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多家明星企业,20 位著名投资机构顶级投资人共同参与!「新智造成长榜」致力于发掘 AI 领域有 “三年十倍” 成长潜力的创新公司,下一波 AI 独角兽,会有你么?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雷锋网按:亮相 5 个月之后,小米电视 4 昨天正式对外发布。早在今年 1 月的 CES,这款主打 “超薄” 的电视就已经出现在了小米的展台上。之所以等这么久,据小米负责人王川向雷锋网透露,是良率问题。
配置方面,除了官方一直强调的 4.9mm 机身以外,小米电视 4 共有 49 英寸、55 英寸和分体设计的 65 英寸 3 款机型,全线搭载了三星和 LG 的 4K 屏幕;Amlogic T966 4 核 64 位旗舰处理器;以及 802.11ac 双频 WiFi。
而在内存组合方面,49 英寸、55 英寸机型的为 2GB+8GB,65 英寸则升级为 3GB+32GB。价格则分别为 3499 元、3999 元、9999 元。
发布会结束后,王川接受了包括雷锋网在内的数家媒体采访,以下为对话实录,雷锋网做了不修改原意的删减。
记者:小米电视 4 这款产品 1 月初就出来了,为什么现在才发布?
王川:主要是成本的原因。我们的产品其实 1 月份就已经非常成熟了,只是良率和成本问题,我们过去五个月就是要把良率提上去,现在良率达到了 90%。
如果 10% 的良率,需要卖 10 倍的价钱才能保平。如果你能达到百分之百的良率,十分之一的价钱就可以卖。
记者:小米电视只能与生态链的设备互联吗?
王川:不是,我们实际上做了一个开放平台,我希望第三方也能够接进来,只要能接入 WiFi 就可以接入到我们的系统来,不一定都是小米的设备。
记者:小米电视的语音识别必须得有一个遥控器才可以?
王川:遥控器是我今天看到的电视最好的交互设备,今天还看不到比遥控器更好的方式来控制电视设备,可能未来直接用语言去讲。
不用遥控器本身是远场识别,我们遥控是近场识别,远场识别的核心是怎么能够保证唤醒率和在远距离的识别率,但是周围有很多噪声,对于识别都会产生干扰。
就今天的技术水平,近场比远场的识别度还是高很多。如果电视本身带有远场的话,麦克风会受电视声音的很大干扰,你需要使用很多技术解决这个问题,这里有很多很复杂的技术。我今天没有看到这个技术成熟到用户真心能用的程度。
记者:技术难点是什么?音箱有没有可能成为手机之外的第二大流量入口?
王川:这个问题我真没想过。不一定,我觉得电视也是。你一直了解的是亚马逊做了 echo,今天他们也做了一个带屏幕的 echo,电视不就是一个带屏幕的 echo 吗?
记者:在你看来,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是什么?
王川:我认为会有很多个中心。不同的房间不一样,不同的场景下也不一样。它不是一个中心,是多个中心,但是它有中心,不是每个设备都带交互能力的。
记者:手机呢?
王川:手机的我们做了,但是用户的使用习惯不太愿意(改变),因为手机的操作其实挺麻烦的。今天如果我在看电视的时候,遥控器就在身边,我只要拿起来说扫地机器人去扫地,一步就可以了。语音是有穿透性的,它直接穿透了这些层级的裁量。
记者:小米电视使用了很多合作伙伴的技术,甚至同一个技术用了两家公司,为什么?
王川:在不同区域下测识别率,大家表现不太一样。有些家在某一个区域做得很好,有些就做得很差。语音是非常复杂广泛的,它没有听过就识别不了,没有处理过也识别不了。
今天的语音技术发生了突变。讯飞做了 20 年,它讲自己的识别率达到了 97%,而百度、搜狗做语音识别到现在不到五年,他们的识别率也都是 97%。
核心问题是以前的语音识别是靠算法的不断优化来提升准确度,而在五年前,大家开始用深度学习去训练,这个变化就突然把大家拉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以前那些算法都没用了,今天重头来进行深度学习。
记者:小米为什么不自己做?
王川:在很多领域小米是不可能做的,就是做也做不好的,比如说订个票,这件事我是绝对做不过这些票房软件的,这些我们就不可能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