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X-MOL资讯
“X-MOL资讯”关注化学、材料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进展,坚持“原创、专业、深度、生动”,发文频率和质量广受好评。公众号菜单提供“期刊浏览、职位查询、物性数据”等丰富内容和强大功能,深得用户喜爱,入选“2016 年度学术公众号TOP10”。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Python爱好者社区  ·  史上最强!PINN杀疯了 ·  昨天  
Python爱好者社区  ·  英伟达憾失DeepSeek关键人才?美国放走 ... ·  昨天  
Python爱好者社区  ·  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个人履历 ·  3 天前  
Python爱好者社区  ·  1885页的Python完全版电子书 ·  3 天前  
Python开发者  ·  o3-mini 碾压 DeepSeek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X-MOL资讯

【催化】氧化还原活性MOFs中Zn5-NiS4双位点高效级联催化硝酸盐转化成氨

X-MOL资讯  · 公众号  ·  · 2024-12-21 08:09

正文


氨(N H 3 )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学品和潜在的清洁能源载体,其传统生产主要通过哈伯-博世法(Haber-Bosch process),该方法能耗高且产生大量的碳排放,与之相比,通过电催化硝酸盐还原(N O 3 RR)实现高效制氨,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该还原过程涉及复杂的多电子转移和质子耦合过程,然而,析氢反应(HER)以及活性氢的供应不足等问题都会限制氨产量和法拉第效率(FE-N H 3 )。

近日, 南京大学左景林 教授、 丁梦宁 教授以及 马晶 教授共同设计了 基于氧化还原活性配体- [Ni(C 2 S 2 (TPCOOH) 2 ) 2 ] (图1)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 Zn 5 -NiS 4 TP ,并研究了一种高效电催化硝酸盐还原成氨的级联机制。 其中, Zn 5 团簇选择性地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Ni S 4 ]单元模拟亚硝酸盐还原酶,促进亚硝酸盐向氨的高效转化。该系统有效地抑制了析氢反应,解耦了硝酸盐-氨转化的中间步骤,同时通过高导电途径优化了反应中间体连续加氢的动力学,实现了高效的绿色电化学氨合成。

图1. [Ni(C 2 S 2 (TPCOOH) 2 ) 2 ] 配体的设计与结构

该研究首先通过溶剂热反应,调控溶剂比例合成了三种不同金属簇节点的MOFs, Zn 5 -NiS 4 TP 、M n 5 -Ni S 4 TP 和C d 2 -Ni S 4 TP(图2)。单晶衍射、扫描电镜形貌及元素映射等表征手段均表明MOFs的成功合成。Z n 5 /M n 5 /C d 2 -Ni S 4 TP MOFs在THF、DCM、EtOH、DMF、 H 2 O以及C H 3 CN等溶剂中均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同时热稳定温度均能达到300 ℃。相较于 [Ni(C 2 S 2 (C 6 H 4 COOH) 2 ) 2 ] 基的过渡金属MOFs,电导率提升了1-2个数量级。此外,噻吩的引入使得材料的禁带宽度变窄,其中Zn-Ni S 4 TP具有最小的半导体带宽和更高的电子迁移率。

图2. 配体及MOFs的晶体结构和金属团簇配位环境

在中性条件下,作者系统地研究了Z n 5 /M n 5 /C d 2 -Ni S 4 TP体系的硝酸盐电化学还原性能(图3)。在-1.2 V R HE 时, Zn 5 -NiS 4 TP 的最佳产氨法拉第效率为92.87%(FE-N H 3 ),在-1.3 V R HE 时,最佳氨产率为23477.59 µg• h -1 mg -1 cat. ,此外,在-0.9 ~ -1.3 V R HE 时,N O 3 RR对HER的选择性均大于90%。在没有TP替代的Zn-Ni S 4 Ph中,观察到最佳的氨产率和FE-N H 3 有所下降,N O 3 RR对HER的最高选择性也明显下降,这表明噻吩基团促进的电子转移可能会提高N O 3 RR的性能。然而,没有[Ni S 4 ]位点的Zn-TTFTB的测试数据显示,氨产率和FE-N H 3 显著降低,N O 3 RR对HER的选择性也进一步下降。特别是在以单金属为中心的Zn-TTFTB中,发现其-N H 3 的选择性仅为80%左右,远低于Zn-Ni S 4 Ph(97.49%)和 Zn 5 -NiS 4 TP (96.87%)。这些结果表明,[Ni S 4 ]位点可以进一步促进N O 2 向N H 3 的转化。此外作者还测试了M n 5 -Ni S 4 TP和C d 2 -Ni S 4 TP的N O 3 RR性能,结果显示 Zn 5 -NiS 4 TP 的氨产量和FE-N H 3 显著高于M n 5 -Ni S 4 TP和C d 2 -Ni S 4 TP。

图3. MOF电催还硝酸根还原性能

为了进一步阐明 Zn 5 -NiS 4 TP 各组分在N O 3 RR过程中的作用,作者做了机制探究(图4)。作者选择只有Z n 5 团簇节点的MOFs进行了测试,没有[Ni S 4 ]的Z n 5 -DBTA和Z n 5 -TFDCA均有大量的N O 2 积累,说明Z n 5 簇活性中心倾向于选择性地将N O 3 还原为N O 2 。随后,又以N O 3 和N O 2 作为反应底物,在N O 2 RR中 [Ni(C 2 S 2 (TPCOOH) 2 ) 2 ] 的氨产率和FE-N H 3 显著优于N O 3 RR。以上结果表明,[Ni S 4 ]位点具有显著的N O 2 还原活性和选择性。理论计算表明,N O 3 的吸附是N O 3 RR过程中的第一步,在整个催化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Z n 5 、M n 5 和C d 2 位点的H质子结合强度均弱于N O 3 ,说明N O 3 RR过程比HER更有利。在N O 3 RR途径中,NO分子可以以N端(*NO)或O端(*ON)构型被吸附。在O端途径中,N H 3 分子首先被释放,留下*O中间体吸附在活性位点上,最终形成* H 2 O。在N端途径中,第三个水分子从MOFs中解吸,形成*N中间体。随后,通过三对 H + /e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