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海外财经
“有一种鸟人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羽毛太鲜亮,闪耀着自由的光辉!”理性犀利的财经观点,高远超前的资产配置!实现财务自由,路虽远,行则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梅森投研  ·  牛市的凶险! ·  5 天前  
何夕  ·  #A股大跌原因找到了#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海外财经

深度雄文:关于钱荒、股灾、汇率起落和房地产暴涨,从没人说得这么清楚!

海外财经  · 公众号  · 投资  · 2017-09-07 09:41

正文

点击上方“海外自由录” 可以订阅哦!

      凛冬将至,抱团取暖!欢迎关注原创微信公众号:海外自由录。

冷眼按:老蛮一直是我比较佩服的一位正直的良心学者,其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洞察数据背后趋势和动向的能力,让很多正牌经济学家汗颜。本次挑选了两篇老蛮公众号——老蛮评论上的精彩文章,和大家分享,希望有所启发!


极限杠杆  一切问题的根源!


在讲述2013年后的故事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简单的概念:货币乘数。


各经济主体将外汇兑换为人民币之后,总是会存在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本身也能得到央行的借款。这两笔钱,就构成了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也就是基础货币。


商业银行会将这些钱拿出去放贷。每10块钱的存款,商业银行会留下至少2块5作为准备金,贷出去7块5毛钱。获得贷款的经营者,事实上又会将这笔贷款存回银行,于是商业银行又拿着这7块5中的5块钱出去放贷。如此反复循环的结果,就是存款规模被放大了。以这个被放大之后的资金总规模,除以央行总资产(即基础货币量),得到的结果,就是货币乘数。

 

在这里,我们很有必要梳理一下,从1990年代至今,我大中国的货币乘数演变史。 


1990年到2001年,我大中国经历了一次货币乘数逐渐提升的过程,到2001年达到当时的峰值3.72。在当时的中国,发生了第一次真正的债务危机。


银行借给各国有企业太多的贷款,根本收不回来,债务炸弹接近爆灭。人民币差点就失去信用支撑,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幸亏到了年底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汹涌而至的外资解救了中国经济,给了濒临崩塌的人民币以信用加持,中国经济开始好转。

 

2001年之后伴随着经济逐步复苏,我国的货币乘数逐渐下降,到2008年下降到了最低值2.29。这个时刻我大中国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金融负担,日子也好过得很,算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最黄金的岁月。


然而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改变了一切。美国的金融机构大肆借钱给穷人买房,甚至连首付的概念都没有,全部购房款都是借的。到2008年的时候,穷人终于普遍还不起钱了,于是债务炸弹爆发,整天借贷链上的所有金融机构一个接一个的倒闭。美国整个金融圈都在回收资金,以确保生存。


在这个时刻,我大中国面临着终极拷问:如果美元就此大规模回流怎么办?人民币岂不是就丧失信用支撑了吗?我国对此作出的回答是:自己印。四万亿大借款大投资计划横空出世,央行开始提高向商业银行借款的规模。体现在数据上,2009年央行向商业银行借款占央行总资产的比值达到最低值3.1%之后,就开始进入上升通道。


与此同时,从2009年开始,我国的货币乘数开始重新上升,到2013年上升到3.49,这个数据事实与2001年第一次债务危机时3.72的货币乘数已经算是非常接近了。然而此后我国并没有收敛,货币乘数持续上升,2015年达到4.38,2016年已经达到了4.51。进入2017年之后,货币乘数就进入了纠结状态。3月份微弱上升到4.73,到7月份又微弱下降到4.65。

 

在进一步阐述我国货币乘数演变背后所隐藏的经济规律之前,我先给出一组参考数据。美国2011年的M2为9.6万亿美元,对比其当年度2.93万亿的美联储总资产,货币乘数为3.29。到2017年7月,美国M2总量为13.7万亿美元,对比4.5万亿的美联储总资产,货币乘数3.04。


整体而言,伴随着近年来美国进入加息通道,收缩资金,美元开始回流,美国的货币乘数正在缓慢下降。美国不再愿意向全世界提供货币信用,这事已经算是板上钉钉,这个判断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错误。不管怎么样,美国这样可以向全世界发行纸币,并以其货币信用支撑起全球外贸的国家,货币乘数也不过是长年保持在3左右。


而我大中国,自2013年之后,货币乘数就坚定的超过了3,目前在4.6左右浮动。而我大中国这种超高的货币乘数,这种已经达到极限的货币杠杆,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切问题的根源。

2013年钱荒是如何发生的?


