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史知识
1981年创刊,坚持“大专家写小文章”的办刊宗旨,作者队伍荟萃了全国一流文史学者,从不同角度、以多样手法,深入浅出地介绍、评述优秀传统文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潘威 :中国历史地理学数字人文发展报告 ·  4 天前  
安徽省教育厅官微  ·  唐诗宋词里的安徽·第25篇 ·  2 天前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学者的2024】韩鼎:寻龙问古赞盛世 ·  2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曹操手下名将如云,真正被重用的却只有四位,五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文史知识

文史知识 | ​​​张习孔:戏曲中的孔明先生

文史知识  · 公众号  · 历史  · 2020-02-14 16:03

正文


千余年来,我国各族人民一直把诸葛亮(字孔明)视为智慧的化身,对他备加礼赞。宋元以后,平话、小说、戏曲不少取材于三国故事,诸葛亮更成为其中最活跃的人物之一。诚如唐代大诗人杜甫所说:“诸葛大名垂宇宙。”历史上很少有人能同他的名字相比;而戏曲舞台上孔明“羽扇纶巾”的形象,至今仍令人悠然神往。诸葛亮之所以深入人心,受到尊敬,是与他一生的政治活动分不开的。
《三国志》作者陈寿称赞诸葛亮的治绩说:“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使蜀汉成为当时三国中政治最为清明的一国。诸葛亮死后,“百姓巷祭,戎夷野祀”(《三国志》裴注引《襄阳记》),可见其政治措施,博得人民的爱戴。孔明先生为后世所敬仰,决非幸致。
三国戏主要取材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该书的题材来源,大部分是出自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所作注解中引用的野史杂记;小部分则是作者根据民间传说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补充上去的。在罗贯中编写演义之前,三国故事老早就在民间流传。唐人李商隐的《骄儿诗》中说:“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可见三国英雄的故事孩童皆知,且传播得十分普遍。宋代已有专讲三国故事的民间艺人出现,但都没有记录下来。今天所能见到的只有元朝至治年间(1321—1323)刻印的一部《三国志平话》,可能就是依据宋元时民间艺人口头讲述而略加整理的。罗贯中编著《三国演义》,曾多方面吸收了前人的成果,除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小说外,还有诸宫调和杂剧也有不少是演唱三国故事的。此外,还有歌咏三国故事的元代诗歌。这些都被罗贯中当成写作的素材。
三国戏中最多的是有关诸葛亮和曹操的。关于以诸葛亮为主要角色的京剧就有二十多出,如《三顾茅庐》《博望坡》《火烧新野》《群英会》《借东风》《火烧战船》《卧龙吊孝》《八阵图》《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祭泸江》《流言计》《天水关》《骂王朗》《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斩王双》《割麦装神》《战北原》《胭粉计》《七星灯》等。其他地方剧种如徽剧、汉剧、滇剧、川剧、湘剧、桂剧、豫剧、秦腔、晋剧、越调、粤剧、河北梆子、同州梆子和上党梆子等也多有同样内容的剧目。

下面就几个主要剧目,从历史和戏剧两方面及其演变发展试作说明。
一 《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一名《卧龙岗》,见《草庐记传奇》及《三国演义》第37回。徽剧有《三请诸葛》,青阳腔有《三请贤》,汉剧、滇剧、川剧、秦腔、豫剧、河北梆子、同州梆子都有此剧目。
剧情大意是:汉建安十二年(207),刘备因徐庶、司马徽均举荐诸葛亮有定国安邦之才,特同关羽、张飞前往卧龙岗顾访;连去二次皆徒劳往返,第三次始得相见。诸葛亮向刘备讲述天下大势,并教刘备取荆、益二州作为立业之基。刘备敬服,恳请其出山相助;诸葛亮为刘备的真诚所感动,允其所请。
这些戏中所演内容及人物,是有史实依据的,与《三国志·诸葛亮传》及诸葛亮所作《出师表》的内容大致符合。只是传统剧《三顾茅庐》中的孔明由老生扮演,早年马连良曾主演过此剧。但就历史实际而论,诸葛亮初出茅庐时,仅26岁,比东吴的周瑜还小7岁,而戏中的诸葛亮,则是一个带髯的老生。

明《诸葛武侯出师图》

二 《群英会》
《群英会》是一出流传很广的传统老戏,一名《草船借箭》,故事来源于《三国演义》第45至48回。除京剧外,徽剧、汉剧、滇剧、湘剧、豫剧、秦腔等剧种都有此剧目,川剧有《苦肉计》,河北梆子有《蒋干盗书》,同州梆子有《打黄盖》。
剧情大意是:三国时,孙、曹对峙于赤壁,孙、刘联合抗曹,刘备派诸葛亮到东吴出谋划策。曹操令蒋干过江劝降,东吴大都督周瑜略施小计,借蒋之手盗走假书,使曹操受骗杀死水军首领蔡瑁、张允。水上交战,吴军缺箭,诸葛亮草船借箭。周瑜用苦肉计责打老将黄盖,黄诈降曹操。庞统又献连环计,使曹军连锁战船,以利吴军火攻,最后导致曹军大败。
这出戏系生、净、丑合作戏,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肖长华、叶盛兰等合作演出,极为精采。剧中《草船借箭》一段情节,突出表现了诸葛孔明的超人才智。《草船借箭》这一历史故事虽然出自《三国演义》,但还是有历史依据的。《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建安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今安徽无为东北),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裴注引《魏略》曰:“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罗贯中在撰写《三国演义》时,为了突出孔明的神智,可能把孙权受箭的史实,移植在诸葛亮身上,而写成了《用奇谋孔明借箭》一个回目,因而成为后来戏剧家编写此剧的材料来源。

