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方所文化
【方所订阅号】方所,一个独特的文化组合,涵盖书店、美学生活馆、咖啡店、艺廊与例外服装。它是一个「家」,一种知识、审美与生活的完美结合;它也是一个多元的平台,期望让源源不绝的文化与创意,人才与作品,能够因为这个场所而受到启发、得到发表与注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方所文化

赠书 | “厚脸皮”的日本绘本大师:做最真实的自己,不努力也没关系

方所文化  · 公众号  ·  · 2021-07-30 17: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在日本,几乎没有孩子不知道《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这一绘本:畅销全球数十年,简体中文版销量超过200万册,被誉为“读100万次也不会厌倦,超越了世代的名作”。

这一绘本的作者就是佐野洋子,她还是日本文化艺术界分量极重的紫绶褒章获得者(渡边淳一、江户川乱步、小津安二郎、久石让等人都获得过此奖章)。

△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

洋子出生于中国北京,毕业于日本东京武藏野美术大学设计系,曾在德国柏林造型大学学习石版画,其作品获得日本多项绘本大奖。

日本天皇给她颁奖,她有着日本人的名姓,却宣称:“我是北京人”。

△ 佐野洋子

洋子的身份不仅仅是绘本大师,她的文字也独有魅力,曾经撰写多篇随笔、散文,蜚声日本文坛。

她的文字,真实、有力、幽默,可以说既是意志消沉时的治愈良药,也是放松心情时的必需品。

《佐野洋子作品集》就是这些文字的合集,共四册,《孩子的季节》《不过没关系》《可不可以不努力》均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这三本随笔集,是国内首次引进的简体中文版本。 第四本《静子》为佐野洋子晚年代表作。

△ 佐野洋子作品集

方所广州/成都/青岛/西安/三亚店有售

线上问询与购买,请戳: 小助手


这套书籍系佐野洋子长达二十年的创作集锦,还特别收录了谷川俊太郎等作家、评论家的解说。

如果你是佐野洋子的粉丝,这套书不容错过;如果你还不曾深入了解她,你会在这些文字里看见一个无比真实的日本绘本大师,并在她细腻的文笔里收获恒久的温暖,在她幽默调皮的文笔里收获欢笑。

能写出这些文字的佐野洋子,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厚脸皮的“平凡人”


尽管多次获得绘本大奖,在日本文坛声名鹊起,以闪耀的才华吸引了世界各国的读者。她的自我定位却是一个“平凡的人”。


在随笔集《可不可以不努力》的后记里,她形容自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过分散文化的人”,还称自 己“厚脸皮”:


“我带着轻浮的喜怒哀乐,或哭或笑地走过了任谁看来都不会羡慕的平凡的日本人的人生,而且仔细想想,多数时候都过得令人羞耻,有时候特别厚脸皮。”


或许正是她的“厚脸皮”,让她安然地度过了诸多苦难。


有人说,洋子画下的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正是她自己的写照—— 在无数颠沛流离的日子里追寻爱。


这很大程度上源于她的人生经历。



她的一生并不能算顺风顺水,但始终潇洒、鲜活。

出生在1938年的北京,在西四口袋胡同长到六岁,是家中长女,她的父亲是北京大学的客座教授——一名来这里做田野调查的历史学家。

日本战败后,一家人辗转大连,被遣返回国,衣食无忧的安稳日子开始变成落魄的流浪。家里七个孩子,两个弟弟夭折,哥哥与爸爸相继去世。

日本文学评论家关川夏央写道:对她来说,无论多么熟悉习惯,日本永远是“旅居地”。他称洋子的文字为“ 故乡丧失者 ”文学的杰作。

佐野洋子的好友兼译者唐亚明先生说,日本人平常不愿意或者说不出的话她都敢说出来。这种直爽又飒的风格,和她在北京的成长经历不无关系,这鲜明的特色也让她在当时的文坛脱颖而出。

佐野洋子从不遮遮掩掩,敢于直面内心的“恶”与悔恨,她在《静子》里写道 就因为我没爱过我的母亲,这种愧疚感逼得我不得不挑最高级的养老院。”


成年后经历过两次婚姻,第二任丈夫是日本国民诗人谷川俊太郎,这段曾经无比浪漫甜蜜的爱情,让文坛为之轰动,他们合作创作了动人的诗集:谷川作诗、佐野绘图,他们由于才情惺惺相惜,但这段婚姻最终还是由于二人无法真正理解对方,宣告失败。后来,洋子作为单身母亲,独自将儿子抚养长大。

经历了种种苦难,洋子还能写出 “被褥里的我越是不幸,包裹我的被褥就越是温柔。只要有了被褥,我就能活下去” 这样的句子,温柔且强大,字里行间充满了诗意。

她始终顽强,始终没有丧失爱的能力。洋子不刻意在作品中提及爱,但总在无意间书写爱。

谷川俊太郎评论说:“对于她来说,爱是一件让人感到难为情的事。但为了写好不被称为‘爱’的爱,佐野洋子使出了浑身解数。”


