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生物技术网
中国生物技术信息网官方微信平台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生物技术网

一场秋雨一场寒:论保暖的重要性!

中国生物技术网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10-03 10:36

正文

原创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

昨天发生了不少事情,最大的事件莫过于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三位美国科学家因“生物钟”研究获奖。

另外,就是昨儿北京的雨,一场秋雨一场寒啊,一夜就仿佛到了立冬前。

气温骤降!奔波在高速路上12小时才开了28公里的你,一天一夜从北京出发还没到达河北某地的你,以及被挤在人潮人海各大景点儿中的你,要注意保暖了,更要照顾好父母。

上图是一位前天晚上9点从成都出发去广元的游客,昨天凌晨4点还堵在隧道里。隧道里只剩下微弱的灯光,大家都熄火在等待通车...

近日,一项大规模的研究表明,温度下降和气压变化会导致老年人心脏衰竭风险增加,我们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来应对这种影响。

研究人员建议心脏衰竭风险较高的老年人在寒冷、雾天以及高气压天气的时候尽量避免出门,还提醒医生注意天气变化对患者病情的影响。

根据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和舍布鲁克大学的研究团队,多关注寒冷天气和心脏衰竭之间的关联可以拯救生命,并减少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高昂花费。该研究已发表在近日的《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上。

拉瓦尔大学的Pierre Gosselin说:“我们的研究表明,寒冷和高气压天气可以导致心脏衰竭患者住院甚至死亡。我们知道,医生们在治疗心脏衰竭患者或给他们提供建议时很少关注天气情况。通过气候变化而导致的温度大幅波动,我们想要证明天气是如何影响心脏衰竭的。”

研究人员对112793名年纪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研究,他们都在2001至2011年间被诊断患有心衰。在为期635天的研究期间,受测者们的身体状况被监控,温度、湿度、气压、空气污染等指标也被测量。数据表明,在冬天(10月至4月),患者住院和死亡的风险比夏天(5月至9月)更高。

平均来看,温度每下降1°C (1.8°F),因心脏衰竭而导致的住院或死亡就会增加0.7%。气压每增加1 kPa,风险也会增加4.5%。

过去也有研究发现温度下降与心脏病发病机率之间存在关联:在瑞典,一项覆盖280000人持续16年的研究发现,天气越冷,心脏病发病数量越多。

这项发现与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人群中得到的研究结果一致,其中包括那些有心脏病史的老年人。

关于温度降低和心脏病风险增加的研究一直持续到今年,因为要考虑气候的变化,所以科学家们想要尽可能多的收集数据,尤其是关于那些最容易患病人群的数据。

至于说为什么会存在这种关联,我们知道身体对寒冷的自然反应:我们的心脏跳动得更快以使我们保持温暖,身体也会使动脉绷紧以应对寒冷,降低皮肤的热传导并升高血压。

此外,为应对寒冷而产生的激素变化会使血液更容易凝结。随着温度下降,任何生物学变化都会引起心血管问题,甚至可能使病情恶化。

研究人员之一Moman Mohammad说:“对于大部分健康人来说,身体能够良好地耐受这种应对寒冷的机制。但是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人群来说,就有可能引起心脏病。”

在科学家们进一步弄清楚寒冷的天气为什么会增加住院和死亡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注意到天气变冷所带来的危险,使自己保持温暖。

对于这个加拿大的研究团队来说,还需要考虑到目前地球上极端天气越来越多的情况。作者们在论文中写到:“考虑到气候变化的大背景,这项研究对于监控公众健康尤其重要。”


中国生物技术网诚邀生物领域科学家在我们的平台上,发表和介绍国内外原创的科研成果。

注:国内为原创研究成果或评论、综述,国际为在线发表一个月内的最新成果或综述,字数500字以上,并请提供至少一张图片。投稿者,请将文章发送至weixin@im.ac.cn

本公众号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办

微信公众号:中国生物技术网

回复关键词热点”可阅读热点专题文章,包括“施一公”、“肠道菌群”、“肿瘤”、“免疫”和“健康”

热文TOP10(统计周期:2016.5.1-2016.7.10)

直接点击文字即可浏览!

1、PNAS:午睡会增强记忆力

2、韩春雨:科研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

3、减肥的终极奥义:训练大脑,而非锻炼身

4、20、30、40岁,新陈代谢如何改变? 

5、科学揭示:一杯酒下肚后...
6、体育运动如何使大脑更好地运转
7、意想不到的发现:癌细胞转移的最新观点
8、关于IQ的9个事实
9、第一个抗衰老医学试验在狗身上成功!
10、一包33岁的垃圾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