 现在我们再回头去看2008年之后我大中国央行的资产演变。2009年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借款占央行总资产的比值下降到3.1%的最低值,此后,伴随着我国开始启动大借款模式,这一比值恢复上升,到2012年上升到5.7%。这个时候央妈开始感觉到紧张。


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了太多的资金,供商业银行借给地方政府,让他们去兴建各种毫无现金回报的基础设施,按照当时普遍的说法,地方债在那一年就超过了20万亿人民币。


事实上,关于地方债总额,事实上我国从来都没有真正全面的统计。总之当时这个20万亿地方债的说法一出来,我大中国从上到下开始紧张,开始了对四万亿借债投资计划的全面反思。


于是从2013年初开始,我国开始紧缩银根,央行开始减少向商业银行的借款,并通过一系列窗口指导,尝试打压银行的贷款冲动,并多次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压制地方债务扩张的冲动。到2013年底,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借款占总资产的比值下降到了4.1%。然而,这一次根本谈不上严厉的金融调整,却引发了非常严重的后果:2013年中,钱荒爆发了。


要知道当时银行主要的借款对象,其实就是政府的各种平台公司,主要的资金去向,都是一些市政道路啊园林广场啊之类的基建工程,根本无法产生现金回报。商业银行要维持现金流,就必须依赖央行不停的借钱输血。


现在央行突然停止输血,于是DUANG的一声,商业银行的现金流断裂了。银行之间的资金拆借利率在一夜之间暴涨,直奔50%而去,这可是名副其实的高利贷,却依然借不到钱。


在当时地方政府搞基建,当然首先是从城商行手里借钱,所以当时城商行的资金情况最为紧张。规模小点的城商行在当时已经沦落到完全还不起拆借资金的地步,只能眼睁睁的违约,恨不得直接变成老赖。到这个时候,我大中国上上下下,才赫然发现,原来我们已经深深的踏入了债务陷阱,根本就跳不出来了。

 

2013年的整个六月份,中国金融市场一片风声鹤唳,股市暴跌,债市暴跌,所有人都在追问,钱到底到哪里去了?


很简单,被各类政府债和国企债借去了,沉淀到了不能创造现金回报的市政工程、基础建设里去了。资金紧张的局面一直持续到6月底,央行终于撑不住了,放弃了紧缩银根的做法,继续向商业银行提供大规模借款,以吊住银行的命。


在数据上,2012年底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借款规模为16701亿人民币,到2013年5月,钱荒发作前夕下降到11844亿,减少了4857亿,降幅达到29%。这显示了当时央行停止防水和降杠杆的决心。


然而到6月底,面对持续了整个一个月的钱荒,央行迫于无奈,终于重新启动杠杆。6月底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借款规模就恢复到了16182亿。此后央行依然不死心,依然试图关上供钱的水龙头。


到12月份的时候,央行又尝试了一把,当月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借款规模下降到13148亿,结果立竿见影:钱荒第二次发作,资金拆借利率当场暴涨到6月份的水平,全国人民都被这连续两次钱荒吓到差点尿裤子。


央行自此再也不敢尝试紧缩政策,到2014年1月,央行对商业银行借款规模暴增到21281亿。较2013年12月份的借款规模增加了8133亿,增幅高达62%。从这一刻开始,中国的商业银行就再也离不开央行的持续放水吊命,放水已经上瘾。


只要央行放水的速度稍微减缓一点,金融市场立刻就会爆出一堆银行拆借违约案例。这种事一开始还是新闻,连续三年下来,到今时今日,对拆借市场上的违约,所有人都已经习以为常,视之为经济新常态的有机组成部分。

 

2015年股灾  玩坏的债务金蝉脱壳计划!


