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从各种角度来看,约会软件甜蜜定制的跨国经营都不是一个坏生意,但不得不提出一个问题,互联网生意要不要讲道德?
甜蜜定制创始人布兰顿·韦德(Brandon Wade)还创办了另外两个网站,MissTravel和WhatsYourPrice.com。
一个男性或者女性想去某个海岛玩一周,可以创建自己喜欢的那种行程计划,将相关细节发布到 MissTravel,并打上“带上我一起走吧”的标签,等待符合条件的人选主动找上门来,承担整个行程的费用。WhatsYourPrice.com,从名字就能够看出——
在线拍卖自己
。
不难看出,兰顿·韦德三桩生意都是专注于这种“拉皮条”生意,说白了就是互联网性交易平台。但由于这种包养和援交关系是双方自愿的,而且除了“性”还有包含其他“伴侣”服务,所以法律并不会视之为“嫖娼”,所以这也是这款软件在美国能够运营,并且在中国市场通过审核的原因。
对于要不要讲道德这件事情,
如果你打算做一个基业长青的公司,当然,道德选择是最经济的选择
。
在百度出现魏则西事件时,许多媒体都把谷歌对待医疗搜索广告的态度摆了出来了——谷歌主动审核。
但兰顿·韦德明显并不是打算做一个基业长青的公司,或者说,他只在乎拉皮条生意是否能够长久。
在2014年,他接受CNN采访时宣称,“爱情”只是一个“穷人发明的概念”,虚无缥缈并且不会持久。反倒是通过他的网站,女性可以与有钱人达成包养的契约,这可比传统的伴侣关系中男女通过感情去索取和奉献要诚实、公开和透明多了。
甚至,
媒体对于这个网站的任何指责,都被放到了网站作为自己的宣传资料
——对于这样的产品你难以用体面的词去评价它。
如果从生意的角度来说,即便不讲道德,甜蜜定制的风险何在?
这个风险实际上和道德风险相关。
如果引发大规模的舆论批评,这个产品在中国本地化很可能遭到阻碍,毕竟中国互联网产品都面临着管制。借鉴当年互联网金融的“裸条”事件就能够做出预期,甜蜜定制很可能被关闭。
与道德相关的是,
就在陆奇离开百度后,很多人发现,百度又重启了医疗关键字的竞价排名
。
根据22日的《新京报》报道,已经整改过的百度竞价排名有卷土重来之势,部分疾病的搜索结果中出现置顶推广内容。百度推广工作人员称,除了临床中不能被治愈的疾病不能进行推广外,其他均可。百度推广工作人员甚至介绍,还可“仿冒”公立医院链接,为民营医院引流。
魏则西事件后,陆奇刚刚到百度救火时,他表示,为了百度的名声应该坚定干掉某些垂直行业的竞价排名广告,“这不会有什么太大问题,只会有收入上的影响。”
陆奇离开了,百度重启医疗广告。
因为陆奇的离开,百度在之后两个交易日连跌15%,对于一家接近千亿美元市值的公司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跌量。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医疗广告是百度广告收入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尤其在面对今日头条瓜分百度广告市场的情况下,重启医疗广告,对于短期收入来说,一定会有帮助,但从道德来说,就像一些自媒体标题说的,“魏则西白死了”。
在收入和道德之间,永远存在斗争,在评判道德选择对与错之间,永远存在斗争。
我想知道别人怎么看,比如华尔街怎么看——照理说在大跌15%、收入增长可期情况下,基金经理们会积极买入,股价会上涨。
即便普通人对这个结果失望,但这至少代表资本权势方的选择。但也许也有另一种选择,他们并不认同这家公司的选择,和预料到之后的经营风险。
无论如何,接下来几天可以看看华尔街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