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这件事,确实是科学,怎么练肌肉才能大,怎么练才能减脂,都需要科学的指导。
但是,健身,也有玄学的一面,有时候,健身的效果,取决于你对它的态度,心诚则灵不是假的……
—— 状态不佳去运动,挂得快 ——
以前曾经写到过,心情不好的时候,为减压而选择剧烈运动,结果不但可能减不了压,反而会增加心脏病发病几率,让你真的更“伤心”①!(相关阅读→
伤心时剧烈运动,伤心更“伤”心~
)
*OR值(比值比):评估相对危险度,OR>1,代表该因素是病情发作的危险增加因素。
另外,没休息好、感冒、或者身体疲惫甚至受伤的时候去运动,也是花样作死,挂得快……
你想啊,你感冒或者没睡好的时候,身体的反应能力会慢一大截,神经系统,肌肉关节等的预激活能力也会减弱,按平时的训练方法走,自然容易挂。
身体疲惫的时候也一样,此时肌肉也处于疲劳状态,主动收缩能力会下降,于是在动作过程中,肌肉力量不够,受到被动牵拉,就像是一根没有弹力的小绳……
这时候你却偏要硬拽,结果自然是嘎嘣,受伤了或者伤得更严重了……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一直强调,运动健身一定要适度,不要过度训练,觉得状态不好的时候,宁可好好休息也别瞎练的原因!
状态不好的时候瞎练肯定不行,不过反过来说,状态好的时候去运动,或者带着运动能让你更好的信念去运动,训练效果说不定能更好哦~
—— 信则灵,运动效果取决于心态 ——
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运动时带着“运动让我棒棒哒”的积极心态去运动的童鞋,训练效果和对情绪改善的作用,都更加明显②!
相关研究:
研究人员选取了78名身体健康的年轻人(
18-32岁,男女都有),这些被试者原本
日常生活中,就对锻炼无感,并且不怎么参与运动锻炼
(运动≤60分钟/周)。
在开始研究前,根据问卷评估了所有被试的习惯性期望水平,分为两组:高期望组和低期望组。
-
高期望组:
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期待更高;
-
低期望组:
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期待相对较低。
然后对所有被试进行“自行车耐力运动好”的心理暗示,之后再让他们进行了中等强度30分钟的自行车耐力运动,来对比不同运动期望对运动效果的影响
②
。
结果表明:
对运动好处有更高期望值的被试者们,表现出更高的运动享受感、更好的情绪改善、以及更显著的健康增益(脑前额叶功能)。
❶
积极心态运动,更开心!
可以看到,对运动好处期望值越高的被试者,在运动中的享受感也越高,越喜欢运动;
❷
积极心态运动,更解压!
虽然运动都能起到缓解焦虑的作用,但对更相信运动有好处的被试者来说,明显效果会更好!
❸
积极心态运动,更有活力!
再看运动对活力度的影响,相信运动有好处的童鞋,运动后表现出超强的活力感受效果,更容易觉得自己精力充沛,干劲满满!
❹
积极心态运动,脑子更灵光!
脑前额叶功能:
对人的思维活动与行为表现有十分突出的作用,是与智力密切相关的重要脑区。
可以看到,相信运动有好处的童鞋,运动后的脑前额叶功能也有更好的改善,更容易觉得思路清晰、智力满分~
也就是说,如果你带着“运动能让我棒棒哒”的积极心态去运动,那运动真的对你更加棒棒哒:
让你运动时更开心、运动完压力更小、活力更满、脑子也更好使~
而且科学家还说了,这种积极信念对你的好处是长期的:
相信运动对自己好的人,更容易享受运动、坚持运动、更多更持久的感受运动的好处
②
。
所以总结一下:运动这事儿可能还真存在着“信念加强法则”,信则灵,你信运动能改善情绪改善健康有益身心,它就真的对你的身心更有好处咯。
—— 健身锻炼,要念动一致!
——
有童鞋说了,好信念是让人运动后各种心情好,充满活力并且脑子更灵光了,那对训练本身的效果,又如何呢?
我个人觉得,“信念加强法则”也同样适用于增强训练效果,不过用法会稍微有点不一样:你不单要觉得它好,还要感受它在锻炼过程中的每一步,也就是咱们经常说的“念动一致”!
“念动一致”,其实是要求你在训练过程中稳心定神、专注当下、专注于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肌肉的收缩。
而这种训练方式,可以让目标肌群的收缩速度和动作幅度都有更好的改善,从而更好的提高训练的专注度和有效性。
所以你卧推夹胸时,就应该好好感受胸肌的发力;你深蹲硬拉时,就应该好好感受臀腿的紧张;你划船拉背时,就应该认真做到背肌的夹紧收缩……
只有抱着享受运动的积极心态,同时在运动中摒弃杂念,认真沉浸在运动这件事本身上,你才可以更高效的训练,更好地规避受损,同时更多的享受运动带来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