2014年,央行对商业银行借款占央行总资产的比值已经上升到7.4%,到2015年继续上升到8.4%。就商业银行这种一停止供水就会随时暴毙的状态,当然是非常危险的,简直令人无法直视。我大中国当然不会坐以待毙。


要把银行从债务陷阱里解脱出来,就必须让企业找到新的融资渠道。传统的银行贷款路径,乃至于债券市场都不是好办法,冷眼看过去,最合适的还是股市。如果把股市给拉起来,一口气让它涨个几千点,以后企业们都能通过股票发行融资,甚至说不定还能靠卖股票还清银行的债务。


于是从2014年底开始,一场股市的国家牛市被强行吹了起来。银行不计成本的借钱给券商,让券商拿去借给股民,让他们融资炒股。无数资金跟风而至,拼命的在股市加杠杆。事后我们其实根本无从统计在这个疯狂的国家牛市过程中,到底吞噬了多少资金。


上证指数从2000点开始,每个月能涨个一千点。到了6月12日,上证指数涨到历史最高点5178点的时候,整个国家都已陷入疯狂,根本没人相信短短一个星期之后,股市就会坍塌。到6月18日,噩梦开始,千股跌停盛大开演。从那一天开始,几乎每天都是千股跌停,一直持续到8月底,整整跌足两个半月,上证指数跌到3000点左右,才算是跌到了底。从此之后,上证指数就在3000点附近徘徊,一直到今时今日。


在股灾期间,我大中国尝试了无数种救市的手段,根本无济于事。近两万亿的救市资金砸进市场,直接就被汹涌的浪潮席卷而去,连水花都听不到。所谓人定胜天的豪言壮语,在经济规律面前,被证明只不过是一个笑话。

汇率大贬值和房地产的疯狂,未来走向哪里?

股灾之后,中国整体陷入债务陷阱的现状已经无从掩饰,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我们当然不能指望外资跟我们共患难,于是外资开始撤离,汇率失守。2014年外汇占款27.07万亿就是历史峰值,到2015年底下降到了24.85万亿。这当然是由于外资将手里的人民币兑换为美元,然后汇出中国。


我大央行面对股灾时措手无策,现在面前外资撤离,同样毫无办法。2015年,由于外汇占款的减少,我大央行的总资产减少到31.78万亿,相对于2014年的33.82万亿,缩减了6%,这就是一次被动缩表了。


通过本文的阅读,大家已经知道了,央行总资产事实上就是基础货币,基础货币竟然缩减了6%,这一定会传导到整个经济领域,让所有人都感觉到资金紧张。


我大中国本来就由于债务陷阱的事,银行资金都被绑定在各种毫无现金回报的基建项目上,想要回款不知道要等到哪年哪月,现在雪上加霜,股灾之后,外资撤离令资金紧张的情况加剧,甚至都引发了央行缩表的后果,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我大中国估计要重回2001年了。这种后果想一想,都令人不寒而栗。

 

到2015年底,我大中国终于决定,要赌一把国运了。我们终于拿出了大杀器:房地产。


原本整个2014年和2015年,伴随着银行资金紧张,停止向房地产市场输血,无论是地产商的开发贷还是客户的按揭贷,想申请下来都不容易,以致中国整个房地产市场陷入了普遍萎缩,政府拿出来一块地,有事没事就陷入流拍的窘迫境地,与2016年之后地王频出的现象,就好像位于不同的次元似得。


体现在数据上,2013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总收入4.13万亿,到2014年下降到4.04万亿,到2015年继续下降到3.25万亿。这算是债务危机的连锁反应,冲击房地产市场的同时,也会造成地方政府收入的锐减,以致于地方政府无法偿还地方债务。这要是继续发作下去,基本上就是恶性循环,我大中国就没有反抗的余地了。


于是到2015年底,反正已经无法可想,再拖下去,基本上就一无所有,连赌桌都要被掀翻了。现在趁着赌局还在,干脆把房地产泡沫再吹起来。在泡沫的掩盖之下,所谓的债务陷阱,看起来也会五彩斑斓,就好像根本不存在一样了。

 

2015年底,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借款总额2.66万亿。此后,为了让商业银行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房地产领域,央行彻底打开了人民币的水龙头。到2016年底,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借款规模暴涨到8.47万亿,增幅高达318%。面对这种增幅数据,这种豪赌国运的雄心,老蛮我直接就被震惊到目瞪口呆,已经无法给出一个形容词了。

 

获得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后,商业银行在房地产领域大展拳脚。开发商可以轻易获得极便宜的贷款,覆盖从买地到建楼的全链条资金需求。炒楼客户也可以随意申请到各种美好的金融产品,满足从首付到按揭的全部需要。


