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作为信息革命在经济领域的新形态,已成为信息产业中最具活力的细分市场。在数字经济领域,中国正从跟跑者、并跑者逐渐变为领跑者,尤其是以互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已深深融入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驱动力。
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数字经济特色鲜明。首先,中国的数字经济覆盖面更加广泛,囊括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等多个领域。其次,中国数字经济独有的政府支持和企业创新双驱动模式效果显著,推动中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此外,中国数字经济的市场应用较为广泛,民众接受度高于世界其他国家。最后,不同于其他国家只有大企业参与数字经济创新,中国不仅有大企业引领创新,各中小企业的创新参与度也很高,表现活跃。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国数字经济的相关政策经历数年的发展,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战略越来越清晰。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开始了发展数字经济的探索。我国政府早期鼓励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主要是推动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电子商务。2012年,云计算作为中国“十二五”发展的二十项重点工程之一,被写入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
2013年2月,国家发改委下发
《关于加强和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的意见》
,鼓励在电子政务项目中采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作
《2015政府工作报告》
时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这一战略是建设中国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指出,中国正在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网络经济
,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创新发展,中国愿同各国加强合作,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
2016年12月发布的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和
《智能制造“十三五”发展规划》
提出,将提升我国信息化、数字化水平作为重要目标,到2020年,我国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
2017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将
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让企业广泛受益、群众普遍受惠,这是“数字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
2017年12月,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要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
。
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在2018年4月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信息化发展,整体带动和提升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
要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中国两院院士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
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我们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
”。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向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致贺信指出,“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打造新产业新业态,是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中国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
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
2019年5月,习近平主席向2019年数博会发来贺信强调,“中国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发展,愿同各国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机遇,通过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共同探寻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