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海外财经
“有一种鸟人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羽毛太鲜亮,闪耀着自由的光辉!”理性犀利的财经观点,高远超前的资产配置!实现财务自由,路虽远,行则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Palantir ... ·  2 天前  
心禅道  ·  投资#793 ... ·  2 天前  
心禅道  ·  投资#793 ... ·  2 天前  
毛有话说  ·  反贼哪吒,反美还是崇美?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海外财经

没有大放水吗?洗地的伪金融专家 请提高专业素养和道德底线

海外财经  · 公众号  · 投资  · 2017-06-08 18:58

正文

点击上方 “海外自由录” 可以订阅哦!

凛冬将至,守望相助,欢迎关注冷眼原创公众号! 本号文章皆为原创,转载必须带上二维码、注明ID,侵权必投诉!


今天一大早,就被一个叫米筐公号上的《金融界耻辱!这两天告诉你央行放水2.5万亿的都是SB!》这篇文章刷屏了,很多朋友也把这篇文章转给我,问我怎么看?很明显,冷眼(微信号:suessocks)是认定在进行货币放水的坚定认定者,本文标题和我的针锋相对,来者不善。


本文暂时转载在冷眼新浪微博:环球冷眼(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16380331946143)


未读之前,以为是篇雄文;读完之后,发现是篇熊文。通读全文,整篇文章夹杂着半生不熟的金融词汇和百度出来的一些金融公式,力图证明货币投放在收紧,失足女从良了。君子和而不同,作者将自己放在所谓的道德正义的制高点上,用温革式,极其粗暴、低俗的语言,泼妇骂街式辱骂那些怀疑或者正在试图证实货币放水的公众号和作者。完全没有一个文字工作者的斯文和休养,极其傲慢、无礼,让冷眼第一次长见识了,什么是把无知当个性,什么是把无耻当名片。

说到这起事件的源头,应该是出自于5月14日冷眼的一篇文章----《缩表改扩表  央行单日狂放水4600亿  楼市玩完后必是大通胀》,文章发表后阅读和转载率急剧飙升,转载的公众号有110多家,后来被凤凰财经等知名媒体转载,其点击率两天超过100万,而原文在即将冲击十万加时,被和谐掉了。


后来很多公众号,在本文的基础上,对部分数据和格式进行调整,增减点内容,才有了米筐文首列出的那么多放水文章的出笼,很多只是在冷眼文章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居然是标明的原创,自媒体抄袭现象确实是没有节操,也顺便吐槽下。

言归正传,米筐公号文章中所列出的央妈没有放水的例证,我仔细看了下,很多是漏洞百出,没有基本的金融学常识的信口开河,在此大义凛然,只为博人眼球。作者也没有一个财经自媒体从业者的节操,将良心卖给魔鬼,为他人洗地,害人不浅,看冷眼(微信号:suessocks)怎么揭你的画皮。


1、你真的懂央行资产负债表吗?


该文中第5部分中认为:我国的基础货币仅由中国人民银行的总负债构成,而人民银行的总负债等于总资产……这种话一出来,就将自己无知的老底都露出来了,金融知识匮乏得可笑。

央行所有的资产全部逗是负债得来的?央行近70年,就没有自有资产吗?任何一个银行,除了负债,也都会有自己的资产家底吧?你这种等式,是初中的地理老师教给的么?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会计的恒等式,财务上通用;而对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而言,就是资产=负债+自有资本。自有资本就相当于会计恒等式中的所有者权益,忽略自有资本谈央行资产负债表,基础就是错的,分析出来的结果,当然是南辕北辙。


2、你懂外汇占款和货币发行吗?

在文章中,该文引用了两组数据:2017年4月外汇占款占比重63.22%,总债权占比重31.13%,其他资产占比重3.29%。而在2015年末,外汇占款占比重为78.2%,总债权占比重15.3%,其他资产占比重4.8%。近一年央行的外汇资产项目减少了2.1万亿人民币的当量。


以此他得出结论,人民银行为了对冲外汇占款减少所对基础货币带来的冲击,利用新发明的常备借贷便利(SLF,创设于2013年初)、抵押补充贷款(PSL,创设于2014年4月)和中期借贷便利(MLF,创设于2014年9月)等三大放水工具是合理的。

由于作者不明白货币发行的真正逻辑,导致了正确的数据前提,推导出了完全错误的结论。这与知识无关,与见识和良知有关。

现代货币都是信用货币,都是以政府的信用为单位背书发行。但是政府不是神仙圣人,发行多少货币,以什么衡量呢?政府会否乱发货币导致通货膨胀呢? 政府必须找到货币发行的锚。金本位时期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发行与黄金挂钩,以黄金为锚;其他国家的货币发行与美元挂钩,以美元为锚。体系解体后,美元以美国国家信用和石油等大宗商品为锚发行,其他国家很多货币选择联系汇率制,和美元挂钩,以外汇流入的数量,作为发行货币的锚,中国就是这么干的。

