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闻广角
泉州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新闻栏目 关注民生服务社会 新闻热线0595-22300000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广角  ·  泽连斯基:已准备好与美达成协议 ·  2 天前  
新闻广角  ·  河南一载26人大巴高速上侧翻,6人被送医 ·  2 天前  
新闻广角  ·  泽连斯基回应美国要求归还5000亿美元矿产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闻广角

【紧急扩散】石狮海域发生赤潮,近期慎食该海域贝类海鲜!石狮已有8人中毒…

新闻广角  · 公众号  · 闽南  · 2017-06-10 12:10

正文

【点击下文了解更多详情↓↓↓】

8号, 漳州一则突发食物中毒事件

刷爆朋友圈……

一共有36人中毒

出现头晕、呕吐、口唇面部四肢麻木等症状

其中一人病情较重!

中毒者大多是食用了

青蛤(淡菜、贻贝)


6月9日凌晨1时许, 漳浦县相关部门发布通报, 通报称, 一共有36名村民送往地和市级医院救治, 其中一人病情较重, 其余患者病情均相对稳定


一大波食物中毒事件接连发生,追溯原因在 这里——

从6月6日开始

石狮市永宁镇梅林码头附近海域发生 赤潮现象

并有外来务工人员食用贝类海产品中毒情况

据8日上午09时,福建省海洋预报台官方网站发布信息:

据我省赤潮灾害监视监测网报告,6月6日, 泉州石狮市梅林码头附近海域(位于预警海区Ⅶ区)发现赤潮 ,面积约2平方公里,赤潮水体呈暗红色,呈片状分布。赤潮生物第一优势种为链状亚历山大藻( Alexandrium catenella ),最高细胞密度为6.05×10 5 个/升(基准密度:5×10 5 个/升)。 8-9日,受西南气流影响,我省沿海风浪较小,天气阴有阵雨,气温、水温有所回升,此类天气形势有利于我省沿海赤潮的发生和维持。 根据沿海生态浮标的实时监测显示,连江黄岐、泉州大港湾附近海域叶绿素浓度有所上升,其它海域浮标水文、生物、化学等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9日,永宁镇政府发出通告,已有人因捡拾贝壳类海产品食物中毒, 禁止所有人员在赤潮完成消退前入海,采捕、捡拾、食用贝类海产品及进行海钓。

目前,赤潮还未完全消退

最近消息,据 石狮日报 ,石狮 迅速启动赤潮灾害三级应急工作,禁止采捕和上市赤潮海区水产品。


日前,石狮永宁镇梅林码头附近海域发生赤潮,石狮市赤潮灾害应急领导小组迅速作出工作部署,研究启动赤潮灾害三级应急工作程序,积极开展相关应急防控工作。 目前相关部门已禁止采捕和上市赤潮海区的水产品,避免发生采捕误食受赤潮毒素污染的海贝的中毒事件。


今天上午09时, 福建省海洋预报台官方网站发布最新 福建沿海赤潮发生条件预测

据我省赤潮灾害监视监测网报告, 8日漳州龙海、漳浦两地的海域水色均未见异常,但赤潮生物第一优势种为有毒的链状裸甲藻 (Gymnodinium catenatum),最高细胞密度达8.1×105个/升(基准密度:5×105个/升),已经形成赤潮。 10-11日,受西南气流影响,我省沿海风浪较小,天气以阴到多云为主,气温、水温较高,此类天气形势有利于我省沿海赤潮的发生和维持。 根据沿海生态浮标的实时监测显示,闽江口附近海域叶绿素浓度有所上升,其它海域浮标水文、生物、化学等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福建食药监部门提示近期慎食赤潮海区贝类海鲜

提醒各经营企业、餐饮单位、消费者在购买贝类等水产品时,应选择去大型、正规的超市或市场购买,尽量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沿海地区的消费者在毒素暴发高峰期不要采捕和购买食用野生的贝类。如发现误食,出现中毒症状,请尽快就医。


一位养殖户告诉记者,每年这个季节就多少会出现这种现象, 2014年和2016年的5月份的两次赤潮现象,对养殖户影响较大。


什么是赤潮

赤潮或有害藻华是指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 海洋浮游生物特别是单细胞藻类迅速繁殖或者积聚而产生的一种海水变色的自然生态现象, 海洋里的“沙尘暴” 。由于引起海水变色的生物种类不同,故所造成的海水颜色不仅仅是红色的。也可能是褐色的、绿色的等等。



1

无毒赤潮

这类赤潮通常不会引起海洋养殖的大问题。如最为常见的赤潮生物夜光藻是海洋中分布广泛的浮游生物,是甲藻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种类,在我国东海春夏季节经常出现,其分类地位属于介核生物。根据其异养的特性。也被人们称作夜光虫。发生赤潮时一般无害 。只是由于其数量过多,当它们死亡分解时造成海水缺氧。 致鱼类等海洋动物窒息死亡,这种赤潮在我国以及浙江近海流域最为常见。

2

有毒赤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