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今天是开工的日子,祝大家都发财呀。
分享一些我觉得非常有必要掌握的思维方式,不能说让你发大财吧,起码不会永远做韭菜了。
01
和主流观点保持适当的距离,往往会让我们更清醒。大家都觉得是好的,那么往往因为他好,所以出现了衍生的坏。大家都觉得不好的,未必是不好的,只是很多人没有真正去了解过。主流追捧的,那还能是机遇吗?只有在主流追捧之前上车的那才是真正的千载难逢的机遇。
更关键的是:主流是普通人,是没赚过也没见过大钱的人。和主流一样的思维,会发财吗?这句话可能不是很中听,但是很中用哦。
02
李嘉诚说:如果想炒楼,不要搞,现在这个时候楼价挺高的了;但是如果要住的,自己应付得来,收入和支出应付得来的,应该买楼来自住,因为我看不出楼价这一两年会跌,我看不出来,因为购买力实在是很强的;自住的话,不管便宜和贵都应该买,现在买贵点,算上通货膨胀,过几年你会发现也没有买错。
这话和我告诉朋友的是一模一样的。但是李嘉诚说的,自然和我的分量不可同日而语。这或许是我新年分享给大家最值钱的一段话了。
必须强调:此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只代表个人的观点。
03
如果你关心金融数据,那么过去几个季度的M2似乎让你稍微放轻松了一点。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确实是放缓的,
但是,接下来划重点。
M2的计算标准是不公开的,很多钱没有记入其中。根据银监会数据:我国银行业金融总资产已达244万亿。用大白话说就是:这里面全是未计入M2的投放量。同志们,对比之下08年所谓四万亿大概只是零花钱。
再看一组数据:
过去40年,中国平均每年GDP增长约9%。40年内,总体增长量约为24倍。但是货币增长量约3000倍 。
问:发生了什么?
答:通货膨胀。
所以其中的差值是125倍,这就是我们的真实的平均年通货膨胀率:14%
再来看:
如果每年通货膨胀14%雷打不动。
那么借钱利息高达10%,是不是还是赚了4%,如果控制在4-5%个点。
那么你通过借钱就赚了10%。
这就是王健林成为中国首富的成功本质。
在一个长达20年周期的超发周期里,借别人的钱,盖自己的楼。
当然前段时间差点把自己玩死了,因为借了国内的钱,想弄到外面去是不行的。
04
问:什么人最怕通货膨胀?
答:中产阶级。
问:为什么?
答:你兜里有100万,一年被洗劫14万,就剩下86万了。但是真正的穷逼可能还欠着信用卡呢,或者兜里也就几万块钱,根本没有被洗劫的空间了。
问:那土豪爸爸们呢?
答:那不是一个平面的竞争,他们有很多更好的投资渠道。而中产们又缺乏更好的投资渠道
05
对比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感受一下。这里的思维有多层:
1 比你成功无数倍的人大概率上比你更清楚事物的真相。
2 数据都是公开的,但是要会分析,上个时代的信息不对称更多是瞒着你不让你知道。但是这个时代的信息不对称,是不思考的人自己造成的,很多数据都摆在你面前了。
3 捍卫财富的的核心就是构建以非现金资产为核心的资产包。
4 这个时代不懂点金融,不懂大势是混不下去的。
5 不同阶层有不同的目的导致不一样的行为,不可一言以蔽之。
06
上一面几段更多是看懂现在的宏观大势。
那么怎么谋发展呢?
问:什么是你们家族真正的财富?
答:真正好的教育。
问:什么是真正好的教育?
答:最适合你们家往上走的教育模式。比如:富豪要培养出真正的接班人,也可以培养艺术家,音乐家。
中产要培养真正人格独立,并能够走出自己道路的孩子。不要硬逼着他去学艺术什么的。投入产出在大概率下是负的。这条路不适合大多数人。
穷人培养什么?不要把一身穷病穷想法傻逼看法传给他就是烧高香了。但是最可怕的是他们往往不觉得自己的看法很穷。。。
所有强迫式的教育都是为了完成拖底的,不至于滑落到更低层次。所以我理解的教育是培养出主动学习的能力/习惯/思维。
07
于个人而言,到底怎么变成一个思维富有的人。
不要算小账,不要算小账,不要算小账。
你看那些小算盘,噼里啪啦响的人,有几个做成大事业的。
那些每天算基金,股票,房贷,零钱还有多少的人很难成就伟大的事业的。我是没有见过的,可能我比较孤陋寡闻。这里并不是说做一个糊涂虫,而是说不要天天算。
去看大账,去寻找增量,那才是财富的源泉。
除非你拥有权力,不然你最好去寻找增量。
中国近代为什么落后?
因为太多人只看存量,一个内向型的小农社会从未真正改变过。
为什么WASP:昂德鲁撒克逊人统治了西方,征服了大半个地球。
因为海洋文明是外向型的,他们寻找增量。
08
广结善缘,能帮别人的地方就帮别人一把。
中国往前三百年,往后三百年都是人情社会。
构建一个认可你价值的关系网络。重点是认可你,且你能帮助别人。重点是先付出,而不是索取。
这也是一种致富的重要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