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及医疗行业正经历着快速发展与健康发展并重的历史阶段。
预计2024年至2030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稳定在10%~15%之间;到2030年,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5万亿元。2023年,在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管线交易中,中国已经成长为除美国之外最大的产品/技术输出国,管线交易数量达143条,仅次于美国
[1]
。
从药品的研发、临床试验的严谨开展,到上市审批的严格把关;从医疗机构的合规运营、医疗纠纷的妥善化解,到医保政策的精准落实,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法律服务生态日趋完善。
与此同时,医疗监管体系不断完善。自2018年国家医保局正式成立以来,医保领域的监管力度如同拧紧的发条,持续强化。这一变革催生了大量法律服务需求。
2024年12月,律新社研究中心在
《精品法律服务品牌指南(2024):生物医药及医疗领域》
调研中,邀请在医药健康法律服务领域深耕20年的
第五届“东方大律师” 、上海联合(临港新片区)律师事务所主任卢意光律师
,分享对生物医药及医疗法律服务发展变迁的观察与服务领域的机会洞察。在他看来,中国生物医疗法律服务事业发展迅速,新问题层出不穷,立法滞后性依然存在。作为生物医药及医疗领域的律师,肩负着更大的责任与使命,需要深入钻研行业规律、技术特点以及背后蕴含的法律原则,提供既合理合法又切实可行的法律意见,促进健康产业真正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