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慈怀读书会
因书明理,以慈怀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龙岩图书馆  ·  重要通知 | ... ·  2 天前  
蓝钻故事  ·  9.2分还在涨,年底黑马,非他莫属 ·  3 天前  
慈怀读书会  ·  养一个好心态,顶得上世间一切良药!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慈怀读书会

每个平庸的孩子背后,都有不成器的父母

慈怀读书会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1-06 08:34

正文


来源:国馆(ID:guoguan5000)

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一)


2009年11月26日的清晨,上海海事大学的研究生宿舍里:

 

她用一条毛巾和一条枕巾连接在一起,一头挂在水龙头上,一头套在脖子上,然后蹲在地上,

 

以一种令人胆颤的痛苦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她叫杨元元,在读研究生,三十来岁,年轻而漂亮。

 

是什么样的经历让她如此决绝?

 

从小到大,杨元元便一直活在母亲的意志里,

 

高考填报志愿时,杨元元想去大连海事大学读海商法,

 

母亲拒绝了!

 

理由是武汉的大学可以省些路费。

 

毕业后,她曾两次考上外省小城市的公务员,

 

母亲拒绝了!

 

理由是距离远。

 

后来她考上了上海海事大学的研究生,

 

然而,从杨元元读大三的时候开始,杨母就搬过来和她住在一起,

 

两人睡在同一张床上,

 

一直到研究生,

 

不是生活难以为继,也不是生活难以自理,

 

只是为了跟杨元元去看自己梦想的实现。

 

杨元元的辅导员回忆说:

 

“每次她都沉默地跟在母亲的背后,听她母亲说话。”

 

或许从她给弟弟的信中可以窥探她内心的一角:

 

“你以后不要听妈的……”

 

自杀的前一天,杨元元和她的母亲聊天时,细细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并对母亲说道,

 

“如果当年你支持我报考大连海事大学,现在一切都好了。”

 

或许我们都不愿承认,逼死女儿的,竟是杨母的教育方式。

 

与其说杨元元之死是社会悲剧,更不如说是家庭的悲剧,是一个有关成长的悲剧。




(二)


心理学上把这样的父母称之为“控制型父母”:

 

从孩子出生时,便视为自己的附属品,对孩子提出很多要求和限制,期望绝对的服从,并且不做解释;

 

孩子能做的,就是在父母设计的剧本中愉快地扮演,一旦出格,便要遭到责骂或是惩罚。

 

就像电影《男人女人和孩子》中的描绘:

 

女儿慢慢长大后,喜欢把自己关在房里。

 

然而,对她的母亲来说,却是无法忍受的。

 

表面上看,是担心女儿与“不良分子”交往。

 

而内心深处,却是难以忍受女儿远离她的掌控。

 

于是,这位母亲开始了她的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查阅女儿的邮箱、手机、Facebook、聊天软件等,

 

继而没收女儿的手机,取消零花钱,

 

并用女儿的身份断绝其与男友的关系······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

 

控制型父母的一个典型心理特征是:难以忍受子女离开自己的掌控范围之内。

 

孩子似乎永远都长不大,一举一动,都需要自己的指点。

 

这类父母最常用的手法是,用奖励与惩罚来塑造孩子的成长。

 

本质上却是,以爱的名义,控制着孩子的人生轨迹。




(三)


只是,我们很少反思,这样的责骂与控制会有多大的杀伤力。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孩子的意志被压制,变成父母意志的产物,对事物缺乏独立的见解,容易被他人所左右。

 

孩子的自尊很容易受挫,容易对身边的人产生怀疑甚至敌意,成年后的人际关系、亲密关系都极有可能出现问题。

 

杨元元便是一个典型的受害者。

 

高中毕业后,她曾试图离开母亲,到大连读海商法。

 

如果杨母能在这个时候忍痛放手,鼓励孩子走向独立,或许就没有后面的悲剧。

 

或许在杨元元的内心深处:

 

一方面渴望摆脱母亲的控制,走向独立与远方;一方面却又觉得不应该离开父母,甚至自己都不接受自己走向独立。

 

在痛苦与煎熬之中最终走向了死亡。



(四)


很多时候,需要成长的是父母。

 

就像蒙台梭利所说: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精神胚胎,婴儿并不是白纸。

 

父母并不是子女的答案,好的子女并不是你教的,而是他们自己长成的。

 

在这一点上,一位父亲的例子或许可以借鉴,

 

他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却不希望孩子跟在他的脚步后面,

 

对他而言,孩子独立思考与生活的能力才是最重要。

 

他有两个孩子,当孩子八、九岁的时候,他让孩子们参加公司的董事会,

 

并让孩子就某些问题来发表自己的见解,不管成熟与否。

 

后来,两个孩子都以优异的成绩上了斯坦福大学。

 

毕业后,他们向父亲表示想要在他的公司里任职,干一番事业。

 

父亲拒绝了!

 

他对兄弟俩说:"我的公司不需要你们!还是你们自己去打江山,让实践证明你们是否合格到我公司来任职。"

 

于是,这两个孩子去了加拿大,一个搞地产开发,一个去了投资银行。

 

他们凭着从小养成的独立自主以及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把公司和银行办得有声有色,成了加拿大商界出类拔萃的人物。

 

这两个孩子一个叫李泽楷,一个叫李泽钜。

 

而他们的父亲,叫李嘉诚。

 

优秀的父母往往懂得放手。



(五)


父母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

 

对子女来说,只有在父母放手的情况下,才能学会真正的独立,才能领悟生命的艰辛和不易。

 

作为父母,最好地姿态是远远地望着他们成长的轨迹。

 

就像龙应台说的: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是的,你不必追。


推荐公众号



父母对孩子控制的欲望无休止的扩大,

孩子自由的翅膀逐渐萎缩。

优秀的父母懂得松手,

自由的孩子才最自觉。


关注慈怀妈妈

放手是一种爱

↓↓↓↓↓↓

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关注慈怀妈妈


回复“置顶”,小慈告诉你如何一键找到“慈怀读书会”。

回复“线下活动”,了解慈怀读书会线下活动最新通知

↓↓↓点击阅读原文,迈开成为好妈妈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