2016年真是一个美好的年份,短短一年时间,就足以改变国人的信仰,让他们忘记了2014和2015年房地产市场的普遍不景气,让他们忘记了1990年代初期和2000年初期这个国家经历过什么样的艰辛,让他们忘记了这个国家正在面临的债务危机,让他们忘记了近在眼前的钱荒和股灾。


他们一边兴奋的叫喊着楼市永远涨,一边拿出终身积蓄,拿出养老金,拿出棺材本,兴奋的冲进了房地产市场。

 

然而,依靠居民最后的棺材本,真的可以支撑起这个国家的经济吗?真的可以解决这个国家从2013年起就暴露出来的债务危机吗?从2017年开始,这个国家的货币乘数达到4.7之后,就不再上升,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外汇占款占我大央行总资产的比值,2015年还有78%,到2016年已经下降到64%,到今年7月份,已经下降到61%。这些数据,对中国经济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们都会见证!



延伸阅读:彼岸之花——台湾经济的真相(老蛮评论)


我先说明一下,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台湾行政院主计处。探讨台湾经济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对于这个海峡对岸的分离之地,我们总是缺乏深入的了解。各种对台湾的研究总是流于表面,几乎从未有人对台湾经济本身进行真正深刻的挖掘和研讨。所以本文大概也算是填补国内经济学界的一项空白了。

 

首先在这里要分析的是台湾的人口和就业数据,我希望大家能建立一个最基本的印象:台湾始终坚守实业,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制造业产能。


从上表的数据来看,从1995年到2015年,20年时间里,台湾总人口从2135万增加到2349万,增幅10%;总劳动力从921万上升到1164万,上升了26.4%,说起来台湾跟日本一样,在新世纪之后开始面临着一个很麻烦的问题:结婚率下降导致婴儿出生率下降。2000年台湾的结婚率(每百人结婚对数)是0.82%,到2015年下降到0.66%,与此相对应的,2000年台湾的出生率1.38%,到2015年下降到0.91%。不过单身狗男女和低生育率的问题是世纪难题,这个问题在中国当下也慢慢凸显了出来,似乎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台湾的制造业人口比值,伴随着总劳动力的增加,从1995年至今始终维持在27%左右。这种稳定的比值实在是让人印象深刻。要知道坚守实业其实是很艰难的。反面典型香港1995年有54万的制造业人口,到2015年已经只剩下11万了。没有了实业,也就没有了与之相关的各类设计研发、广告策划、融资租赁等等下游行业,香港市民的就业出路只剩下去商场做销售员、去码头干报关员之类的低级工作,于是整个城市越来越浮躁,越来越绝望。但是台湾不一样。台湾是华人地区唯一真正的实现了产业升级的地区。给几个台湾本土的工业产品的产量数据作为参考:成衣产量,19955年为3375万打,到2015年已经下降到456万打;而主机板产量,1995年为1595万片,到2015年上升到2196万片;印刷电路板从1996年开始生产,当年度产量4.86亿平方尺,到2015年上升到9.6亿平方尺;数控机床产量,1995年为3999台,到2015年上升到9396台。

 

这些年来,鸿海精密(富士康)等台资企业在国内大量投资建厂,但是它们在台湾的产业园从未荒废,一直维持着强大的生产能力。关于台湾的全球知名的制造企业,我这里简单列举一下(排名不分先后):鸿海、台积电、日月光、硅品、奇景、联咏、瑞昱、力晶、南亚科、华硕、宏碁、捷安特、友达、奇美、联发科、台塑、友嘉实业、东台精机、程泰、台中精机、永进、上银、群创光电、友达光电、正新橡胶、统一食品、宝成工业、台达电子、宝元数控,等等等等。一个小小的两千万人口的地区,有三十多个全球知名制造业品牌,包括半导体、电子、精密机械、显示器、石化、橡胶、纺织服装、数控机床、食品加工等领域。台湾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科技性产品生产聚集地,从原本的基础制造业,成功提升到了科技产品制造阶段。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有清晰的认识。台湾跟大陆一样,从三来一补这类玩意起家,但是它们把代工做到了极致,做到了反过来给欧美企业制定行业标准的程度,必须要符合台湾各大制造企业技术标准并得到了它们认可的产品,台湾企业才予以生产。这种代工已经不是基础制造业了,而是跨入到了真正的科技产业领域了。如果我大中国要实现真正的产业升级,可供我们学习的最好的范例,就是台湾。大陆现在的各类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各类三来一补企业,要走向升级,靠偷学欧美的技术是不行的,这样就永远走在了别人的后面。我们始终都要尝试建立起自己的技术标准体系。不过这些话爱听的人不多,对制造业我大中国上上下下从来都是不屑一顾的,小清新们尤其厌恶制造业升级的话题,14亿人一起去玩金融,搞金融立国,才是我大中国最受欢迎的话题。所以对于上面这一段各位不要放在心上,就当我没说过好了,呵呵。


