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真正兴起到今天才三四十年时间,之前大家都在研究管理科学中的方法和工具的应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还有很多问题。于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逐步兴起企业文化热,企业文化理论也开始全球热传。企业文化发展的时间很短,但是却很重要。在人类生产发展的历史上,依次出现了五次产业革命,这个五次产业革命导致相应的管理革命,它跟我们整个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也带来了企业文化的热潮。
第一次产业革命
大概发生在一万年以前,原始社会末期,那个时候火的发现与使用使人从采集狩猎为生发展到开始从事农业、畜牧业,形成了第一产业革命。
第二次产业革命
大概发生在公元前两百年左右的奴隶社会后期,距离现在大约2200年左右。中国当时是春秋时期,铁器制作与使用使农业、畜牧业、林业、手工业得到大发展,出现了商品和商品交换——这就是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第三次产业革命
就是十八世纪下半叶到十九世纪初的英国蒸汽机技术革命。以机器为基础的近代工业遍及欧洲,创立了第二产业——工业制造业。这时,产生了真正的第二产业。手工业工具产生以后,把工具与人的身体分离了,但是工具自己不会动,要人动才会动,那些工具最多是人的身体或是四肢的简单延长。而到了机器工业,工具从被动走向主动,甚至可以做到自动。比如说空调开了不去理它也在转,电灯不去管它照样亮着——这是工业跟传统手工业不一样的地方。
第四次产业革命
发生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标志是物理学革命、电磁理论建立以及电动机的发明。这些发明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出现,也就是我们俗称的
“服务业”
。我们讲中国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主要指我们国家农业在GDP里面比重很大;而美国这些国家服务业相当厉害,百分之七八十都是第三产业,农业变得比例很低,美国直接从事农业的人口不到2%!中国仍然属于一个农业国的范畴,不属于工业国。现在不断要实现当年所讲的四个现代化,也就是要走向工业化。
第五次产业革命
,全球现在已经从工业化时代走到后工业化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二战以来相对论、量子力学、天文学等科学革命导致一大批高新技术发展,科技成为提高生产力的决定性力量,第四产业科技业、咨询业和信息业的应运而生,各国的第五产业文化业、旅游业正在兴起。越往后走的时候,知识的作用、科技的作用越大,越是从硬性走向软性,也就是到了“吃软饭”的时候。
因此,钱学森认为整个世界即将迎来
第六次产业革命
,这是由生物技术飞跃进步带来的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大变革。
第六次产业革命起来肯定导致管理的相应变化,知识经济和全球化加速,使得企业绩效不再依靠眼皮底下的管理,必须依靠员工的自动自发,就看员工脑子里的东西愿不愿意挖出来。
管理者必须尊重和支持这种情况,因为生产力发展、社会发展已经到了这个阶段,到了这个阶段的时候,整个社会财富积累创造过程中要自动自发、自主创造,它的速度会更快。
在这样的背景下,就看管理者的管理适应不适应。我在德国留学时,一对师兄师姐是夫妻,师姐是在德国罗曼公司上班,距离他们居住的城市非常远。当时我很不理解她是如何工作的,很难想象她每天从家里到公司的过程。结果,师姐告诉我,她是在家里工作的,因为公司有互联网,而她是做统计处理的,她每天只需要用家里的电脑处理公司传输过来的各种数据——只要一台电脑,就能正常工作。这也是高科技发展的今天为现代社会带来了新的工作模式。
这种工作方法在中国也慢慢流行开来了,那么这样一个人怎么控制他?这时候就要靠一种精神,让这个人懂得在这个情况之下必须要自动自发、自主创造。因为在相同的时间内,有的人只能完成任务,有的人却可以在完成任务的情况下提升,这个提升来自于自主创造、自动自发。
我们很多企业都会遇到这种情况,比如派人到各地工作,那企业如何管理?有的企业在那里成立一个办事处,两三年以后那个地方就闹独立了,再换一个地方还是如此。这是因为管理者根本没有实施一个文化的管理,在这里缺少一套真正文化管理的思想起作用,这更加考验管理者的能力。
无论是浙江企业还是中国企业,如果早期工作没有做好,也没有扩展到向现代企业或者有更大规模、更多外部人进来或者要更大范围扩展的时候,有没有这个必要做文化?实际上很多时候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它是有成本的。但是目前阶段,整个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变革,我们的企业从传统的小农转向家族制企业,又从家族制企业向现代企业过渡,现代企业向国际化、全球化过渡,在这个过程中的文化又变得很重要。
市场全球化、人才国际化、民族多元化与企业管理,今天面临的挑战很大。最早期做的时候,我们不要讲文化,因为是夫妻店,既然是夫妻开的店,思想、价值观很一致,也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后来公司规模变得大一点,也还好说,因为大家的文化背景基本一致,文化管理也很容易;再后来,公司越来越大,参与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他们的思想——他们的宗教信仰,他们的文化水平,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他们的价值理念都不一样。如果管理者不去整合,将来这个公司就会变成“有色思想”混杂的地方,虽然可以产生很多火花,但问题是搞不到一起。我们采用的工具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知识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人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这时候文化就会兴起。企业文化也是这样的过程,人多了,生产方式向知识型转化了,文化势必要开始兴起了。
民族的多元化、人才国际化、市场全球化,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挑战。面对这种挑战,我们要产生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是能够高于所有传统的东西,能够把他们包容,而且能够在包容的前提之下把道理讲明白,让他们听得进去,最后这个东西还可以凝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