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天破百亿,哪吒春节大火!
一群Pink不失时机地又开始意淫,颅内高潮,抛出 “玉虚宫影射白宫”“哪吒是反美斗士”这种荒诞不经的言论,让人匪夷所思。
各种大开脑洞的过度解释,各种毫无逻辑的强行关联,纯粹是为了博眼球而制造噱头。经它们一通胡扯淡,
在我脑海中,哪吒的形象竟然与司马夹头划等号,被恶心到哭笑不得。
诚然,一千个观众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我看来,哪吒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反贼电影。
该神话的主题,老哪吒是“弑父”,新哪吒是“弑神”,内核与上世纪60年代里程碑式的中国动画巨制《大闹天宫》是相通的。
哪吒与孙悟空,作为华语世界经久不衰的超级大IP,一个剔骨还父,削肉还母,一个齐天大圣,大闹天宫
,共同的底蕴是“
造反
”,造家庭的反,造天庭的反,造不公正世道的反。
革命无罪,造反有理。两位神话英雄,哪吒呐喊 “我命由我不由天”,孙悟空叫板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他们不满被安排的命运,反抗的是等级秩序与权威,这是对阶层固化的宣战,是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别再用无知玷污经典!
阶层固化这一社会痼疾,它才是《哪吒》真正触及的深刻议题。
申公
豹舍不得吃6颗仙丹,而无量仙翁轻易就拿出9000颗,讽刺到令人心痛。
然而,申公豹为什么在第二部里形象翻盘?观众为什么看电影时会心痛?
申公豹代表的小镇做题家,996,白加黑,卷死卷活,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挣得一点糊口薪资;可上面个别腐败分子,随便一个电话或者二指宽的条子,就能轻松到手你卷八辈子都卷不出的财富。
当寒门子弟玩命高考、考公、考编,皓首穷经,好不容易上岸的时候,赫然发现人家二代们已经早盘踞在你头上了。
条条大路通罗马,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罗马。
阶层固化的现实,阶层下滑的焦虑,是哪吒火出天际的社会背景,它
宣泄出人们掩藏在内心的某种愤怒。
反父权,反特权,反建制,这才是魔童的灵魂。
电影中,
哪吒金句不断:
“
我命由我不由天”,振聋发聩,彰显个体意志对父权制
集体主义的
决裂;
“我活不活无所谓,我只要你死”,更体现出与汝皆亡的决心,是对天庭秩序阶层固化的殊死反抗。
岂能不动容?
我们小时候学的课文《陈涉世家》,有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激励无数人。陈胜吴广就是刺向秦制帝国的古代哪吒啊!
最后说几句鸡蛋里挑骨头的话,从国漫审美看,魔童哪吒美奂美轮,中式美学之典范,不愧是一部电影工业的杰作,但就
政治学
角度而言
,内容
还是比较
肤浅的,作为合家欢电影,主要
功能
是过
年给家庭
提供一
点
情绪价值
。
肤浅在哪儿呢?
无论哪吒还是孙悟空,“造反”精神本质上都
是
前三十
年
左翼流行的
革命叙
事。
在没有革命化改编的传统
神话中,实际上造反者失败了,我不知道哪吒第三部的故事会怎么讲?因为主流叙事的
最后结局:
哪吒封神,被收编为天庭的鹰犬;孙悟空皈依,被驯服成西天的走卒。在后来西游记的故事线里,他俩都是建制派斩妖队的
骨干打手,而且办事作风极为世故和鸡贼,把没背景的野生小妖都打死了,把有背景的各路神佛的坐骑宠物都放生了……
所以60年代《大闹天宫》只截取《西游记》前七回,后面没法拍,全是反动糟粕。但革命叙事也有苍白无力之处,它没有回答一个真正的问题:
造反成功之后怎么办?
破坏容易,建设很难,建设一个完全异质的新世界更是难上加难。
就像初代女权主义面对的真问题是,“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与父权制家庭切割很容易,问题是下了出走的决心,女性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就没有独立人格。而女性经济独立,不仅仅是个人抗争,需要的是整个社会环境的改良,平等平权,同工同酬,女性享有公正的教育机会、就业机会、晋升机会。否则就像鲁迅批评的那样,娜拉出走之后只有两条路:要么再找个男人嫁了,要么就沦为娼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