(富士康女工)

 

接下来我们要关注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台湾的财政问题。首先来看政府债数据。1995年台湾的政府公债余额规模8671亿台币,当年度台湾政府的经常性收入(相当于我国的一般预算内收入)15226亿。债务率(债务/收入)57%。到2015年,台湾的政府公债余额54402亿,对比当年度台湾政府的经常性收入25088亿新台币,债务率已经高达217%。说起来台湾跟我大中国还真是一模一样,统统都陷入了政府债务即将爆表的窘境。

 

不过这里必须要说明的是,台湾地区的财政支出规模最大的是教育科技文化项。1995年台湾地区财政经常性支出13284亿,其中教科文项支出2599亿,占比19.6%;到2014年,台湾地区财政经常性支出26457亿,其中教科文项支出6181亿,占比提升到23.4%。无论财政压力多大,台湾地区对教科文的资源倾斜是一如既往,并且逐步加强的。同时,这里必须强调的是,无论台湾内部在统独问题上是如何的争议,它没有过任何分裂或者备战的实际准备。台湾的军费开支占财政支出的比值一直都在剧烈下降之中。1995台湾的军费开支2570亿,占比19.3%,与教科文项的比重差不多;到2014年,军费开支依然维持在2914亿的规模,占比下降到了11%。考虑到近20年的货币贬值的问题,2014年的2914亿,事实上已经比1995年的2570亿低很多了,恨不得连三分之一都比不上。

 

从上面的数据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台湾最大的精力,放在了科技产业的推进上。它的政府将最大的财政资源投入到了这个领域,它的民间积极创建各类科技产业企业,并逐步建立起了完善的科技产业链。它的政府固然负债累累,但是它真没有将资金浪费在所谓的统独之争上,浪费在军备竞争上。


(典型的富士康的大陆工厂员工食堂)

 

从1997年至2015年,不考虑借道香港的资金,中国从台湾获得的直接投资总额高达475亿美元,基本上都是制造业投资。单单一个鸿海精密之下的富士康在大陆的工厂,其出口规模就占到了我大中国出口总量的3%左右。台湾政府砸锅卖铁,依靠借债发展起来的科技产业,事实上同样哺育了大陆人民,解决了数以百万计的大陆人民的就业。从这一点上,我大中国老百姓,真的需要对坚守实业的台湾政府和人民,鞠躬致谢! 


多年外汇投资的经验总结,全年一对一的私人理财顾问,各种问題任意提,无上限,高远超前的海外资产配置建议,为你规避通胀和货币贬值风险!歡迎扫描以上二维码,只需一杯咖啡的价格,就可加入已经有数百人的冷眼外汇投资理财圈,为你提供最新做全的外汇资信分析!


当前人人都想逃离,毕生财富和家人周全,必须要找到一个妥善的地方安放。不管是北美、欧洲、澳洲,还是加勒比海岛国、东南亚,不管你是富有还是贫穷,只要你有足够的决心,有坚定的行动力,总能找到一张避险的方舟船票!路虽远,行则至!欢迎扫描以上二维码,加入冷眼绿卡移民圈,为你量身定做制的绿卡移民通道!

   目前境外银行开户越来越难,不管是在国内见证境外开户还是到香港开户,在加速扎口。冷眼这里有一条朋友的渠道,因他们公司和美国华美银行有业务往来,在支付一定渠道费用情况下,三到五个工作日,不需要出国,即可开通美国华美银行的账户,为你找到一个屯粮之地。如有需要可和冷眼个人微信号保持联系,无个人微信的扫以上二维码。 

欢迎关注冷眼备用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