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你懂外汇占款和货币发行吗?
在文章中,该文引用了两组数据:2017年4月外汇占款占比重63.22%,总债权占比重31.13%,其他资产占比重3.29%。而在2015年末,外汇占款占比重为78.2%,总债权占比重15.3%,其他资产占比重4.8%。近一年央行的外汇资产项目减少了2.1万亿人民币的当量。
以此他得出结论,人民银行为了对冲外汇占款减少所对基础货币带来的冲击,利用新发明的常备借贷便利(SLF,创设于2013年初)、抵押补充贷款(PSL,创设于2014年4月)和中期借贷便利(MLF,创设于2014年9月)等三大放水工具是合理的。
由于作者不明白货币发行的真正逻辑,导致了正确的数据前提,推导出了完全错误的结论。这与知识无关,与见识和良知有关。
现代货币都是信用货币,都是以政府的信用为单位背书发行。但是政府不是神仙圣人,发行多少货币,以什么衡量呢?政府会否乱发货币导致通货膨胀呢?
政府必须找到货币发行的锚。金本位时期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发行与黄金挂钩,以黄金为锚;其他国家的货币发行与美元挂钩,以美元为锚。体系解体后,美元以美国国家信用和石油等大宗商品为锚发行,其他国家很多货币选择联系汇率制,和美元挂钩,以外汇流入的数量,作为发行货币的锚,中国就是这么干的。
自2015年1月以来,影响央行基础货币最重要的外汇占款,从27.07万亿,降到了21.58万亿,总共降了约5.5万亿,按理说,我们应该应该注销掉这5.5万亿的基础货币,资产负债表里两边对应减少5.5万亿才对。但是奇怪的是,从2015年1月以来,基础货币从28.83万亿,增加到今年4月的29.94万亿,总共增加了1.112万亿。
本该注销的不注销,反而放水增发基础货币1.2万亿,前后相差就是6.5万亿,相当于央妈超发了6.5万亿的基础货币,在此基础上乘以5.5的货币乘数,约等于36万亿。
这意味着,从2015年元月至今,市场上多出了36万亿的货币量,秒杀了2008年的四万亿,对吧?排除正常的经济增长需要发行的货币,本来这36万亿货币应该是注销掉的,相当于应该回收,大家能想象得到回收后的画面吗?估计是亲儿子干儿子哀鸿遍野,叫苦连天。
但是央妈在发明三大放水工具后,基本上对外汇占款的流失已经不CARE了,什么意思?就是米筐文章中认为的,不管你外汇占款是否增减,该印钞照样印。2015年至今,央妈利用SLF、PSL、MLF替代发行基础货币6.5万亿,折算下来就是36万亿。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无猫印钞了。
而一个叫什么小丸子的公众号文章《别再瞎传播央行大放水来吓人了,能有点道德吗?》中,也认为没有放水,她举的例子,就是货币发行要保障项目的建设资金,项目没资金了,就要印钱,这样以项目为锚印钞的逻辑,我还是第一次听到,醉了,就当是金融小白的自娱自乐吧!
如果没有这超发的36万亿在市场上流动,前年股市不会那么疯狂,去年至今的楼市也不会这么疯狂,汇市去年也不会急剧下挫,去年大跌7%,三年跌幅达到14%,这都是货币超发,大放水的必然结果。那些说货币不放水的人,说央妈货币发行比较严谨的人,如果你不是无知,就是因为出卖良心,替别人洗地而无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