自2015年1月以来,影响央行基础货币最重要的外汇占款,从27.07万亿,降到了21.58万亿,总共降了约5.5万亿,按理说,我们应该应该注销掉这5.5万亿的基础货币,资产负债表里两边对应减少5.5万亿才对。但是奇怪的是,从2015年1月以来,基础货币从28.83万亿,增加到今年4月的29.94万亿,总共增加了1.112万亿。


本该注销的不注销,反而放水增发基础货币1.2万亿,前后相差就是6.5万亿,相当于央妈超发了6.5万亿的基础货币,在此基础上乘以5.5的货币乘数,约等于36万亿。

这意味着,从2015年元月至今,市场上多出了36万亿的货币量,秒杀了2008年的四万亿,对吧?排除正常的经济增长需要发行的货币,本来这36万亿货币应该是注销掉的,相当于应该回收,大家能想象得到回收后的画面吗?估计是亲儿子干儿子哀鸿遍野,叫苦连天。

但是央妈在发明三大放水工具后,基本上对外汇占款的流失已经不CARE了,什么意思?就是米筐文章中认为的,不管你外汇占款是否增减,该印钞照样印。2015年至今,央妈利用SLF、PSL、MLF替代发行基础货币6.5万亿,折算下来就是36万亿。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无猫印钞了。

而一个叫什么小丸子的公众号文章《别再瞎传播央行大放水来吓人了,能有点道德吗?》中,也认为没有放水,她举的例子,就是货币发行要保障项目的建设资金,项目没资金了,就要印钱,这样以项目为锚印钞的逻辑,我还是第一次听到,醉了,就当是金融小白的自娱自乐吧!

如果没有这超发的36万亿在市场上流动,前年股市不会那么疯狂,去年至今的楼市也不会这么疯狂,汇市去年也不会急剧下挫,去年大跌7%,三年跌幅达到14%,这都是货币超发,大放水的必然结果。那些说货币不放水的人,说央妈货币发行比较严谨的人,如果你不是无知,就是因为出卖良心,替别人洗地而无耻。

3、你懂贷款长短和货币松紧的联系吗?

MLF投放周期越长,应该是越宽松;时间越短,是越紧张,这是基本常识。而该文章哗众取宠,反其道而行,认为投放时间越短,越宽松;时间越长,越紧张。这样的神逻辑是谁交给你的?你看过金融学的基本知识没有?把无知当个性,赚取点击率,也不是这样没有节操的信口雌黄吧?

MLF的操作是央行问询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报资金需求量来给予的。现在央行暂停了3个月和6个月的操作,转而推1年,这就直接推升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

确实,长期的贷款利率是比短期的高一点,但是作为借贷人,如果有人给你放长期贷款,你的资金压力和资金的腾挪空间,是否比短期的大呢?如果你贷款买房,是短期贷款压力大还是长期贷款压力大?国际上为什么都把短期借款当做重点风险监控的对象?你难道不懂其中的逻辑吗?借款人难道会为了规避多的一点利息,而承担短期借款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吗?

所以,从长远来说,贷款投放周期越长,意味着货币越宽松;周期越短,应该越紧张,这是基本常识。


目前央妈收紧短期货币投放,大力进行长期货币投放,就是在进行扭曲操作,抬升目前的汇率,对抗美联储加息和缩表带来的货币紧缩风险;但是为了保证资产价格和实体经济不垮掉,只有进行长期的放水,这才是央妈的真正目的。你连这个都否定,连这个意图都看不到,只能说明你还太嫩了。人傻就该多读书,不要出来胡言乱语。

4、你懂MLF是如何疯狂创造货币吗?

该文认为,因为MLF有成本,不像外汇占款一样初始成本很低! MLF等放水工具创造出的货币乘数有限,放水功能不强。

其实作者不懂,外汇占款投放货币的成本也很高,从资本流入国内,央妈印钱购买后,这些资本在国内是要投资产生利息的,投资的过程,就是货币的扩张过程。 在赚得盆满钵满后,这些资本最终都是连本带利要走的。带走了大量的外汇,正常的利润加上外币的升值,这样的成本,远远高出MLF等新型放水工具的资金成本,该文中认为MLF投放成本高,也是没有看到本质。

尽管成本低,但是MLF发行所产生的货币乘数,丝毫不亚于外汇占款投放的货币产生的货币乘数,达到5.5的乘数水平是完全没问题的。


大型商业银行通过票据质押的方式,从央行拿到钱,然后通过同业存单、同业外委、理财投资等方式,将这些钱输送到中小银行和基金、信托等很多银子银行,由于这些资金在表外空转,不受监管,其创造货币的能力,会远远高于在表内严格收到存款准备金和存贷比等指标限制的资金。


所以该作者认为MLF等放水工具,货币衍生投放能力不强,放水效果不明显的说法,其实是因为不懂货币创造原理的忽悠,不值一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