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德慧智
品读道德根文化图书,饮用传统文化源头甘泉
51好读  ›  专栏  ›  德慧智

“修之身”正确地解读早期人文之文——夏至的寻根探源

德慧智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17-06-23 17:46

正文

干支纪年:丁酉年 丙午月 辛巳日


(一)“夏”的字源与字义


“夏”的字源字义,请参见本书《立夏》篇。


表4-1夏的字形演变

甲骨文

金文

篆体

楷体

(二)“至”的字源与字义


表4-2至的字形演变

甲骨文

金文

篆体

楷体

至,是到来、到达的意思。《说文解字·卷十二·至字部》从智识哲学文化和意识哲学文化层面的解析是:“至,飞鸟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犹地也。象形。不,上去;而至,下来也。凡至之属皆从至。”至,是向下法于地的得一;不,则是向上法于天的得一。


图4-3朱雀


意识哲学文化认为,甲骨文的“至”、金文的“至”、小篆的“至”,都是飞鸟向下落地,错矣!因为应该是体内心中质象的羽虫之王凤凰鸟,这个物元1在心中显出质象以后,飞翔下降到了自己的地——体内之地上!至,是体内心肾能量合一过程中,阳中之阴离析生成的质象变化,通过物元的凤凰鸟进行具体表达示现。我们的祖先没有离开修身文明文化的内证基础而创造文字,所以,很多的文字在它们还是“文”的时候,所表述的大多数都是对内天地情景和变化的真实记载。因此,只有“修之身,其德乃真”的人,才能正确地解读早期人文之文的文义。虽然后来在智识哲学文化时期、意识哲学文化时期,无论是“至”还是“不”,其意思都已经完全意识化了,变成了意识上的形容等等,但是我们千万不能够忘记智慧的祖先们曾经是用“修之身”的“人文”实证而创造了这些最优美的文字;祖先们是在形象地描述内环境,想通过这些美丽的图画而将生命的真相告诉自己的子孙后代。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掌握这些“修之身”的深刻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掌握在意识哲学文化时期,它所衍生而成的一些已经不是文义的拓展性的字义。


至,为到。例如:自始至终,从古至今,至于,以至,甚至;至,还有极、最的意思:至少,至亲,至交,至诚,至高无上,至理名言。夏至之“至”有三义:一以明阴阳气之至极,二以明阳气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


《康熙字典·未集下·至字部》:


“至;《说文》飞鸟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犹地也。象形。不上去而至下来也。《玉篇》来也。《诗·小雅》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礼·乐记》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注》至,来也。


又《玉篇》达也,由此达彼也。《书·无逸》自朝至于日中昃。《诗·小雅》我征徂西,至于艽野。


又极也。《易·坤卦》至哉坤元。《注》至谓至极也。


又《系辞》易其至矣乎。《庄子·逍遥游》故曰:至人无己。《注》至极之人。


又善也。《礼·坊记》以此坊民妇犹有不至者。《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覆之而角至。《注》至,犹善也。

又大也。


又《易·复卦》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注》冬至,阴之复也。夏至,阳之复也。《正字通》夏至曰日长至,是日昼漏刻五十九,夜四十一,先此漏刻尚五十八。日之长于是而极,故曰日长至,至取极至之义。吕览十二纪:仲夏月,日长至是也。冬至亦曰日长至,是日昼漏刻四十一,夜五十九,过此昼漏卽四十二刻。日之长,于是而始,故亦曰日长至。至取来至之义。礼郊特牲曰:郊之祭,迎长日之至是也。然吕览于仲冬则又曰日短至。黄震曰:世俗多误冬至为长至,不知乃短至也。据此说,短至宜为冬至,亦谓之日长至者,阳之始长也,扶阳抑阴之义也。


又至掌,虫名。《尔雅·释虫》蛭蝚至掌。《亢仓子·臣道篇》至人忘情。


又《集韵》《韵会》徒结切,音咥。单至,轻发貌。《列子·力命篇》墨杘(chì)单至。


又《韵补》叶职日切,音窒。《诗·豳风》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埽穹窒,我征聿至。


又叶章移切,音支。《梁武帝拟古诗》日期久不归,乡国旷音辉。音辉空结迟,半寝觉如至。叶上期丝。”


(三)夏至的词义


“四立者,四时之节气也,丑之终,寅之始,则为节。月之半则为中。二分者,阴阳相半之谓也。二至者,至有二义:子至巳为六阳,午至亥为六阴,至者介乎巳午亥子之间也。冬至亥阴极,故曰子,子者止也,阳于此生,故亦曰至。夏至巳阳极,故曰午,午者仵也,阴于此生,故亦曰至。”

——《命理探源·卷一》


在年度周期律中,包含着夏至和冬至两个重要的节气,古代圣悊依据修身对身内物元羽虫之王凤凰的出现和时间的度、数的观察,发现心阳中真阴能量的升降变化,是以物元的凤凰在内天地之间的落与起为标识,因此依据这一“人文”现象而创造出“至”的象形表意之文。


夏至表明四时之度中最热的“时”区间即将到来,这是我们研究夏至时首先应当掌握的内容。


《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间则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此时,南半球正值隆冬的冬至时节,刚好相反。


摘自 :《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夏》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阅读原文 来购买此书!


夏至正午时  立竿不见影——夏至的天文内涵

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民俗篇

更宜调息静心 常如冰雪在心——夏至的正善治养生

夏季养生的关键,就在于调养好心肾这一对火与水——夏至口识养生

心中阴火邪风的清理导引方法——夏至身识养生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夏至简述

身内阴阳二炁能量的运动,如果高度接近自然规律就会健康——夏至物候

如何学习中医才不会觉得太过复杂和庞大——芒种以后“霉湿之为病”的方法论

帛书《德道经》与通行本《道德经》诵读效果的天壤之别——启动先天肾气!

为什么古人说“修道者多如牛毛,成功者凤毛麟角”——揭秘帛书《德道经》与通行本《道德经》的能量差异

《德道经》是无上瑰宝

大人都读不懂经典 为何要让孩子诵读?

经典诵读是中国古代教育学习的根本方法

“可”字,在古代就是开口诵——老子德道经中的“可”

“国学” 这么热!你选对了吗?——学“国学”要寻根

帛书《德道经》,是当仁不让的首选慧性经典诵读教材

何谓“健康”?

黄帝内经中的作息与人们的健康

东西方文化的区别就像我们吃中西餐一样

老中医告诉我们该什么时候起床和睡觉——一日之四时与生命健康

原来“经典”是有层级之分的——哪我读的是经典吗?

孔子问道于老子——是对道德文化的实践与求索

古代教师节是哪一天

“教师”的古今称谓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修身明德是教育的本质要求

如此逼着孩子们辛苦……真是有点悲哀!——慧与智同步开发是民族教育的根本

用经典中丰富的精神营养,滋养孩子们久已饥渴的慧识和智识——慧与智同步开发是民族教育的根本

引导孩子掌握全面而准确的诵读方法

如何解决诵读与学习冲突?

赚钱别忘了身体要健康——伏羲黄老思想的养生方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