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创板日报
《科创板日报》是新型主流媒体平台,专注新兴产业与资本,是科创板、新兴产业及资本的重要舆论前沿,深度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半导体、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基金等,提供媒体、数据、资源、投行等产品体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前端早读课  ·  【第3451期】前端 TypeError ... ·  12 小时前  
中国电建  ·  电建人的“年味”朋友圈 ·  昨天  
江苏司法行政在线  ·  宿迁司法行政人、江苏监狱戒毒民警,给您拜年啦! ·  2 天前  
江苏司法行政在线  ·  宿迁司法行政人、江苏监狱戒毒民警,给您拜年啦!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创板日报

特斯拉将在中国落地Robotaxi?业内人士称或存诸多障碍

科创板日报  · 公众号  ·  · 2024-05-09 20:01

正文

业内人士普遍表示,目前Robotaxi被认为是自动驾驶最先落地,也最有落地可行性的场景,不过对特斯拉Robotaxi能否顺利落地尚存疑问;业内人士表示,特斯拉FSD与Robotaxi是两个维度的事情,FSD本质上是辅助自动驾驶技术,责任主体还是人。


记者|余佳欣


近期,马斯克访华引发市场对于特斯拉自动驾驶的关注。据媒体最新消息,特斯拉提出想在中国落地“无人驾驶出租车”。对此,中国政府或先支持其在国内测试、作示范,但暂未完全批准其FSD在华全面落地。

对于上述传闻,新能源日报记者尝试向特斯拉方面求证并了解更多信息,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相关回应。

“无人驾驶出租车”即Robotaxi,就在今年4月初,马斯克宣布,特斯拉将在今年8月8日发布Robotaxi产品。另据美银分析师John Murphy表示,特斯拉8月8日的Robotaxi活动将展示FSD和新一代平台。

新能源日报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业内人士普遍表示,考虑到商业模式、道路管理等现实因素,目前Robotaxi或是自动驾驶最先落地,也最有落地可行性的场景。

在德邦证券分析师陈蓉芳看来,特斯拉Robotaxi的推出将有望加强FSD的商业变现能力,反哺FSD规模化的路测数据,从而两者形成推送特斯拉自动驾驶不断突破的正向双螺旋。

但对于特斯拉Robotaxi能否顺利落地,在业内似乎尚存疑问。首先,目前被认为是Robotaxi必须倚仗的FSD,测试里程似乎尚未达到要求。马斯克此前预计,特斯拉FSD测试里程需要达到60亿英里,才能满足全球监管机构的要求。而特斯拉4月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FSD实际测试里程为10亿英里。

同时,目前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责任认定标准上,FSD和Robotaxi在中国道路的适配性有待商榷。有自动驾驶产业链人士向新能源日报记者表示,目前特斯拉公布的最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方案FSD(Full Self-Driving)尽管翻译为“完全无人自动驾驶”,但“目前仍是L2级别的辅助自动驾驶,责任主体还是人,是在人机共驾的前提下优化体验的自动驾驶模式”。

创道硬科技创始人步日欣向新能源日报记者进一步表示,FSD和Robotaxi是两个维度的事情,FSD是无人驾驶技术方案,而Robotaxi是一种商业运营模式。“FSD自动驾驶落地难度、技术可靠性是一方面,事故的责任认定也是很重要的考量因素,因为大部分FSD自动驾驶都是车主个体驾驶的,一旦出现事故,很难界定是技术原因还是其他因素,容易引起争议。而Robotaxi背后有运营主体,且大部分运营主体和车企会有关联,所以更有动力去承担事故责任。”

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对新能源日报记者表示,无论是Robotaxi还是FSD,落地都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其中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目前中国的道路场景和美国不一样。“特斯拉要根据中国的情况做很多本地化的开发,很多的模型都要调整,需要一个较长时间,因为中国路况更复杂、人和车相应更多,对特斯拉来说挑战也更大,就算技术再成熟,但换了场景就不一定。”

