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对股东价值顶礼膜拜,其不可思议之处在于,它与我们早先的信念和行为完全背道而驰。我们过去说企业的目的在于服务社会。毕竟,早先的企业就是因为这样的使命才获得经营授权的,它们也会因为违反此使命而被撤销许可证。而且过去人们还认为企业不仅是经济机构,同时也是社会机构——是向代表各方利益的相关者提供服务的组织,而不仅仅是为股东狭隘的经济利益服务。(我们真的愿意生活在一个企业只对股东负责的社会里吗?)
实际上,由美国最大的200家企业的CEO组成的商业圆桌会议多年来一直极力倡导这种观点。商业圆桌会议的前辈们时常维护这种和谐的企业责任理念,他们在1981年发表的企业责任声明中有这样的话:“企业管理面临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平衡股东的最高期望和其他相关方之间的关系。股东必须得到丰厚的回报,但其他相关方(顾客、员工、社区、供应商,以及整个社会)的合法需要也必须得到相应的关注。”
但是,到1997年,商业圆桌会议的声明却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会议发表的公司治理报告为CEO们分配了一项新的首要任务:股东价值最大化。报告中写到:“之前的观念是董事会必须想办法平衡股东与其他相关方之间的利益分配,这从根本上曲解了董事的角色和职责。另外,这种观念也不太可行,因为它使董事会在解决股东与相关方之间或不同相关方之间的利益纷争时缺乏一个处理标准。”(签署这份声明的CEO们怎么还能认为他们是商界的领导人?)
声明的真正意思是,也许客户是上帝,员工是公司最宝贵的财产,但实际上CEO的唯一真正责任是为股东的利益服务。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这些股东是什么人,他们与公司的关系如何。随着即时资讯、国际资本流动以及网上股票交易的发展,如今的经济运作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真正忠于自己“拥有”的公司的股东越来越少了。规模庞大的共同基金每天买进卖出数百万股票,改变着冷冰冰的股票指数。投资软件指示投资者何时买入或卖出哪支股票,虽然极少说明原因。更有新近出现的“当冲客/当日操盘手”(daytraders),他们在股票市场只为快速套利,所以在变成公司股东的几个小时后又随即变成前股东。这就是股东,对公司的产品、服务、员工或顾客丝毫不感兴趣的股东,也是CEO们信誓旦旦把其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股东。
当然,这一信条包含一条“半真理”:股东的利益很重要。资本市场确实需要运转,因此,股东需要得到相当的投资回报。但是,比较而言,下面这条真理会更具说服力:那种不惜牺牲所有其他相关方利益,只求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做法,对公司是有害的,甚至对资本主义也是有害的。因为这首先会造成经济价值创造者(员工)和获利者(投资者)之间的龃龉。而一家只盯着顾客钱包的公司,顾客也会认识到它冷漠自私的本质。(试想,一家把股东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公司,最终会发现由于自己的所作所为而疏远了顾客!)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各个行业的顾客满意指数一直在下降,这条半真理恐怕就是背后的罪魁祸首之一。美国的CEO们自然而然地把“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自己当仁不让的首要职责,但是这种理念却具有根本的误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