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政经社
政策前沿 财经动态 思想社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本地宝  ·  北京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年内完工! ·  2 天前  
北京本地宝  ·  接下来的北京好美!2025春日赏花时间表来啦! ·  3 天前  
最爱大北京  ·  这届退休老人,真有钱!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政经社

中美世纪博弈一年半:复盘与前瞻

政经社  · 公众号  ·  · 2019-11-27 12:13

正文

本文来源:亚当斯密经济学

中国人民清楚自己有什么、要什么、准备付出什么。

——王岐山



作 者 | 刘胜军
2019 年 11 月 21 日,由彭博(Bloomberg)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共同举办的 2019“创新经济论坛”在北京雁栖湖畔举行。创新经济论坛是应时代变局而生。论坛的发起人、彭博社创始人布隆伯格这样解释论坛的初衷:
在特朗普政府主要关注的问题上,我们现在跟中国不在一个频道上,美国除了更好地理解中国以外,别无选择
不久前, 彭博社创始人布隆伯格先生正式宣布加入 2020 美国总统大选
此次盛会汇聚基辛格、保尔森等权威人士,为复盘 2018 年以来的中美世纪博弈提供了一个绝佳场合。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理性、睿智、坦诚、负责任 的声音尤为可贵。
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
• 历史经验一再证明,面对困难和挑战,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只有敢于创新、勇于变革,才能 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们要 认清潮流 ,以全人类命运与共的视野, 科学理性地做出抉择
没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现代化是顺顺当当的。中国人民清楚自己有什么、要什么、准备付出什么
• 中国人民愿与世界人民一道,探索破解“ 洽理赤字 ”的新途径、破解“ 信任赤字 ”的新办法、破解“ 和平赤字 ”的新思路和破解“ 发展赤字 ”的新办法。
96 岁高龄的基辛格:
• 中美现在只是处在“ 冷战的山脚 ”,双方还来得及展开政治对话以化解矛盾。但倘若允许热战爆发并失控,后果将比第一次世界大战还严重。 由于中国和美国都具备不被击败的力量,因此局势的升级不会自动封顶
• 如果两国领导人习惯以中美冲突的视角看待世界所有问题,这将对人类构成非常大的危险。
中美关系如今的紧张局面,既不是美国造成的,也不是中国造成的,而是历史造成 。局面改变了,两国必须诠释新局面,目前还无法重塑曾经以积极方式相互对待的关系,所以 贸易谈判成了管理关系的替代品
美国前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Charlene Barshefsky):
• 中美双方的战术性举措可能可以在短期内缓解紧张气氛,但无助于解决已经暴露出来的根本性分歧。 中国与西方过去 20 年小心翼翼地处理关系的做法已经不再奏效,中西方需要一套更行之有效、更务实的框架 ,来应对当前的复杂局面。
• 不允许上诉机构任命新法官以及说可能不通过WTO预算的这种行为,会让人觉得这届美国政府是在试图 让这个组织挨饿 stave the organization 若到 12 月中旬还看不到上诉机构任命新法官,对于国际贸易而言,这将是非常混乱的 ,这意味着将没有规则、没有法律、没有标准、没有一致性,该(WTO)系统没有可靠性,且将酝酿系统中的灾难性后果。
• 显然, 特朗普不是多边机构的拥护者,除了一对一,他对哪种方式都没兴趣 因为这(一对一)是他认为能保持(谈判)杠杆的唯一方法。
最重磅的无疑是保尔森基金会主席、美国第 74 任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的开幕演讲:
• 如果你们和我有什么共同点的话,也许在过去的一年,你们也是 怀着惶恐的心情在观察全球经济 。说实话,形势不容乐观。
▲黄金走俏
• 我们这些终生与市场、商业和经济打交道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只有长久和持续的竞争才能为一家企业或一个国家创造最好的长期效益。 真正的竞争需要公平的环境,让所有市场参与者都平等竞争
• 关心全球经济形势的我们,应该担忧军事领域竞争的 零和博弈 思维正在取代正常经济领域竞争的 正和博弈 思维 。某些政客似乎忘了一个事实,贸易、跨境投资和金融可以使多方受益。
• 现在流行的将贸易、跨境投资和金融军事化的思维摈弃这些共同利益。随着中美两国在货物、资本、人员和技术流动这四个领域脱钩的压力越来越大,经济铁幕就会落下。今天, 我心情沉重地说,这种对北京和华盛顿的压力在过去一年并没有减轻 。实际上,压力反而增加了。
• 如果中美两国之一试图将全面脱钩强加给第三国,其他国家肯定不会效法。这样,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会面临将自身孤立于世界的风险。
作为一个美国人,我坚信是我的国家的开放性让竞争之火燎原,而正是激烈的竞争使美国经济成为全世界羡慕的榜样
• 我多年来一直反对限制竞争的行为。 说到底,这才是我认为全面 脱钩 的论调值得担忧的原因
• 我对彭斯副总统在上个月的公开声明表示欢迎。 他说特朗普政府实际上并不把与中国 脱钩 作为战略目标 。脱了钩的经济体注定会陷入多维度的冲突。
当然,在一些直接与国家安全相关或体现国家优势的关键领域,脱钩和保护是必须的

