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研究院
【腾讯研究院 ★ Tencent Research Institute】 网聚智慧,连接世界!网罗互联网前沿理念、传递互联网发展声音、汇集互联网研究成果、推动互联网法治进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海信发布全球首台RGBMiniLED电视 ... ·  2 天前  
互联网思想  ·  OpenAI之父奥特曼最新宣布:2025年,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研究院

为什么老年人也会对微信“上瘾”?

腾讯研究院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5-16 17:52

正文

网瘾,似乎是青少年的专有词汇。不过,近年来,老年人刷微信“成瘾”,不知不觉成为一种常见现象。


我身边就不乏这种的长辈:整天抱着手机不放,微信声音响个不停,时刻离不开WIFI,对着话筒时不时念叨……


为什么这些老年人也会对微信如此痴迷?



刷存在感,大量情感投入虚拟网络


对于父母一辈来说,他们缺乏PC时代互联网的洗礼,缺乏对互联网信息的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此时,移动网络给他们骤然打开了神奇的新世界,缺乏免疫力的他们成了老“小白”。

 

首先,我们从“存在感”说起。刷存在感是人性的弱点,在微信上,这一现象被放大了。老年人在退休之后,原有的部分人际关系网络短时间内被切断,在新的生活方式中,他们往往表现出无所适从,孤独也随之了最可怕的敌人。在连接上微信后,他们会把大量的感情、精力都投入到虚拟的网络中。这种人性的弱点,会在数字化信息过载时,产生急速共振,放大对社会的影响。

 

另一方面,微信平台上不乏自身缺乏知识储备,只是抓住人性的弱点来运营的公众号,让用户被无限“带偏”,并且无限“上瘾”。举个例子,我家里有一位文化水平颇高的长辈,仍然对挖掘历史秘闻乐此不疲,某些平台就抓住这种心理,让用户加了一连串的公众号,这位长辈就此沉浸在一篇一篇的所谓秘闻当中。长辈还会解释:这可是微信发布的,肯定不会假。

 

中老年人一般依赖于平面媒体时期形成的阅读习惯,看到“历史探秘”、 “养生堂”之类的公众号标题就深信不疑,并且乐此不疲地阅读,分享到群或好友,并展开激烈讨论,逐渐到达“沉迷”的状态。



脑皮层活动更频繁,易唤醒记忆


2011年《成瘾生物杂志》(Addictionbiology)上发表了一篇巧妙的研究文章,受试者被安排看风景图片和社交媒体截图,测试他们上瘾的程度,同时观察他们的脑部磁共振图像,然后将行为倾向和大脑扫描结果进行比对。第一个测试的结果是,网络成瘾的老年人较少,但是一旦陷入,就不能自拔,相较于年轻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什么会这样?研究者对青年和中老年人的大脑扫描进行扫描,老年人的前额叶皮质、右侧海马体和后带状皮质出现频繁的活动。虽然脑部活动没有年轻人强烈,但是持续时间比年轻人更长。前额叶皮质通过杏仁体和伏隔核来掌控感知和爱的感受,它与脑干其他部位相连接,并且让当下的感受可以和过去经验串联。

 

微信上与亲人、长期未联系的好友互动,构成了一种奖励,刺激了前额叶皮质的频繁活动,唤起了过往的记忆,让老年人产生强烈的感情依赖。熟悉的视觉界面、视频电话唤起亲切感,这些视觉刺激又加速了后带状皮质的脑部活动。成瘾需要的五个条件(视觉冲击、记忆能力、回报奖励、行为动机和自我管理),微信统统满足了。

 

这么看来,长时间多方位的大脑皮层刺激,某种程度上在神经学上解释了老年人为何容易陷入“网瘾”。



越聊越孤独,父母需回归真实生活


其实,“网络成瘾”和药物依赖并不同,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更多的可以被看做是一种“补偿行为”。例如老年人长时间无法与子女面对面沟通,那么用微信语音交谈,以宣泄孤独的情绪,满足交流的心理需求就是一种“补偿”。

 

当微信聊天如此方便,很多时候就成了子女懒得去探望父母的理由。老年人之所以离不开微信,因为他们对子女、对亲友有不可割舍的牵挂。他们习惯与亲友频繁的沟通,在不能使用微信的时候,会觉得心中焦灼不安。

 

事与愿违,长期使用手机,在网络空间中寄托更多的情感,又使得社会孤立、抑郁更加严重。长期生活在孤独中的老人,由于缺乏和儿女、亲友面对面沟通,会把与外界的所有情感联系完全寄托在微信上。但人类的真实情感是无法用网络文字和语音完全替代的。这种虚拟和现实的巨大落差,让老年人的世界更向孤独的泥沼倾斜。



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父母一辈的“网瘾”,需要我们打开心扉,亲口对彼此诉说衷肠,拉近彼此的距离。

 

当我们习惯了使用微信,再从微信世界中回归生活本身,我们也许会更有意愿去做更多有趣的事,更有胆量去尝试各种不同的可能,更有心思去发现生活的美,将有限的时间过得更有意义。

 

(作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博士候选人 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