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发布 2020 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公司 Q1-Q3 实现营业收入 23.37 亿
元,同比增长 9.18%,其中 Q3 实现营收 5.68 亿元,同比下降 18.08%;Q1-Q3
归母净利润 4.01 亿元,同比增长 18.46%,Q3 归母净利润 0.79 亿元,同比下降
14.82%;稀释 EPS 0.29,同比增长 20.83%。
1、航空新材料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地产退出导致 Q3 下降
报告期内,航空新材
料业务实现营收 22.48 亿元,同比增长 26.75%,实现归母净利润 4.19 亿元,同比增长 62.93%;机床装备业务实现营收 0.86 亿元,同比增长 31.64%,实现归母净利润-0.26 亿元,同比减亏 546.80 万元;由于本报告期不含地产业务(去年同期地产业务营收 2.96 亿元,归母净利润 1.24 亿元),地产退出导
致 Q3 整体下降。
2、应收预付大幅上升,进一步证明产业链需求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为16.10
亿元,同比 2019 末大幅上升 148.90%,主要系子公司航空工业复材本期营业收入增加,回款集中在年末所致;预付款项 1.02 亿元,同比 2019 末上升
71.09%,主要系子公司航空工业复材预付货物材料款及设备款增加所致。我们认为,考虑到行业采用“以销定产”及年末回款模式,下游需求旺盛得到进一步验证。
3、复材产业链核心节点,核心受益于军机迭代增长
根据《2018 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统计,2018 年中国的宇航级碳纤维复合材料总需求占全球用量的 5%、金额的 16%,与欧美先进国家复材用量相比差距较大。参照美国,其三代战机复材用量占比在 10%上下,而现役 F35 复材占比为 35%。考虑到我国军费比例的逐年提升及航空装备的升级迭代,未来碳纤维复材行业增速有望持续高于国防军工行业平均增速。公司身处复材产业链核心节点位置,未来预计将核心受益于这一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