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边走边读边吃
比特币,外汇,股市,澳元,美元,留学,移民, 阅读,书评,旅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华人生活网  ·  伊州地毯清洁工4.99美元淘的盘子,竟是中国 ... ·  2 天前  
华人生活网  ·  伊州地毯清洁工4.99美元淘的盘子,竟是中国 ... ·  2 天前  
每日经济新闻  ·  民营经济第一城:深圳还是杭州?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边走边读边吃

查理芒格:俩任妻子9个孩子一只瞎眼一个挚友。

边走边读边吃  · 公众号  ·  · 2023-12-01 22:03

正文

2023/12/1:

本周美国时间2023/11/28,查理芒格在加州一家医院安详离世,距离他的百岁生日只有33天。媒体称他为投资天才,巴菲特的右手。

巴菲特随后发文

“Berkshire Hathaway could not have been built to its present status without Charlie's inspiration, wisdom and participation,"

"没有查理的鼓舞,智慧和参与,伯克希尔 - 哈撒韦公司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地位。


1. 父母离异的童年。


查理芒格生于1924年1月1日,是个好时辰。

父亲是律师,爷爷是地区法官。

看照片家人口不少。

但父母在他童年时离异了。





2. 参军


1942 年, 查理从中央高中毕业,离开了奥马哈,前往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学习数学。他说是被数学逻辑和推理所吸引,后来还爱上了物理。


19 岁生日之后不久,在密歇根完成大二学业的查理,就不得不因二战而应美国政府要求被迫入伍服役,弃学从戎,加入了美国陆军空军兵团的一个军官培养计划,他在入军测试中取得了高分,因而被指定去专攻飞行员所必须掌握的热力学和气象学,差点做了一名气象分析员。对此,芒格曾坦言“如果不是战争的压力,我对气象学的兴趣是零。”


3. 第一任妻子叫南希。



服役期间,查理芒格认识了一位名为南希 · 哈金斯Nancy Huggins 的女孩,她是芒格妹妹的中学室友。俩人几乎是一见钟情,谈了几个月的恋爱后,1945年, 21 岁的芒格和 19 岁的南希迅速闪婚。不久之后,他们就有了第一个孩子,取名为泰迪。


1946 年, 22 岁的芒格终于从美国陆军空军兵团退役,由于战争的无常,尽管在几所大学念过书,但查理仍然没有学士学位。幸运的是,家庭老朋友是法学院的前院长,前院长给现院长打了电话,他最终凭借 复员军人安置法案 申请了哈佛法学院,并在 3 年后拿到学士学位,同届学生有335人,他是12名优秀毕业生之一。


芒格与妻子在儿子泰迪之后还生了两个女儿。


然而,曾经恩爱的夫妻在1953年离婚了。


1955年,他的头生子Teddy也因白血病而离世。时年9岁。这成为他的永远之痛。


(2002/7/22,南希也因癌症离世,时年76岁,她比查理芒格小两岁。)


4. 第二任妻子也叫南希。


1956年,芒格与二孩女士Nancy Barry Borthwick结婚,此时芒格32岁,俩人前一段婚姻各有俩娃,此后二人共育四孩,也就是总共要养8孩。

(此南希于2010/2/6在家中离世,时年86岁,也就是说与芒格同岁)。


与第二任妻子的生活终于是携手到老了。俩个婚姻破裂的人,在二次重组中都有了经营智慧。


查理虽然严于律己,却非常宽厚地对待他真正关心和爱的人,他不吝金钱,总希望他人能多受益。他一个人的旅行,无论公务私务都搭乘经济舱,但与太太和家人一起旅行时,查理便会乘搭自己的私人飞机。他解释说:太太一辈子为我抚育这么多孩子,付出甚多,身体又不好,我一定要照顾好她。


因为第二任太太以及他与前妻的女儿都是是斯坦福校友,又是大学董事会成员,查理便向斯坦福大学捐款500股伯克希尔股票,当时市值 4500 多万美金。


2016 年左右,一位熟人问他,在漫长的一生中,他觉得最应该感谢哪个人?


