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网络,被铺天盖地的「MBTI人格类型」覆盖,四个字母的组合成了“社交密码”。
上一次这么风靡网络的话题,还是网易云的「人格主导色」。
“@Empty 的主导色是金+橙。从长期性格数据的特异性来看,37.46%的人特别喜欢金+橙。也就是说,在中国每3个人中就会有一个喜欢你!”
如果你了解心理学,会知道:这是
巴纳姆效应(
Barnum effect
),
人们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人格描述,并认为它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人格特点——即使这个描述内容空洞。
如果你了解传播学,会知道:人们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性格类型 ,将自己归入不同的群体,再通过与相同群体的情感交换完成传播的仪式,形成
“互动仪式链”。
传统社会,成员之间的身份认同有较强的稳定性和限制性;但在互联网时代,大家处于“流动空间”中,社会成员的认同花费时间越来越短。大家的认同是主动性、建构性的。MTBI性格测试,能快速让人们寻求和自己相似的“圈层”。
这种
对群体、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关注,是社会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最大特征。
为什么打印店的老板很多是湖南人?
外卖骑手,如何被外卖平台通过“算法”一步步蚕食空间?
我们究竟为什么,要结婚?
北平黄包车夫,是什么样的生活状况?
在北平的平民,生活费有多少?
人民公社制度下,农民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
社会学从现实出发,
问出了许多我们想问、但没来得及深究的“为什么”,
并
用学科方式给出了解答。
但很多时候,人们只是接受了社会学的话题,
并未真正了解这个学科,
也未曾获得它的思考方式。
三联中读推出精品课程
《社会学看中国:开启现实问题的10把钥匙》,
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
上好“社会学第一课”。
限时半价
特惠
99
元
原价198元
特惠时间:6月17日-6月22日
18世纪后半叶的西欧,政治革命造成社会秩序动荡不安,产业革命使得农民、手工业者和其他小生产者破产,人们的生存境遇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社会学因应现代危机而出现,就是要重新组建人与周遭事物的关系与联结。
自诞生后,社会学便不断对社会思想、制度产生影响。即使很多人没有系统学习过社会学,
许多社会学家,也已经是我们的“老熟人”了。
社会,即联合起来的单个人,是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
个人结合在一起形成社会时,就诞生了超越个人意识的集体意识,这种集体意识塑造了社会事实。
20世纪初,中国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
以吴文藻为代表的的一代知识分子,
立志要用社会学的眼光和方法,改造当时的中国。
费孝通、林耀华、瞿同祖、李安宅等社会学人才,
探索如何将西方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同中国本土相结合,对宗族礼法、乡土社会进行了详尽深入的考察。
百年来,
差序格局
、以礼入法、宗族传统、人情面子等议题的研究,
在这片土地上不断深入,成为认识中国的绝佳切口。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家庭就是这样一种生活圈子,是围绕着一个由习俗、责任、感情和欲望所精心平衡的人编织的强有力的网。抽掉家庭的一员、扯断他同其他人、其他人同他维系在一起的纽带,家庭便面临危机。
身处现代社会,我们习惯了“两点一线”“三点一线”的生活、工作。
算法精心匹配的推送,成为许多人了解世界的窗口。眼界和思维,似乎都是隔了层屏幕获得的。
你离“接地气”的生活有多远?你离其他群体的真实生活境况,又有多少距离?
社会学研究者们投身一个个田野调查,与不同的群体“零距离”接触,为你呈现社会最真实的样子。
“美术馆里的保安”“凌晨街头的清洁工”“穿梭在商圈的外卖员”,这些离我们最近又最远的人群,是什么样的生活状况?
了解了这些生动的接触,你会获得更多的同理心、感悟力。
社会学不会直接给你答案,但
能告诉你思考的方向和逻辑。
通过表面的喧嚣热闹,
摸清背后的规则、秩序、利益、关系,
我们能对事物有更清晰的认知和把握。
前段时间高挂热搜的
“月入一万在我国是什么水平”,
从侧面反映出:我们
都对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阶段高度关心。
作为研究社会群体、关系的学科,
社会学能让你迅速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这样,
“我是谁”“我在哪儿”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限时半价
特惠
99
元
原价198元
特惠时间:6月17日-6月22日
《社会学看中国:开启现实问题的10把钥匙》,
带你走近这个与社会密切接轨的学科,
看懂中国,也看懂身处其中的自己。
这次,我们邀请来自国内社会学研究重镇——北大、清华、社科院、中山大学等高校和机构的学者,联合国家级课题研究一线专家,组成国内顶尖学术阵容。
专业内容结合个人研究经历,为你呈现有料又有趣的社会学专业课。
偷偷说一句,前期沟通时,一位主讲人老师得知这次课程的阵容后,是这样的反应:
可以说,听这门课的人,不仅免除了各顶尖院校的入学考试,还省去了排队占座的过程,直接坐到教室第一排,听诸位大神讲课!
可要说让人同时获得学术视角和眼光,那就马虎不得了。
这门课程,
兼具系统性和完备性,
不仅告诉你那些看懂社会的关键问题“是什么”,主讲人还会手把手教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