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在热炒火车站女孩被猥亵案,此条新闻配上非常清晰的图文,再用黄线条标画出涉案男子,令每个看到新闻的人都会心生愤怒。他们居然是一家人!居然是兄妹!居然在父母的眼皮底下施手而毫无顾忌!想想就觉得寒心,要不是被火车站的好事者拍照流传到网络上,这件事可能根本不算什么事,涉事人员及其父母都不会当个事,更别提作为触犯刑律的案件来看待了。
一家人不小心就成了“网红”,网络在传播方面确实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迅速性与覆盖面,估计每个开通微信的用户都看到了腾讯新闻推送的这一则消息,紧跟着朋友圈里辅天盖地地推送各类文章,声讨的、呵斥的、劝诫的、恐吓的,甚至由此联想到女孩的自我保护和成长历程,意淫兄妹之前的不伦之情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这件事上折射出的法律底线与道德规则暂且不说,此时单独说说涉事女孩的安全保护问题。她其实最为无辜,庆幸的是,在没有出现更为恶劣的结果之前,她被猥亵的事件曝了光,一个普通家庭里的养女走到了公众视野中,受到了网民集体的同情与舆论层面上的爱护。不幸的是,只知埋头玩手机的她稀里糊涂地成为某个舆论事件的当事人,陷入舆论的巨大漩涡而不知情,尽管眼睛部位打了马赛克,估计她身边的朋友和同学也能猜出个七七八八,无论她哥哥的处理结果如果,她今后的人生估计是要蒙上一层阴影了。
网民在集体围观女童被猥亵案的同时,我内心被深深地刺痛,无论女孩哥哥与家人是否有过错,都不应在网络上如此炒作。媒体固然有传播社会正能量、倡导正确价值观的责任与使命,但如此作法非但保护不了女孩,更有可能将女孩的后半生推入爹不亲娘不爱的不堪境地。
不由得想起前不久经手的一起亲生父亲强奸女儿的真实案例。涉案女孩远没有火车站女孩幸运,她所遭遇的事情发生在自己家中,无人关注无人曝光。刚满十岁的女孩在长达五个月时间里,不定时地被父亲强奸,有时是入睡前,有时是上学前,有时在共同睡觉的大炕上,有时是生火做饭的灶台边。因为女孩母亲身有残疾,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对于女儿的保护也是微乎其微。
之前还有一起案件同样令人心痛,有个男孩的父亲迷恋小女生,经常以各种理由让这个男孩约同班女生回家写作业,然后通过送小礼物、说些甜言蜜语等手段,猥亵数个女生。在法庭上,十岁左右的女生分不清罪与恶,在所提供的证词中说道:叔叔对我挺好的,经常送我好吃的和好玩的。也正是基于这些证词,被告人在法庭上一度拒不认罪,令出庭支持公诉的女检察官出离愤怒。
女孩缺乏天生的防卫意识,善良的天性容易对外人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特别是面对熟人。她们在懵懂的年纪,身体甚至还未发育完全,心智尚未开化,却遭受到如此非人的待遇。每看一次案卷,内心就被钝刀子剐过一遍,在受害人面前,别提什么自我保护,她们所处的环境根本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别提什么警惕性,面对日日相见的亲人,让心中毫无设防的女孩如何去提高警惕;也别提什么加强性教育之类的,在丧尽良知的禽兽面前,你所受过的教育如沾水的白纸般脆弱。
网络上有段视频,一位比利时女人面对镜头,向观众叙说自己恶梦一般的童年经历,她六岁起就被卖到猥亵儿童的邪恶组织,每天遭受六个小时以上的强奸,到十二岁时差点被欺凌虐待至死,后被人救走,却开启了另外一段恶梦,作了几年的性奴。当她被解救后,还是被旁人骂为“婊子、妓女”,仿佛她是过错方。她很勇敢,敢于在事情过后,将自己的故事说给大家听,她也很可悲,悲惨的命运让她的身心深受迫害,即便是走到阳光下,也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怜惜。
谈及对女孩的保护,公众习惯于从加强法制建设、开展性教育、促进家校联系等外部环境层面入手,往往会把及时曝光、形成舆论压力等手段作为介入事件的有效手段,强制施加所谓的保护性措施,效果可能会立竿见影,但仍感觉有很多不妥之处。
在刑事案件处置程序当中,为了顾及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一般都会采取不公开审理、档案封存等方式,让涉案人员的隐私最大限度地得到保全。在此次网络热炒的大潮中,涉事的女孩及其家人都遭到无情的曝光,尽管施以黑手的猥亵者已被刑事拘留,可能面临着进入司法程序的审理,女孩的养父母也会遭到调查,但在整个事件处理下来,受到影响最大的,估计应该是那个可怜的女孩,她在法律评价体系上是受害人,但在世俗评价体系里,她所担当的角色并不会太过无辜与美好,所要背负的也不仅仅是骂名那么简单。
所以,在每一次曝光此类事件时,还是希望更多的人以理性的态度来看待事件,尽量不去扩散与传播可能导致涉案受害人隐秘泄露的图文,给予受害人真正的实质性的关爱,而不是去做一名即将坠崖者的推手。
每个女孩都是天使,希望她们在安全的环境里,安然长大。
作者:曹春蕾,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供职于山东省威海市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