我第二任妻子的第一任丈夫, 芒格当即说道, 我仅仅因为做了一个相较他不那么糟糕的丈夫,就得到了这位美丽女性长达 60 年无怨无悔的爱。




5. 第一桶金。


前面说过,查理芒格需要养8个孩子。

如此繁重的养娃重任,光靠律师的收入是不够的。

1961 年,法律工作之余,芒格也跳入房地产行业,与朋友一起搞房产开发与建造。

最终,他规划的 5 个项目让他累计获得 140 万美元的收益。

1962年,查理芒格和你朋友成立了券商公司,在当地证券交易所开通了席位,将房地产盈利投入股市。


接下来的 10 年,芒格赶上经济周期的上扬期,股市也陷入狂热,年均收益达 28.3%

但在1973-1974 年,芒格的公司连续 2 年出现 30% 以上的亏损,公司前 11 年赚的多半利润全部赔了进去。

1975 年,芒格顶住股市压力,盈利有所回升。但这个经历,依然让芒格做出了清算公司的决定,不再为他人理财。


6. 变成独眼龙。


50岁的时候,查理芒格做了一个白内障手术,但失败了,由于经常充血疼痛难忍,不得己,他摘掉了左眼,只剩右眼。

86岁时, 与查理相濡以沫五十年的太太南希不幸病逝。几个月之后,一次意外事故又导致查理仅存的右眼丧失了 90% 的视力,致使他几乎一度双目失明。对于一位 86 岁视读书思考胜于生命的老人而言,两件事情的连番打击可想而知。然而查理却依然是那样理性、客观、积极与睿智。他既不怨天尤人,也不消极放弃,在平静中积极地寻求应对方法。他尝试过几种阅读机器,甚至一度考虑过学习盲文。后来奇迹般的,他的右眼又恢复了 70% 的视力。


7. 加盟巴菲特。

1978 年,芒格最终决定,成为巴菲特的合伙人,担任伯克希尔董事会副主席。

彼时,芒格已经54岁,与巴菲特已经相识相交 19 年。


话说查理 芒格与巴菲特的渊源最早可追溯至俩家同处同一个城市奧马哈Omaha。

故而小时侯,查理芒格曾在周六去巴菲特爷爷的"Buffett & Son" 杂货店打工,但他那时并不认识巴菲特。


查理芒格认识巴菲特是在1959年,当时查理回老家出席父亲的葬礼。老外的葬礼是比较欢快的的格调,不像中国人的一片哭嚎。葬礼之后有个自助餐表达感谢之类,大家就开始举杯社交了。巴菲特和芒格此时就认识了,俩人畅谈甚欢,此后每天电话交流几次。此时查理芒格35岁,巴菲特29岁。


8. 改变巴菲特。

巴菲特说: 本杰明 · 格林厄姆曾经教我只买便宜的股票,查理让我改变了这种想法。这是查理对我真正的影响。要让我从格林厄姆的局限理论中走出来,需要一股强大的力量。查理的思想就是那股力量,他扩大了我的视野。


例如在伯克希尔陷入低谷之际,芒格给巴菲特的一个建议,改变了伯克希尔的命运。

他向巴菲特介绍了一家新公司 —— 蓝筹邮票公司( Blue Chip Stamps )。


顾客为了填满集邮册换取之后的奖励,会源源不断地购入售价为 1 美元的邮票。

于是,便生出了名为浮存金( Float )的现金流,靠着这个预付的现金流,伯克希尔迎来了更多投资机遇。


巴菲特本来的投资喜好是购买便宜公司,哪怕是破产公司。但查理芒格常常告诫他:不要用好钱买烂公司,好钱要买好公司,哪怕贵也要买。

比如芒格说服巴菲特以相当于 See's Candy Shops 净资产 3 倍的价格买下这家巧克力店。巴菲特后来回忆说,那是一个 高昂的价格 ,远高于他习惯为企业收购支付的价格。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 See's 糖果店累计为伯克希尔创造了约 20 亿美元的收益。

正如巴菲特在 2015 年在《滚雪球》所写的那样: 这次收购结束了我对 雪茄烟蒂 投资的追求 低廉 的价格收购中庸的公司,并让我开始追求以(合理)价格收购的优秀企业。 他补充说: 查理多年来一直在敦促我这样做,但我学得很慢。