《群英会》中马连良饰诸葛亮、叶盛兰饰周瑜、谭富英饰鲁肃、裘盛戎饰黄盖剧照
早年自《群英会》接《借东风》《火烧战船》《华容道》有连演者,称全部《三国志》。
这出戏中除诸葛亮、鲁肃、曹操、周瑜、黄盖等主要人物外,还有一个以文丑应工的蒋干。蒋干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没有传。后来裴松之为《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作注时所引录的《江表传》中,对蒋干其人及渡江游说周瑜的情况介绍得很完整,谓“(蒋)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从这一段记载中便可以知道蒋干是一位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的才子,而并非如舞台上出现的容貌寝陋、鸡鸣狗盗的丑角形象,这样的舞台角色,使戏剧的演出生动有趣。
三 《卧龙吊孝》
《卧龙吊孝》又名《柴桑口》《孔明吊孝》,是一出传统的老生戏;略见于《三国演义》第57回,情节小有出入,为著名京剧须生言菊朋的代表剧目。川剧、秦腔、同州梆子、淮调有《诸葛亮吊孝》,滇剧、汉剧、豫剧、晋剧亦有此剧目。

言菊朋剧照
该剧的剧情是:东吴大都督周瑜被孔明三气吐血而亡。消息传到东吴,周的夫人小乔失声痛哭;东吴的将士亦异常悲愤,发誓要为周瑜报仇雪恨。正在这时,诸葛亮偕大将赵云来到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吊祭。灵堂外埋伏下众多兵将,只等小乔掷杯为号,众将一拥而上杀死孔明。孔明至灵堂内,读罢祭文,又用〔反二黄慢板〕的唱腔哭诉今后不能再合力抗曹之憾,情意恳挚,深深感动了小乔和东吴将领。这时,探马来报,曹军要来进犯,这使东吴人士更加感到孙、刘联盟的必要,终于化干戈为玉帛。诸葛亮在赵云的保护下,安然返回荆州。
该剧表演的内容,并不见于史书记载,诸葛亮去柴桑吊孝,乃是小说和戏剧家根据事物发展的可能性编造出来的,然而,它又是符合历史的本质真实的。根据历史记载,联合孙权,共抗曹操,是诸葛亮最基本的战略思想。早在“隆中对策”中,孔明曾说了这样一段话:“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这里,诸葛亮正确地指明了当时的形势,所以,当时他主张刘备夺取荆州,再向西发展,占据益州(今四川一带),造成三分天下的鼎足之势。孔明的这一主张,被刘备所采纳;以后,诸葛孔明一直为实现他的这一战略思想而努力。在赤壁之战中,由于孔明的努力游说,终于建立了共同抗曹的孙刘联盟,因而取得这次战争的胜利。后因争夺荆州,双方失和,刘备因伐吴失败病死,诸葛亮为了贯彻他的既定国策,乃“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
《卧龙吊孝》这出戏,表现诸葛亮不顾个人生命危险,亲去柴桑为周公瑾吊孝,以挽救孙、刘两家岌岌可危的联盟。从这点来说,与上述蜀方既定国策是相一致的。因而,该剧也就不能认为完全是凭空虚构,而是符合历史本质和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的。
四 《失空斩》

于魁智在京剧《失空斩》中扮演的诸葛亮


《失空斩》是一出享名已久的传统戏,也是老生的重头戏,京剧和许多地方戏如徽剧、川剧、湘剧、晋剧、秦腔等都保留这一剧目。
该剧的剧情大意是:三国时期,蜀、魏对峙。这时,刘备已死,后主刘禅嗣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政事无论巨细,皆由亮定夺。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亲率蜀军攻打祁山(今甘肃礼县东);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均叛魏响应诸葛亮,关中震动。魏明帝派司马懿率领二十万人马迎战。
街亭(今甘肃秦安东北)是两军争夺的一个军事重镇,也是通往汉中的咽喉要地。马谡主动请缨,镇守街亭。临出发前,诸葛亮再三嘱咐马谡要靠山近水来安营扎寨,并派上将王平相助。但马谡刚愎自用,到达街亭后,违背孔明的节度,竟擅自作出在山顶扎营的部署;结果被魏将张郃所破,街亭被魏军占领。马谡失守街亭后,司马懿率领大军直奔诸葛亮的驻地西城(今甘肃天水西南)而来。

