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孩子感冒时家长应注意的五个关键点,包括感冒药的作用、儿童使用感冒药的注意事项、国家对于儿童感冒药使用的限制、孩子生病是成长的一部分以及应对孩子生病的方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感冒药治标不治本,不能抗病毒让感冒好的更快。
家长应了解感冒药的作用是针对症状,而非治愈病毒,无法使感冒更快恢复。
关键观点2: 感冒药对孩子‘治标’的效果也不好,还有风险。
孩子感冒时,家长应谨慎使用感冒药,因为某些药物成分的效果未经验证,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关键观点3: 不吃感冒药,不会拖出严重问题。
感冒的严重程度与孩子身体条件、状态以及感染的病毒情况有关,与是否及时吃感冒药无关。
关键观点4: 国家也在限制儿童感冒药的使用。
国家药监局要求儿童感冒药的药品说明书中增加不建议家长或监护人自行给2岁以下婴幼儿使用的内容。
关键观点5: 孩子生病是成长的一部分,家长应冷静应对。
孩子生病时,家长应理性处理,了解相关知识和应对方法,而不是盲目焦虑或滥用药物。
正文
在孩子感冒时,家人之所以想给孩子吃感冒药,通常是因为看到孩子因为感冒发烧或咳嗽、鼻塞时难受,希望孩子感冒能早点好,或者担心没及时吃药耽误病情或者拖得更严重。
但这背后其实存在一些不正确的认知,让家人知道这5点,或许更容易达成共识。
感冒药听起来是治感冒,但所有的感冒药其实都是针对症状的(治标),并不能抗病毒让感冒好的更快(治本),目前还没有发现任何感冒药能让感冒好的更快。
比如你看看这个叫“小儿氨酚黄那敏”的感冒药,药监局批准的适应症也都是针对「
症状
」
孩子感冒时,除了退烧药能让孩子发烧时不那么难受,止咳药并不能帮孩子止咳反而可能导致呼吸抑制,感冒药里的其它成分,比如缓解鼻塞的缩血管药,在儿童身上的效果也没验证,效果也是不确切,反而可能导致神经兴奋等问题。详细见:
艾畅,因爱而生?
感冒是病毒感染,这些病毒可能导致发烧、咳嗽、鼻塞、流鼻涕这些,也可能导致心肌炎、肺炎等相对严重的问题,也可能会并发中耳炎、鼻窦炎等问题。
是否会出现那些相对严重的问题,更多和孩子身体条件、状态以及感染的病毒的情况有关,而和有没有及时吃感冒药没有关系,因为感冒药就是
针对症状
的,
目前药监部门也没有批准过任何一个感冒药有预防感冒严重问题或并发症功效。
五、孩子生病难受我们心疼,但这是他人生要面对的一部分
看到孩子生病时难受,我们都心疼、焦虑,所以都会想做点什么。但生病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就像长大后还可能经历失恋、失业 一样,这些都让人不适,但如果遇到了每个人都必须经历,因为这是人生的一部分,
而且从上图还可以看出,感冒通常会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
面对这些,我们能做的应该是那些有意义的事,而不是为缓解焦虑做那些无意义甚至有害的事。
(本文首发于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