而实际上,他俩买的都是又便宜又好。

又比如说比亚迪。买时花了2700万美元,后来回报率三百万倍。


在著名投资人但斌的一次访谈中,巴菲特回忆说,我的合伙人查理 · 芒格给我打过三次电话:第一次,他说如果你不买比亚迪,你就会错过像亨利福特那样的好公司,我没有买;第二次,他说如果你还是不买比亚迪,你可能错过爱迪生那样的伟大人物;第三次,他说如果你再不买,你就会错失比尔盖茨这样的人物。所以,我就买了。


9. 李录的回忆。


而实际上,比亚迪是李录介绍给查理芒格,而查理芒格再推荐给巴菲特。

李录,作为芒格家族财产管理者、美国喜马拉雅资本创始人,曾为《穷查理宝典:查理 · 芒格智慧箴言录》中文版作序。


他在序中写道:

初识查理是我大学刚毕业在洛杉矶投行工作的时候,在一位共同朋友的家里第一次见到了查理。记得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拒人于千里之外,他对谈话者常常心不在焉,非常专注于自己的话题。但这位老先生说话言简意赅,话语中充满了让你回味无穷的智慧。初次见面,查理对我而言是高不可及的前辈,他大概对我也没什么印象。

之后陆续见过几次,有过一些交谈,直到我们认识的第七年,在 2003 年一个感恩节的聚会中,我们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推心置腹的交谈。我将我投资的所有公司,我研究过的公司以及引起我兴趣的公司一一介绍给查理,他则逐一点评。我也向他请教我遇到的烦恼。谈到最后,他告诉我,我所遇到的问题几乎就是华尔街的全部问题。整个华尔街的思维方式都有问题,虽然伯克希尔已经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功,但在华尔街上却找不到任何一家真正模仿它的公司。如果我继续这样走下去的话,我的那些烦恼永远也不会消除。但我如果愿意放弃现在的路子,想走出与华尔街不同的道路,他愿意给我投资。这真让我受宠若惊。


巴菲特说他一生遇人无数,从来没有遇到过像查理这样的人。在同查理交往的这些年里,我有幸能近距离了解查理,也对这一点深信不疑。甚至在我所阅读过的古今中外人物传记中也没有发现类似的人。查理就是如此独特的人,他的独特性既表现在他的思想上,也表现在他的人格上。


逆向思维

比如说,查理思考问题总是从逆向开始。如果要明白人生如何才能得到幸福,查理首先会研究人生如何才能变得痛苦;要研究企业如何做强做大,查理首先研究企业是如何衰败的;大部分人更关心如何在股市投资上成功,查理最关心的却是为什么在股市投资上大部分人都失败了。他的这种思考方法来源于下面这句农夫谚语中所蕴含的哲理: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永远不去那儿了。

查理在他漫长的一生中,持续不断地收集并研究关于各种各样的人物、各行各业的企业以及政府管治、学术研究等各领域中的著名失败案例,并把那些失败的原因排列成作出正确决策前的检查清单,这使他在人生、事业的决策上几乎从不犯重大错误。这点对巴菲特及伯克希尔 50 年业绩的重要性是再强调也不为过的。

查理的头脑是原创性的,从来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束缚,也没有任何教条。他有儿童一样的好奇心,又有第一流科学家所具备的研究素质和科学研究方法,一生都有强烈的求知欲,几乎对所有的问题都感兴趣。任何一个问题在他看来都可以使用正确的方法通过自学完全掌握,并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这点上他和富兰克林非常相似,类似于一位 18 19 世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原创性思维

查理的头脑是原创性的,从来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束缚,也没有任何教条。他有儿童一样的好奇心,又有第一流科学家所具备的研究素质和科学研究方法,一生都有强烈的求知欲,几乎对所有的问题都感兴趣。任何一个问题在他看来都可以使用正确的方法通过自学完全掌握,并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这点上他和富兰克林非常相似,类似于一位 18 19 世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与巴菲特相比,查理的兴趣更为广泛。比如他对科学和软科学几乎所有的领域都有强烈的兴趣和广泛的研究,通过融会贯通,形成了原创性的、独特的芒格思想体系。相对于任何来自象牙塔内的思想体系,芒格主义完全为解决实际问题而生。比如说,据我所知,查理最早提出并系统研究人类心理倾向在投资和商业决策中的巨大影响。十几年后的今天,行为金融学已经成为经济学中最热门的研究领域,行为经济学也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认可。而查理在本书最后一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