当时蜀将赵云、邓芝、魏延等皆被调遣在外,西城空虚。诸葛亮急中生智,设下空城之计,命令大开西城四门,自坐城楼,饮酒抚琴,悠闲自得地等待司马懿大兵的到来。司马懿兵临城下,见状疑有伏兵,不敢轻易进城,下令全军后退40里。及探明西城果然空虚,再来攻取时,诸葛亮已将大将赵云调回,中途截击,司马懿大惊退走。随之诸葛亮亦退到汉中,挥泪将马谡斩首;同时,上表后主,自贬用人不当之失。
这出戏分为《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三折,全部演出时,简称《失空斩》。过去许多头牌老生,都擅长此剧,如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等著名须生,都演过《失空斩》全剧。“城楼”一场后半,诸葛亮和司马懿对唱,是全剧的重点;特别是诸葛亮的〔西皮慢板〕和〔二六〕那两大段唱腔,尤为脍炙人口。前辈艺术家谭富英和裘盛戎演出此剧时,由于两人工力悉敌,相得益彰,总是博得满堂彩。

谭富英《失空斩》剧照

余叔岩早年与已故著名诗词家、文物收藏家、前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张伯驹先生交谊甚笃。张酷嗜京剧,曾从余叔岩学习余派老生戏。1937年张伯驹先生40岁寿辰时,曾在福全馆演出余派戏《失空斩》:张伯驹主演诸葛亮,特邀余叔岩配演王平,杨小楼演马谡,曾经轰动一时。据张伯驹说:“叔岩扮演王平,虽属配角,但手、眼、身、法、步确实不同凡响,把一个副将演得恰到好处;并谓余叔岩所演王平一角,系得自谭鑫培亲自传授,深得谭派三昧。”(陈维麟《余叔岩生平回忆片断》,载《京剧谈往录》)
《失街亭》和《斩马谡》两折戏与史传记载基本相符。惟《空城计》一折,虽然并非全无根据,但并不可信。其最早来源是《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郭冲三事》,后来罗贯中作《三国演义》又从而敷衍之,遂成为今日《空城计》之雏形。

然而,对于《郭冲三事》所记内容,裴松之已怀疑其真实性,并曾加以驳难: 其一,诸葛亮初屯阳平时,司马懿“尚为荆州都督,镇宛城,至曹真死后,将与亮于关中相抗御耳”。在此前后,“无复有于阳平交兵事”。 其二,司马懿已知亮兵少力弱,若怀疑其有伏兵,“正可设防持重,何至便走乎”? 其三,《郭冲三事》是郭冲与司马懿之子扶风王司马骏的一次谈话,从情理而论,“对子毁父,理所不容”。
裴松之是南北朝时期著名史学家,他的考证是颇有道理的。由此亦可见出《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和《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所以都不记载诸葛亮设空城计之事,以其未足信也。
虽然如此,作为一出戏剧,在《失街亭》和《斩马谡》两段故事中间,虚构一些情节,以加强感染力和传奇性,就艺术创作而言,反而是必要的。长期以来,广大人民对“武侯弹琴退仲达”这段故事津津乐道,就是一个明证。至于这个故事是否真有所本,反倒不重要了。
——本文刊于《文史知识》1998年第7期 “戏曲苑 ”栏目

感谢您对本刊的厚爱,2020《文史知识》继续贴心陪伴您,忙碌中别忘了订阅哦:

一、去往邮局征订,邮发代号2-271。

二、咨询伯鸿书店购买,联系电话:010-63458912、010-63265380。

三、北京的读者可以去往三联韬奋书店、万圣书园、伯鸿书店购买(伯鸿书店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中华书局一层)。

四、需要网上购买的读者,请登陆“杂志铺”网站(www.zazhipu.com),京东商城中华书局官方旗舰店(http://mall.jd.com/index-84097.html)然后在搜索栏搜索“文史知识”,即可看到《文史知识》的订阅信息,按照网站购物流程购买即可。

五、集体订购电话:010-63458229。

六、您也可以添加《文史知识》的微信公众号“wszs1981”及时获取《文史知识》的更多信息!征订在即,请千万别错过。

七、敬告读者:自2018年7月1日起,《文史知识》编辑部不再接受任何购买咨询,如欲购买《文史知识》新刊、过刊、历年合订本等销售问题,敬请致电中华书局伯鸿书店(010-63458912、010-63265380),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订阅


《文史知识》(月刊)邮发代号2-271,每月1日出版,定价15.00元,全国邮局均可订阅,国内统一刊号 CN11-3153/K

国内发行:北京报刊发行局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002-9869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邮局汇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文史知识》编辑部收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458229

(邮购 每册15元,挂号每次另加3元)


微信号:wszs1981

QQ群:713071938

新浪微博:@文史知识杂志

官方网站:中华书局/文史知识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010-63397473

010-63458229



• end •


文史

知识

大专家写小文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