在《孩子的季节》的后记里,她说,直到最近,我才知道自己是在不知不觉中修完了如何爱人的课程。《静子》里记录了她与母亲之前混杂着依恋和嫌恶的羁绊,更是展露了一种深刻又复杂的爱意。

知名作家黎戈如此评论她的文字:佐野洋子笔下的人和事,有粗粝的颗粒感,那是经历过人生的痛苦、磨难却有着彪悍生命力的母亲;也有捧在手心里的一点至美回忆。所谓“水至清则无鱼”,这些痛苦中的伤花,是未加过滤的活水中养出的活鱼……佐野洋子的人生和文字,就美在仰头干下这杯“清浊尽饮”的生命陈酿时,那一瞬间的痛快淋漓。

来感受下她的文字:

或许,美智子也好,我也好,你也好,都没有什么特别惊人的人生成就。我们只是极其平凡地活着,做着普通的事。是你的一句“要是没问题的话”让我们活了下来,而不是一千万、一个亿的存 款。(《不过没关系》)


要长大成熟很难。长大成熟以后也很难。(《可不可以不努力》)


一边绝望于自身的才能,一边拖着不如意的生活前行。凡人就是如此啊。(《可不可以不努力》)


人生啊,察觉的时候总是已经来不及了。(《静子》)




痛快人生的故事


“佐野洋子作品集”共四册,包括一本长篇散文和三本随笔集。其中,长篇散文《静子》是佐野洋子的晚年代表作,另外三本写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佐野洋子的早期作品。 四部作品的创作时间跨度达20年之久。内容从不同的视角切入,展现了不同时期的生活片段。从童年至暮年,呈现有笑、有泪、有态度的痛快人生。


《孩子的季节》 是一部令人怀念少年时光的半自传式随笔集 ,记录了作者从六岁到二十一岁的生活片段——从童年在北京发生的故事,到在美术大学度过的时光,佐野洋子在不经意间成为真正的大人,也在不经意间重复学习着“爱”这门课程。


《不过没关系》 包含了如《深夜食堂》一般的30出冷不丁直击泪点的人间喜剧 :无论何时都不离口红的母亲、电车里看起来像黑社会的男人、只见过一次面就令人印象深刻的小女孩、相识多年的朋友……佐野洋子在这本早期随笔集中,记录了身边有趣的人,也记录了别样的相遇与重逢,时而幽默令人发笑,时而感怀令人潸然泪下。在这里,她追忆毕生难忘的鲜活片段,与“反骨”的人生观:“若不清浊尽饮,怎能行走江湖?”


《可不可以不努力》是佐野洋子的日常生活杂谈。 做最真实的自己,不努力也没关系。在这本妙趣横生的随笔集中,佐野洋子记录了自己“不努力”的日常生活。喜欢的电影和书,出国旅行的经历,对死亡的看法,对童年的回忆……全书按主题分为八个章节,文字爽朗、痛快,是一剂抵抗意志消沉的良药。


《静子》是一部感人至深的长篇散文,记录了佐野洋子与母亲长达六十年的漫长和解。 成长过程中的种种不理解与怨恨,在得了老年痴呆症的母亲被送进养老院后,慢慢发生了变化。

爱与恨、伤痛与和解交织在一起,母亲的一生被记录,不再是无人知晓的人。作为佐野洋子晚年的代表作,《静子》在日本出版后引发强烈反响,被誉为“母女和解文学中难以逾越的高峰”。

读本书时,请备好纸巾、电话。因为你随时有可能忍不住打给妈妈。


这四本书的封面设计采用了佐野洋子亲笔绘制的人物,充分保留了洋子的风格。

封二封三采用日式元素进行设计,有达摩不倒翁、兔子等等,每本都有特别定制的不同的颜色和图案,但有着一样的可爱与治愈,拿到手中就会感到其中每个细节传递的用心。


全套书的内页用纸优选进口轻型纸,颜色柔和,长时间阅读更护眼;纸张较柔软,整本书拿在手上更轻巧,便于随身携带的同时,也更好翻阅。

总之,如果你也爱佐野洋子,那么这些文字里是你不可错过的她的悄悄话,如果你还不曾了解过她,在这套书里,你会收获一个潇洒豁达的好朋友,在成长、恋爱、亲情等方面,发现洋子的智慧:

不谈人生道理,却处处是宝藏。


# 赠书福利 #

你是否看过佐野洋子的作品?有何感受?

看完推文,你有什么想说的?


留言回复以上任意问题或其他你想说的,我们会在8月9日17点前, 根据留言质量选 2 名读者,各赠送“佐野洋子作品集”任意一本。



en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