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基础:自建供应链,与望湘园联合采购
生鲜半成品O2O壁垒:精细化运营能力
半成品生鲜O2O平台自己搭建供应链结局大多悲剧,比如美味七七便因大规模自建仓储物流,在亚马逊停止资金补给之后倒闭,这样重资产的模式并不好走,但依然有人在坚持,比如我厨网,但其坚持也有自身的基因因素。
2014年12月,“我厨”由望湘园和复兴谱润、新天域投资联合孵化成立,“我厨”的班底源于餐饮企业望湘园,我厨网的CEO柳智同时也是望湘园的董事长,这就注定我厨在供应链上会和望湘园全国餐厅密切关联。
作为餐饮行业的大佬之一,望湘园早就自建中央厨房体系以降低仓储成本,CEO柳智发现这个运营模式可以对接到生鲜行业,解决生鲜产品本身的高度非标和高度易腐、易变的技术难点,于是成立了我厨网。2015年3月正式上线后,我厨网曾先后获得来自望湘园的共计5000万元资金投入。
即使到2016年1月“我厨”开始独立于望湘园运营,我厨依然拥有望湘园的基因,创始团队有在供应链、生鲜加工和中央厨房的深耕经验,在巨头们才敢涉足的全球采购、源头直供和大型优质农产品基地合作等模式上发力,几年后终于获得成本优势。
相对于其他小型半成品生鲜O2O平台,这种自建规模化中央厨房、自有冷链物流的重模式,的确可以增加产品和平台的壁垒,节省中间供应商预处理的高额成本,但却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支持。
不过,我厨作为兄弟公司,可以与望湘园一起集中采购,共享仓储以及协同损耗,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成本。此时,大量获取C端用户就成了第一要务。
所以,我厨将更受用户欢迎的家常菜作为首要产品,做全品类、一站式食材采购,并不断根据市场需求,推出如餐馆菜、西餐、宝宝餐、简易DIY烘焙、懒人菜、日韩料理等满足精准客群和场景化需求的净菜商品,其平均客单价已经超过了100元,这就带来更高的毛利空间,同时个性化也可以降低生鲜商品非标准化带来的经营风险。
半成品净菜还牵扯到食材、配料选择的地域性问题。我厨的模式是,超过60%的果蔬由周边的生产地直供到中央厨房,小品种菜来自上海江桥批发市场,针对上海市场做高壁垒品类。通过中央厨房以及上下游供应链的协调来降低成本。
结语
从2014年开始,第一波生鲜O2O平台大部分都宣告失败。在后继者不断尝试突破半成品生鲜O2O的困局时,基于品类而产生的渠道优势,具有供应链背景的企业开始冒头,成为后来居上的市场潜在收割者。而最初做供应链坚持下来的企业也开始逐渐找到盈利模式。
筷玩思维认为,如何更贴近目标顾客,如何培养忠实用户,提高消费频次,降低履约成本,也将成为新一轮竞争中的关键因素。
随着90后、00后成为消费主力,对价格的敏感度降低,逐渐壮大的中产阶级家庭对餐饮安全优质、营养健康、方便快捷的生鲜半成品的需求,半成品食材供应链行业面向个人及家庭消费者的市场已经开始进入了白热化竞争态势。
伴随着电商巨头进入、VC追捧、消费升级,中国生鲜半成品行业即将面临格局重塑的战略机遇,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盈利难的困境终将要被更精细的成本控制和产品、客户运营所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