• 和许多人一样,我希望很快就能成功完成中美贸易协议第一阶段的谈判,这是全世界翘首期盼的结果。不过, 即便谈判完成,故事也还没有结束 ,谈判代表和在座各位都知道是什么原因。
一部分关税很可能被保留,认清这一点很重要 。因此,货物流动的脱钩趋势还会继续,原因是经历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惨痛失败的打击后,关税这个概念重新获得了合法性。1930 年美国灾难性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的发起人一定会欣喜若狂。
• 实际上,过去一年由于对签证、人员交流及学生和学者间互动的限制,人员的流动已经受阻。对此,双方都有很大责任。
▲55 岁的美国华裔物理学家张首晟跳楼自杀
• 对中国而言, 建立更加高效、符合全球最佳实践的市场,将改善中国投资者和储户的金融安全,并提高中国资本配置的效率 。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波动性和不稳定性。中国在 2015 年遇到的最严峻挑战就是由波动性和不稳定性引发的,未来如果中国资本市场承压,同样的挑战还会再次出现。
• 中国需要抵制保护国内企业的防御式诱惑。实际上, 中国企业如果能和最优秀的外国企业竞争,它们会变得更加强大。因此,从促进竞争到吸纳最佳实践,金融开放都符合中国的 利益
• 华盛顿也需要抵制某些诱惑。 通过让中国企业从美国交易所退市来达到使中国与美国市场脱钩的目的是个糟糕的主意 。从被动投资中国企业中获得的养老基金不仅有所收益,最终也有助于美国人民更舒适地享受退休生活。 这样做最终会威胁到美国在金融领域的领导地位以及纽约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 。东京、伦敦和新加坡等其它金融中心将从中受益,长期来看上海也会受益。
• 2008 年的金融危机原本很可能与大萧条一样,甚至更加严重。但是,正因为我们能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主要经济体协调货币和财政政策,我们的应对措施才更加有效。 当下一次危机来临的时候,如果世界第一大和第二大经济体间缺乏协调机制,我们将会后悔不已 。而危机肯定会到来,因为金融危机不可避免。
▲次贷危机中的保尔森、伯南克、盖特纳
• 别忘了中国是美国国债的主要买家和持有者。这有助于支持美国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并支持我们的支出和储蓄上的缺乏。 中国在这里作出的决定可能会极大地影响利率和我们处理财政赤字的能力
▲中国持有美债意愿降低
• 金融服务行业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很难获取在美国交易所上市的中国企业的资料。 如果中国允许上市企业会计监督委员会到中国会计师事务所检查工作,就能够建立投资者对这些上市中国企业的质量和透明度的信任和信心
• 如果我们切断彼此间的联系,并禁止技术交流,全球的创新生态系统就会分崩离析,而且还会阻碍大量有可能改变世界的基础研究。我们还会有永久地瓦解监管基础的风险,破坏将各个经济体联系在一起的供应链,而这是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引擎之一。 最糟糕的情况是我们最终会陷入全球标准竞争的泥潭而一筹莫展,从而使整个世界分裂为不同的技术阵营
• 据我所知 没有任何国家准备放弃与中国的商业和技术联系。如果其他国家选择了中国的标准,那就只有中国才能进入这些市场,而美国就只能坐冷板凳了 。反之亦然,所以中国也将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中国对其不愿意开放国内标准架构的决定需要三思。中国应当允许外国技术参与实质性的竞争,并慎重考虑是不是所有技术都一定要实现本土化。
总有一些技术突破对我们自身的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必须得到保护。作为美国人,美国的国家安全对我来说重于一切 。但是,一些技术还具有广泛和有益的商业应用潜力,封锁这些技术就可能将经济领军者的地位让给作为竞争对手的企业和国家。由于任何一国的国家安全最终取决于其经济竞争力,所以在对技术保护进行权衡时必须格外谨慎。
• 在华盛顿和北京都为了赢得 5G 电信基础设施的未来而相互竞争的当下,在技术领域,除了须确保绝对安全的通讯骨干技术外, 我们至少应当争取一定程度的互操作性 technology interoperable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