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仲夏秋夜云 来源:蒲公英
2017年7月12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商务部共同主办的“2017年发展中国家药品质量管理研讨班(部级)”在京举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吴浈副局长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
本次研讨班主题是:
合作共赢,共谋发展;开放交流,共享共建。
研讨班通过讲座与交流互动、访问地方食品药品监管局、实地考察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等方式,使相关国家药品监管官员深入了解中国药品监管体系建设和中国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内容。来自柬埔寨、捷克、毛里求斯、巴拿马、塞舌尔、南苏丹、坦桑尼亚、乌干达、赞比亚9个国家的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管机构的32名部、局级官员等参加研讨班。
吴浈向参加研讨班的来宾赠送了2015版中国药典(英文版)。乌干达卫生部副部长、俄罗斯联邦卫生监督局局长、捷克药监局、坦桑尼亚药监局、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联合国项目事务署、中非基金、盖茨基金的嘉宾应邀参加开班仪式并讲话。
本次研讨班之前,吴浈会见了来访的俄罗斯联邦卫生监督局局长穆拉什科一行,双方就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交流合作等进行了讨论。
关于吴浈副局长说了什么……
1、“一带一路”,医药发展契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覆盖人口约44亿人,这为我们医药健康领域的多边和双边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2、我国是全球第二大医药消费市场,第一大原料药出口国。中国现有近5000家原料和制剂企业,医药制造业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5万亿元(人民币),有近
50家制剂企业通过欧美的认证或检查,医药制造品出口额超过135亿美元。
3、加入ICH,这意味着中国的药品监管部门、制药行业和研发机构将逐步转化和实施国际技术标准和指南,并将积极参与规则制定,推动国际创新药品早日进入中国市场,满足临床用药需求,同时督促中国制药产业提升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国医药产品走向世界。
4、“药品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大事”,2016年,中国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对进口药品进行了境外检查,覆盖19个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涉及15个品种。
5、明确了仿制药必须与原研药质量一致的审评标准。建立以临床疗效为主导的审评制度。在强调药学、工艺、质量的基础上,重点关注药物临床试验结果,保证上市药品的临床疗效。
6、MAH制度在10个省市顺利开展。
7、药物警戒体系,正朝着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