相比之下,当前国内Robotaxi厂商中,包括小马智行、萝卜快跑(Apollo Go)、文远知行等多家企业已开展无人驾驶载人试点或者商业化运营,这对可能新进入的特斯拉来说或已抢先一步。

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或许特斯拉面对Robotaxi还有更新的技术解决方案。新能源日报注意到,一直坚持纯视觉路线的特斯拉近日被曝出成为一家激光雷达的第一大客户。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特斯拉今年第一季度从Luminar Technologies购买了价值逾200万美元的激光雷达。Luminar在致股东信中表示,特斯拉是“我们第一季度最大的激光雷达客户,占我们本季度营收的10%以上”。该公司报告称,第一季度营收为2100万美元。

Luminar首席财务官Tom Fennimore在周二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这不是他们第一次向我们订购激光雷达,但我想说的是,这不是经常性的,而是断断续续的。他们到底在做什么,我们只能猜测。”

对于特斯拉入华,新能源日报记者通过采访多家自动驾驶产业链企业,均表示看好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其中,有自动驾驶企业相关负责人向新能源日报记者表示,“这是好事,一起做大蛋糕,加速智能驾驶的用户渗透率和市场容量。”同时其表示对特斯拉8月份发布的Robotaxi同样期待。

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向新能源日报记者表示,特斯拉在布局Robotaxi方面起步较早,积累了较多行业数据、相关模型较为成熟,这对中国自动驾驶企业而言亦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就像特斯拉十年前进入中国,也带动了中国新能源车发展。”

今年4月28日,中汽协发布《关于汽车数据处理4项安全要求检测情况的通报(第一批)》,其中,比亚迪、理想、路特斯、合众新能源(哪吒汽车)、特斯拉、蔚来6家企业的76款车型符合汽车数据安全4项合规要求。

上述文件显示,检测对象为2022年至2023年上市的智能网联汽车,主要检测车外人脸信息等匿名化处理、默认不收集座舱数据、座舱数据车内处理、处理个人信息显著告知等四项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国产Model 3、Model Y均符合汽车数据安全合规要求,且是名单中唯一一家符合合规要求的外资企业。

同时,自2020年1月起,特斯拉便在车机系统上搭载了百度导航地图。而特斯拉与百度在高级辅助驾驶地图、合规云方面的合作,或加速推动FSD在华落地的进程。



新能源日报往期报道代表企业及人物

(排名不分先后)

深度内容

锂电

宁德时代 | LG新能源 | 国轩高科 | 亿纬锂能 | 赣锋锂业 | 中科海钠 | 杉杉股份 | 当升科技 | 欣旺达 | 蜂巢能源 | 天奈科技 | 嘉元科技 | 中创新航 | 杭可科技 ……

光伏

隆基绿能 | 通威股份 | TCL中环 | 晶澳科技 | 晶科能源 | 大全能源 | 天合光能 | 大全能源 | 禾迈股份 | 昱能科技 | 奥特维 | 金博股份 | 中信博 ……

氢能

亿华通 | 雪人股份 | 致远新能 | 厚普股份 | 美锦能源 | 中泰股份 | 全柴动力 | 国富氢能 | 雄韬股份 | 未势能源 | 捷氢科技 ……

储能

派能科技 | 新风光 | 中储国能 | 博力威 | 南网科技 | 晶科科技 | 国电南瑞 | 中天科技 | 德方纳米 | 锦浪科技 | 格林美 | 百川股份 ……

新能源整车

比亚迪 | 小鹏汽车 | 蔚来 | 理想汽车 | 长安汽车 | 东风汽车 | 北汽蓝谷 | 江淮汽车 | 广汽集团 | 福田汽车 | 吉利汽车 | 长城汽车 | 小康股份 ……

自动驾驶

百度 | 长光华芯 | 天岳先进 | 中威电子 | 德赛西威 | 四维图新 | 智驾科技 | 华阳集团 | 中科创达 | 纵目科技 | 宏景智驾 ……

出行

曹操出行 | T3出行 | 嘀嗒出行 | 哈啰出行 ……

充换电服务

特来电 | 能链智电 | 星星充电 | 易事特 | 国家电网 ……

特色栏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