偎,总能发现些有趣的事情。简易的气枪游戏,花哨的耍猴表演,高声叫卖的新鲜椰子等等,其间挤满了好奇的孩子和看热闹的市民。行走长廊中,无论是看海、赏月、休息,“慢”是永恒的主题。没有人大声喧哗,没有人奋力奔跑,大家都休闲地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海边。


热门地点二:市区各大公园

公园历来是市民赏月的地点,随着城市的发展,市区的公园越建越多,市民赏月又多了些选择。


赤坎的公园包括寸金桥公园、南桥公园、北桥公园等,这些公园就在赤坎居民的家门口,均是他们赏月的最佳地点。开发区的南国花园、中澳友谊花园也是有车一族以及公园附近居民选择的赏月点。而霞山的海滨公园、渔港公园、森林公园也是霞山居民赏月的好去处。


寸金桥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提倡节俭,中秋节不挂灯笼,但是少了灯笼的光亮,市民更能欣赏到月色的美丽。工作人员也提醒:市民到公园赏月后,记得清理垃圾,做文明市民。


热门地点三:湖光岩和龙海天


遥想当年,人群在湖光岩的湖边、山脚平坦处团团坐下,燃起篝火。有的随录音机跳舞,有的举着食品边吃边聊。天上皓月当空,地下篝火点点,几公里方圆,都是赏月的人,甚是壮观。


东海岛龙海天沙滩沙细且白,连绵无尽。这里风光旖旎,海鲜天然,民俗风情独特,是市民和游客赏月的好去处。


热门地点四:自家天台或阳台


最适合寻常百姓家一起看月亮的,就是自家楼顶的天台了。虽然还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但看月亮讲究登高,因此作为丛林制高点的天台,无疑是既清净又实惠的赏月地。特别是城中村的居民,家家有自建的楼房,中秋团圆饭后,一家人登上天台,摆上小桌,沏壶茶,吃口月饼,吹着轻风,看月亮聊家常,温暖又温馨。




农历八月十五,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玉露生凉,"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宋·林光朝)。天上明月,人间情怀,人们围绕着中秋明月这一特殊天象,创造了中国人特有的月亮节、团圆节。中国人的情感在如水的月光之下,表现得如此生动而浪漫。


中秋节,是仲秋之节,在进入秋季的第二个月,以十五月圆为标志,这一天正值三秋之中,故谓之"中秋"。




中秋 · 品诗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八月十五日夜湓 (pén) 亭望月诗》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
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
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
东南望月几回圆。
临风一叹无人会,
今夜清光似往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次韵陈无逸中秋月食风雨不见》

[元]赵孟頫

溪月当圆夜,看云起暮愁。

层阴连积水,伏雨暗清秋。

白璧难容玷,明珠不可求。

每因观节物,转觉此生浮。





《琵琶仙·中秋》

[清]纳兰性德

碧海年年,

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

吹到一片秋香,

清辉了如雪。

愁中看、好天良夜,

谁知道、尽成悲咽。

只影而今,

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

曾惹下、萧萧井梧叶。

记否轻纨小扇,

又几番凉热。

只落得、填膺百感,

总茫茫、不关离别。

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中秋 · 习俗



赏 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