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开启的新型经济全球化,有别于发达国家主导的传统经济全球化。
首先,它依托于中国13亿多消费者的巨大市场。中国拥有收入水平持续快速提高的13亿多人口,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潜力巨大的消费者群体。这一巨大市场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且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将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的市场需求支撑。
其次,它是一个开放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传统经济全球化存在严重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导致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世界经济碎片化并存、全球财富快速积累与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并存等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努力与相关国家发展规划对接,脚踏实地,开放包容,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全球化。
再次,它致力于实现各参与国平等合作、互利共赢。在传统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抱持零和游戏思维,采取竭泽而渔的做法,大肆攫取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利益,给世界经济健康发展带来了无穷后患。“一带一路”建设立足于发挥中国和各参与国各自的比较优势,努力实现平等合作、互利共赢,将有力推动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新型经济全球化进程。
“一带一路”建设是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提出和推进的。
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中国对外投资快速增长的新形势、新课题,我们要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对外投资战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优化对外投资,从而既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进程,又加快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步伐。
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需求侧消费结构快速升级,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不会停止;另一方面,供给水平相对落后,中高端产品和服务供给明显跟不上需求变化。同时,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加强自主创新,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二是实行“拿来主义”,通过积极有效的对外投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一带一路”建设为此提供了有利机遇。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对外投资快速增长。2015年以来,中国海外并购的热点领域从资源能源转向高科技、制造业和消费类产业,折射出中国经济从对外出口占重要地位向内需为主的深刻转变。我们要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将“一带一路”建设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优化对外投资。“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中既有发展中国家,又有发达国家,应针对它们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投资策略,但其核心都是充分发挥中国与这些国家各自的比较优势,取长补短,互利合作,实现共赢。
对于发展中国家,应注重利用其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优势。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等领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可以在这些方面积极推动务实合作。比如,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铁路、公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通过推动这些国家中长期经济增长获得合理回报。又如,中亚一些国家缺乏水泥厂,中国帮助阿塞拜疆建设的水泥厂,不仅有力促进了该国基础设施建设,而且带动了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再如,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生产成本较低,把中国的一些制造业产能转移到这些国家,以更低的成本生产产品并提供给国际市场和中国消费者,既能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又能带动这些国家经济发展。
对于发达国家,可以着重投资于先进的技术、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带动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速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成功的对外投资既要立足于本国优势,与本国市场形成协同效应;又要着眼于提升本国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对本国产业升级起到促进作用;还要惠及东道国,实现互利共赢。符合这些要求的产业既包括一些发达国家最先进的产业,也不排除一些传统制造业。发达国家有些传统制造业虽然在其本国因市场饱和而举步维艰,但与中国产业发展仍然有明显的互补性,对其进行投资,既有助于中国产业升级、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又能为东道国创造就业机会。例如,美国中西部地区既有汽车、农业机械等传统制造业,又有医疗健康、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与中国相关产业有广阔的合作前景。从产业形态看,先进制造、TMT(科技、媒体和通信)、生物医药和消费等是中国经济当今最为活跃的领域。中国企业可以重点关注这些领域,推动中国与发达经济体的产业合作,加快中国产业升级步伐。同时,依托高铁、核电等领域的优势,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在世界寻找投资机会,促进产能合作和优势互补,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