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水库2019
科学尚未普及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水库2019

屌丝翻身的概率存在吗?

水库2019  · 公众号  ·  · 2018-11-12 09:38

正文


屌丝翻身的概率存在吗?


先上结论:理论上存在,实际需要靠奇迹。


招聘的条件


我们知道现在毕业想进名企,需要一个光鲜的实习。

给你两分钟思考一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会得到这份实习。


假如你背负着全村的希望,从农村考进了名牌大学,现在北京有家大型互联网公司招实习,你自认才华横溢,跃跃欲试,并得到了这份实习。

一个月两千,跟人合租一间房子都不够,拿什么吃饭,通勤,社交。


老爹在老家可以自豪的吹牛逼了:“我孩子在北京 X 易公司实习!”然后手指一颤,给你支付宝打了 5000 生活费。

这不太现实,农村大学生的老爹没这么多钱继续补仓。所以来应聘的应该 是个有房的北京土著。

根据上面的要求,至少是重点学校,学习不好的很难会主动研究历史,英语,写作小语种吧。

这个待遇,工资如此之低,赠送班车健身房,吸引的是需要刷履历的上进中产。

二代们不在乎钱,但这个时候都在国外。想要这种实习的话,要么打声招呼不占录用名额,要么这条招聘就不用放出来了。

综上所述,学渣不要,二代不要,外地人不要。我对这名实习生的推测是,北京中产土著名校。

人不好招,挂了挺久。大概一个月后,我偶然发现了这个招聘的结果,果然是个清北的。

(这样的实习生,廉价劳动力,比全职便宜多了,得长期招。)

你再去打听打听国字头单位,招的一两个岗位,早就被预定了,但是也得走个流程在网上招聘一下。

我要说的意思是,我们的教育体系已经非常的相对公平了。你分够高还是能进好学校的。而进入社会之后,越是名企,岗位越是高度定制, 你是不知不觉就被淘汰了。

等家大人砸钱把你砸进了大学,接下来干嘛呢?哦,继续砸。

算算翻身的几率有多大。或许终有一天,你会视野宽广,奋笔疾书,拿到了 return offer ,从此过上了名企高福利的幸福生活。




可是,难道这就叫逆袭翻身了吗?

屌丝奋斗指南里面的最好结局,就是混进个给上五险一金的好单位,坐办公室,没有风吹雨打,小白领,到点下班,有饭局别叫我。

上面仅仅是入门级,更难的是打破现有的幻术,渔民教育。


你每天看着假报纸,跟着国内的“专家”“资深人士”,把能中的坑全踩一遍。


给你洗脑洗的把脑浆子都冲淡了,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呢。


不信就问问自己:

你存了一辈子钱,你富有了么?

你上了半辈子学,赚到钱了么?

你看了一辈子的 XX 联播,生活更好了么?


你看到的,不是真的。是幻术,麻醉你的。估计你从小也听说过这些“名言警句”。

“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
“好好上学,出人头地。”

“自给自足,别靠家里。”

“钱不能找人借,也不能借给人。”

“嫉恶如仇,奉献牺牲。”

“士可杀不可辱。”


三观不正,穷人三观。


结局是什么,结局就是:没有兄弟,没有人脉,各自为营,不成方圆,短命悲剧,战斗力只有 5 的渣渣!


你是否知道,有钱人教给孩子的是:“可辱不可杀”“好汉不吃眼前亏”,跟 SB 计较引火上身才是更大的 SB


你是否知道,老板的圈子,是互相吹捧,八方支援的。


西方的政商界大佬,是兄弟会,“骷髅会”里互相提拔上来的,屌丝学霸就算进了耶鲁,也混不进核心圈子。


中国老一辈企业家发家是全家一起,甚至全村一起,做一个买卖,开一个厂子的。


“舅舅是米饭大亨”“老爹是鸡蛋大亨”,当我想创业的时候,咱出去吃个饭,商量一下能不能把“腊肠大亨”约出来,一块把“扬州炒饭”的生意夺过来。

上面的上面,还有各种“家族”,掌握着全国经济的命脉。

上面的圈子,是互相接济,不是无相往来。 是没事都找机会合作建立信任 ,而不是互相猜忌,争风吃醋,把谁谁谁比下去。是视自己的信用如命,把人脉圈子当作自己的核心资产。而这些联合,可以气的屌丝义愤填膺跺脚丫子了。

而底层呢,是一盘散沙,进入互害模式。 研究如何把自己代理的三无产品高价卖给微信里的人,研究如何欠钱不还,研究如何有事装没看见装不知道。

研究如何多分点家产,哪怕兄弟反目,同室操戈。哎,谁会和这样的家庭合作呢?就算不是为了“境界高”,也得为口碑打基础啊。

打开抖音,适龄男女为了琢磨如何多要彩礼,房子加名,操碎了心。

谁都知道名望的重要性,这么做最可能的原因,是对自己绝望。“增量”无望,不如多捞点“存量”。

底层教给孩子:“今后全靠你自己了,爹妈不会帮你的,靠自己的人最光荣。”

王健林是否会跟王思聪说:“思聪你研究什么投资啊?你应该是出去找个班上,学会自给自足,养活自己,让大家看看,没有拼爹,经过你几年的奋斗,都年薪五十万了呢。这样才是最光荣,最正确,最讨大家喜爱的孩子。我是不会给你五个亿让你去练手的。”



上等人,人捧人。下等人,人踩人。屌丝的时代,家族的概念是消亡了,是别人家有事千万别叫我。因为生产力变大了,不用任人摆布了,加班也能攒出个 100 万了,以为自己翅膀硬了。

成事者必然懂得借钱,借人,借力,借势。必然懂得修炼自己的“威望值”,“领导力”,“ leadership 里德西普”,整合资源。

教父说:“ 友谊可以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大佬们早就联合起来琢磨你了,你拿什么跟人家斗。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别挣扎了,安心躺菜板上吧。



看《我不是药神》,我收获最大的一句话是: “世界上有一种病你救不了 —— 穷病。”


主人公去印度倒卖抗癌药到国内卖,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卖,救活不少病友。


他不懂流程,俩眼一黑到了印度,跟人家谈判,合作,运货,走私,分销。实现从 0 1。


等主人公把团队解散,金盆洗手不干了,所有的病人都瞬间歇菜回家等死了。能熬的最终熬到国家把药纳入医保了。还是国家好。


我就不明白了:人家能走私,你为什么不能走私?人家能去印度,为什么你不能去印度?


什么? 争当优秀公民?呵呵,死到临头还嘴硬。


哪怕你问主人公一句,你的药是在哪买的,问一句,印度老板的联系方式,哪怕你去印度买药只给自己吃,都不行么?


太弱了,实在是太弱了,弱到没人扶贫就得坐那等死。


嗯,我们公认的好电影灌输的就是一种这样的思想。


穷人,弱者,绝对正确,没有问题,要有也是老天不公平。 你怎么敢说百姓是有问题的呢?


商家,太他妈黑,花个几百亿研究出来的抗癌药,就不能免费发发么?



低组织社会


借不来钱,借不来人,没有队友,真的不能完全赖你,一方面呢,近年各种套路收割大家的信任感情,弄得 人人自危,拒绝合 作。


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是个“低组织社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